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在他的眼里,誰對他好,他便喜歡誰。只是,家長是否知道,在孩子眼里,怎樣的行為,才是對他好呢?是給一塊糖,還是愿意陪他玩耍的人呢?
開心果媽媽覺得,作為寶爸寶媽,需要弄清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孩子的角度,什么才是對他好。這并非是為了去迎合、遷就孩子,而是用正確的方式,去給孩子“快樂”。
爹媽養(yǎng)娃十年,孩子卻和奶奶更親?只因家長忽略了“陪睡”的重要性
彤彤今年剛好十歲,她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愛她的爸爸媽媽,還有慈祥的爺爺奶奶。彤彤是奶奶一手帶大的,但是爸媽從未缺席她的成長,一下班就陪伴她玩耍,到了周末,也會帶著彤彤出去玩。
前幾天,有一個親戚到彤彤家來,親戚嘴快:“彤彤,你們家,你最喜歡誰啊?”彤彤想都不想開口就說:“奶奶!”親戚問為什么,彤彤說沒有為什么,就是最喜歡奶奶。
彤彤媽媽當(dāng)時內(nèi)心其實挺不好受,自己給到孩子的陪伴從來不少,而且對孩子也不是很嚴(yán)厲,為什么孩子最喜歡的還是奶奶,而不是媽媽?
彤彤媽想來想去,孩子最愛孩子奶奶的原因,可能是從小養(yǎng)成的“偏愛”,這份偏愛,來自于奶奶的陪睡。因為有一次出去旅游,奶奶因為身體不適沒去,彤彤便和爸爸媽媽一起睡在賓館,半夜的時候,彤彤哭著說想奶奶。
彤彤爸媽養(yǎng)娃十年,但孩子卻和奶奶更親近,只因孩子自小和奶奶睡,父母這才意識到“陪睡”的重要性。
寶寶的“排序準(zhǔn)則”好多家長弄錯了,這才是大多數(shù)孩子的“心理排序”
1、陪寶寶睡的人
為什么父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抵不上奶奶陪孩子睡了幾年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安全感”。
孩子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對一切都很陌生,在睡覺的時候,尤其缺乏“安全感”。而此時,每天陪伴孩子睡覺的人,便是“安全感”最主要的來源,也逐漸會成為孩子心里最信任、最依賴、最親近的人。
現(xiàn)在很多家長因為要工作等緣故,便將孩子交由老人帶著睡,其實,這在無形中就拉開了自己和孩子的距離。
并且,孩子晚上睡眠最好的安全感來源,其實應(yīng)該是媽媽。因此,開心果媽媽建議,父母晚上再難,也要陪孩子睡覺。
2、陪寶寶玩的人
孩子都是愛玩兒的,但是對于孩子而言,其實最開心的并非是有多少玩具,或者玩具有多昂貴,而是陪自己玩的人。誰愿意花心思陪孩子玩,孩子便會喜歡誰。
父母白天在外上班,晚上回來很累,不愿陪孩子玩耍,逐漸的,即使父母每天都陪著孩子,孩子和父母的距離也近不了。
開心果媽媽建議,父母如果想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那么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多用心,做到高質(zhì)量的陪伴。
3、滿足寶寶愿望的人
俗話說得好:求而不得,才是“吊胃口”的最佳境界。對于孩子而言也是,如果自己想要的東西,一直沒能滿足,這時候忽然有個人來滿足了孩子,并且經(jīng)常滿足孩子,那么孩子也逐漸會“喜歡”上這個人。
如果孩子過于喜歡一個人,開心果媽媽也提醒一下家長們,是否是過于溺愛孩子了。
不過,孩子要求合理的時候,開心果媽媽建議家長還是應(yīng)該會適量滿足,這樣孩子也會和父母更為親近些。
開心果媽媽寄語:
很多人覺得陪孩子睡,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其實,比起累,開心果媽媽覺得陪孩子睡更多的是幸福。孩子能睡在父母身側(cè),也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作為父母,珍惜吧!
今日話題討論:你們家孩子,是和誰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