一說到家規(guī),開心果媽媽就想到《陳情令》里面的,云深不知處的3、4千條家規(guī)。雖然只是劇情需要,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家規(guī)也是同樣需要的。只是,有的家庭,是把家庭放在嘴上隨口說,但有的家庭,卻是將家規(guī),正兒八經地寫下來,讓家里的每一位成員都嚴格遵守。
一位在華日本寶媽,為教育兒女立下9條家規(guī),值得父母們借鑒學習
開心果媽媽的家庭就屬于前者,規(guī)矩啥的,就隨口說說。但是前段時間,開心果媽媽遇到一個日本寶媽,卻被她的教育方式給驚艷了。
這位日本寶媽,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在8年前,她嫁了一個中國老公,育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年紀不大,但是舉手投足間,卻很有教養(yǎng)。開心果媽媽忍不住和這位寶媽進行交流,才得知,這位寶媽家里有9條家規(guī),并且貼在墻上。
家規(guī)1:見人必打招呼,受人恩惠必感謝,造成麻煩必道歉
言語上的禮貌,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教養(yǎng)。一聲你好,一聲謝謝,一聲對不起,幾乎能夠適用所有的場合。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以以身作則,告訴孩子這些禮貌用語都該在什么情境下使用。
家規(guī)2:普通公共場合,音量不該讓第三個人聽到
孩子們都是頑皮的,在外玩耍,并不會太在意場合。三五成群,追逐打鬧,都是常見的事情。只是,孩子們的這些行為,卻可能會給其他人帶來一定的困擾。作為家長,也該教會孩子,不要“隨心所欲”。
除卻一些可以放開了玩兒的公共場合,另外一些比如劇場、畫展等比較正式、安靜的公共場合,應該讓孩子控制自己的音量。
家規(guī)3:有事情,爸爸媽媽至少得告訴一個
有些孩子有了心事,便會將心事埋在心里。這樣有一個后果,那就是孩子和父母越來越生疏,事情未得到解決的孩子,也容易誤入歧途。因為,家長有必要定一個家規(guī),有心事必需和父母說。
當然,這條家規(guī)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父母愿意聆聽孩子的心聲,從孩子的角度,去替孩子思考。這樣,孩子才會愿意和父母說。
家規(guī)4:需要誠信,無論是對家人,還是朋友、親戚等
誠信,是一個人的品格。現(xiàn)如今的社會,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那么這個人失去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家人、朋友等等。
在孩子第一次撒謊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給予尊重和理解,而非責罵。然后找出孩子說謊的原因,讓孩子有糾正的機會。另外,家長也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溝通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孩子更勇于說出實話。
家規(guī)5:不可避免打架時,避開對方要害
之前看過李玫瑾教授一個講座,大概就是她的孫女被人打了,回來之后有點不知所措。而李玫瑾教授告訴孩子:那你就打回去。
在孩子不可避免,要和別人去打架的時候,家長不該阻止孩子,否則孩子容易變得懦弱,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負。但是,家長也一定要告訴孩子,打架的時候,一定要避開別人的要害,比如不能戳別人的眼睛,不能用小刀劃傷別人等等。
家規(guī)6:拾金不昧,不貪小便宜
開心果媽媽的父母曾經說過:“地上一枚沒有主人的硬幣,你可以撿回家收藏。但是如果是錢包,那必需想辦法還給失主,因為他們可能會很著急。”
肯定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就不該去遐想。而那些小便宜,也只會磨損了孩子的心氣和眼界。
家規(guī)7:去別人家做客,不喜的食物可以說“我吃飽了”,而非“太難吃了”
去別人家做客,是生活、人情的一種往來,不可避免。在我們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對方總是會用最大的熱情去招待我們。如果在時候,我們嫌棄對方的食物不美味,甚至難吃,只會傷了對方的心。此時,一句“我吃飽了”,可以避免許多尷尬,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家規(guī)8:不允許浪費食物
國家繁榮昌盛,家庭生活條件日漸上漲。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吃食,都會格外放縱。家長只覺得:孩子愛吃就好,別的不重要。
并不是。孩子可以對某一種食物不吃,但是卻不可以拿到一個食物之后,只吃一點或者不吃就扔掉。人是有生命的,食物,也有生命。一個懂得尊重食物的孩子,才會更懂得感恩。
家規(guī)9:在生命面前,不用遵守規(guī)則
最后一條家規(guī),那就是“生命誠可貴,規(guī)則可忽視”。所有的規(guī)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孩子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中。但如果遭遇某種意外的危險,那么怎么能保住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此時大聲喊叫、砸東西等等,都不再重要。
開心果媽媽寄語:
寫在文末,開心果媽媽還想說一句:家長切忌“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次,才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以及種種家規(guī)。
今日話題:你有專門給孩子列過家規(guī)嗎?以上這些家規(guī),你家做到了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