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了弟弟,誰來養我女兒?”外嫁女兒有一種苦,叫里外難分
在老一輩的人中,早婚早育、多生多育的比較多,也會出現父母都抱了孫子,自己還在生孩子的情況。現在,這種情況雖然不多,但還真的有。“我養了弟弟,誰來養我女兒?”外嫁女兒有一種苦,叫里外難分張大爺夫妻只有一個女兒小燕,在3年前,小燕外嫁給了隔壁村的一戶人家。在我們老家,獨生子女是非常多的,獨生女嫁人后,也都是兩邊走,很少有這種純外嫁的,張大爺夫婦,其實就是想多要點彩禮。去年,小燕剛生了一個女兒,婆婆是還沒有退休的教師,就想讓小燕的媽媽來照顧孩子。但是,小燕媽媽卻拒絕了,因為她懷孕了。小燕勸媽媽去打掉,畢竟這么大年紀了,但是小燕媽媽卻不依,不能生兒子,一直是張大爺的心頭病,這好不容易二胎開放了,自己又懷孕了,就想生下來。為此,小燕很是生氣,但是張大爺夫婦對小燕說:“你是外嫁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這娘家的事,你少管。”只是,前段時間,張大爺卻找上門來,開門見山地表示,小燕得幫著帶弟弟。因為曉燕媽媽生完兒子后,身體受損嚴重,根本無法帶娃,張大爺又不會帶,便讓小燕幫帶。小燕拒絕了:“我養了弟弟,誰來養我女兒?我可是潑出去的水!”張大爺很生氣:“沒有我們,哪有你!一家人說什么兩家話!反正你一個孩子是帶,兩個孩子也是帶,有什么關系啊!”小燕傷心極了,在不需要自己的時候,自己對父母來說就是“外人”,但是需要自己出份力的時候,自己又和娘家是一家人,現在的自己,倒是里外難分了,不知道到底是誰家的人。雖說孩子都有孩子了,父母還繼續生孩子的事情并不多見,但是,現在高齡產婦,卻也常見。對于高齡,甚至超高齡的父母想要生二胎,有些事情得提前處理好,否則,家宅難寧。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想要個弟弟或者妹妹,尤其是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這很有可能會讓孩子覺得“丟人”,而不是覺得幸福。親戚家的一個孩子初三的時候,媽媽懷二胎了,孩子不允許二胎的到來,但是媽媽還是生了。后來,老大又是離家出走,又是逃課,家里鬧得人仰馬翻。雖然說生二胎,是父母自己的事情,但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原生家庭的事情,老大自然需要在父母的考慮范圍之內。因此,若是真要二胎,那么一定要給老大做好思想工作,至少,這個家暫時不會鬧起來。父母有了二胎,自然也會希望老大和二胎的感情,會很要好。畢竟,自己老去之后,相互扶持的還是倆孩子,而且,有些父母還指望老大能夠幫襯著點老二。想要兄友弟恭,那么老大和老二的“感情準備”的要有。其實,想要老大對二胎有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老大參與整個生命的成長。每次產檢結果、胎動、心跳聲等等,都可以讓老大知道。生命,是非常神奇的,老大也會對生命的成長感興趣。在參與完整個孕期之后,老大對老二,自然會有感情。當然,老二出生之后,也不能疏忽老大,反而是需要更關心老大,讓老大感受到充足的愛,然后再回饋愛給家人、給二寶。人到中年,身體狀況著實比不上小年輕,尤其是需要孕育生命的媽媽們。在懷孕前,高齡父母們一定要去醫院進行產前檢查,確認兩個人的身體狀況、媽媽的狀態能夠孕育好一個生命。在現在這個社會,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還是非常高的。而不少人在進入中年高齡之后,事業可能會進入瓶頸期,甚至倒退期。這一類父母,在要二胎之前,一定要充分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至少,不會降低老大的生活質量。此外,差不多娃長大之后,自己也老了、退休了,這時候,自己是否有充足的錢,留給自己開銷、養老呢?無論是老一輩的父母,還是我們這些年輕父母,都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養育子女,是在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而不是去對一個生命指手畫腳、以功相挾,這就失去了做父母的意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