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上初中之后,開心果媽媽逐漸發現,不少家庭中,老大似乎比老二要聰明許多。在過去,二胎家庭并不多,現在,二胎家庭很多。老大老二的差距,到底是先天的,還是有家庭因素在呢?
身邊那些"老大比老二聰明"的事跡
初中初發現
開心果媽媽初中的時候,表姐還是一位運動員,拿了很多獎,但是到省級就終止了,沒能進入國家隊。做運動員8年時間里,表姐落下很多學習,后來便降級,和自己的親弟弟一個班級學習。
一開始,表姐的成績在班上是倒數,后來,她和弟弟花同樣的時間去學習,最終表姐考上了211、985,弟弟只讀了普通本科。和臨場發揮沒關系,因為表姐上學后不到2年,便趕超了弟弟。
在生活中,無論是學習,還是其他各方面,表姐表現得,都要比她的弟弟聰明許多。
大學再發現
開心果媽媽讀大學的時候,宿舍一共有4個女生,除了開心果媽媽是獨生子女,其他三個女生,兩個有弟弟,一個有哥哥。
兩個有弟弟的女生,其中一個弟弟后來只考上大專,還有一個女生的弟弟,連高中都沒有考得上。而有哥哥的那個女生,她的哥哥早已名牌大學畢業,在一家500強公司擔任重要職位。
當媽后又發現
成為開心果媽媽之后,開心果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格外地關注。
一個年長一些的鄰居,家里有兩個兒子,老大上初中,老二上小學,老大在班上是前幾名,從上小學起,父母就沒要操心過。老二在班上是倒數,父母每天盯在后面催著寫作業、檢查作業。
身邊的二胎家庭,自然也有老二比老大聰明的,但是從數量上來講,更多的還是老大比老二聰明。在一定程度上,這存在著遺傳的差異性。但是開心果媽媽也從很多家庭中發現,老二沒有老大聰明,也是有一些原因的。
同父同母所生,為何很多老大比老二聰明?三個原因二胎家庭要重視
現在二胎家庭越來越多,家長們自然不希望因為自己教育的疏忽,而讓兩個孩子的差距變大。因此,開心果媽媽便來整理一下,那些容易讓老二"落后于"老大的一些錯誤育兒理念。
1、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
很多人會覺得,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這不是解放了老二,讓老二能夠發揮天性,尋找真正的自我嗎?
其實,養孩子真離不開書。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媽媽,在老大出生的時候,很多媽媽便會非常在意,去翻閱各種書籍,給到老大更好的照顧。
老二出生后,媽媽們覺得自己已經吸收更多了,能夠順利再養大老二。再加上照顧兩個孩子精力有限,所以便出現"老二當豬養"的情況。
老大和老二的差距,便來了,老大接受了更多更好的照顧,老二卻沒有,被糊弄著養大了,這其中智力開發,可能就已經落下了。
2、老二出生,生活照顧"自帶偏心"
只有老大的時候,家長會一門心思在老大身上,但是老二出生后,父母的心思會瞬間轉移到老二身上。
然后,老大在一瞬間,需要學會長大、學會獨立。獨立,讓老大能夠更加成熟懂事,多做事情、多思考,也有利于老大的智力開發。
但是對于老二,享受父母的"偏心照顧"可能需要很多年。這段時間內,老二只需享受這份"偏心照顧",缺少了獨立性,缺少了思考,智力開發上,自然會差些。
3、給孩子的精神教育,越來越少
在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父母在閑暇時候,會陪孩子玩、閱讀、出去玩等等。這些對于孩子來說,其實都是在開發智力。
但是有了二胎之后,生活變得越來越忙碌,再想拿出這樣的精力去陪伴孩子,為孩子開發智力,那是很難的。
因此,就精神教育、陪伴質量上來說,老二沒有老大多,智力開發也就差了那么點。
4、老大先上學,家長對其學業更在乎
老大自然要比老二先上學,上學后,父母們便開始關注老大的學習了。然后,家長會花大量的時間在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上。
但是等到老二上學的時候,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其實已經有點"疲軟"了,不再愿意花那么多心思,常年的輔導,也讓父母變得暴躁,這樣更加不利于老二的學習。
因此,家長"滑鐵盧"式的教育方式,讓老大和老二的差距,也拉開了。
二胎家庭,父母如何做好"端水大師"?3方面努力不能少
1、對待老大、老二,一視同仁,不要偏心
老大要讓著老二,其實,這已經是父母的一種偏心了。在偏心之下,無論是教育方式,還是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都會有所偏頗,這不利于兩個孩子的"共同成長"。
2、以培養手足情為重,促使"大帶小"
家長與其偏心,不如將重心放在培養孩子的"手足情"上。二寶犯錯不偏袒,大寶犯錯不當著二寶的面訓斥,培養大寶的責任心,以及耐心告訴大寶,該如何陪伴二寶。
家長給足大寶愛與尊重,那么"大帶小"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父母陪伴兩孩子時間不能少
既然要了二胎,那么家長就必需抽出足夠的時間,去陪伴孩子。
6歲前,是孩子長見識、智力開發、語言開發、行為習慣養成、性格養成等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間段內,家長給足孩子陪伴,能夠最大程度地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開心果媽媽寄語
現在二胎家庭越來越多,但是,有些家庭卻只顧著生,不注重養,這是最要不得的事情。想要兩個孩子都有更好的未來,那么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定不能松懈。
今日話題討論:你身邊的二胎家庭,老大和老二誰更聰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