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得不說,懂心理的人更容易摸透人性。
在《甄嬛傳》里皇后就是后宮的心理專家,任何嬪妃都逃不過皇后的眼睛。
從華妃說起,她是皇后最憎恨的人之一。
飛揚跋扈的性格,處處壓皇后一頭,在后宮里她比皇后放肆,甚至時時刻刻都在敲打皇后,皇后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上內心早已波濤洶涌。
但是皇后和華妃不同,華妃是表面上瘋狂,而皇后是內心瘋狂。
在后宮里,皇后從不爭寵,表面上永遠是知書達理,歲月靜好的樣子,內心卻步步算計。
就拿華妃的失敗來說,好像一步步都是華妃自己造成的,可仔細想來并不是那么回事兒。
皇后最懂皇上的心思,皇上的設計的路是縱容年羹堯,讓他的行為引起公憤,最后群起而誅之。
皇后為華妃設計的路和皇上一樣,縱容華妃,最終讓她自己摔下來。
劇中有一段,皇上和皇后一起出宮祈福,讓華妃管理六宮,當時甄嬛已經(jīng)懷上她的第一個孩子。
皇后之所以選擇此時出宮,是因為她太明白華妃的心思了。
華妃是個有仇必報,從不藏著掖著的人,皇后知道他們只要一出宮,華妃就會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著急折磨甄嬛。
果然,皇后和皇上出宮之后,華妃拉甄嬛去聽訓,讓她在太陽下跪著,最終導致甄嬛小產(chǎn)。
其實,華妃只是想殺殺甄嬛的銳氣,給她個教訓,并不是真的想要害她的孩子。
真正想要害甄嬛孩子的就是皇后,皇后讓安陵容送給甄嬛的舒痕膠才是甄嬛小產(chǎn)的主要原因。
華妃只是替皇后背了黑鍋。
02
皇后的可怕,就是她比誰都清楚皇上的心思。
這個全天下權力最大的人,常常被皇后拿捏著。
安陵容和甄嬛的矛盾就是皇后挑唆的。
皇后先用這樣的方法,削弱甄嬛的勢力,然后通過安陵容去對付甄嬛。
甄嬛從選秀開始就因為長得像純元讓皇上念念不忘,皇后當然知道這個秀女以后必定會專寵。
專寵的女人就是她對付的對象,因為會威脅到她的地位。
所以,甄嬛剛一入宮,皇后的賞賜接連不斷,說白了就是,皇后表面上一直在討好甄嬛。
就算甄嬛避寵,皇后也曾讓身邊的婢女看望過。
皇后的可怕就在這里,她喜歡背后捅刀子。
華妃被除去之后,皇后就正式開始了對甄嬛的算計。
先是借助華妃的手讓甄嬛小產(chǎn),甄嬛小產(chǎn)之后,華妃因為年家的關系沒有被皇上嚴懲,這一點讓甄嬛很不滿意,和皇上之間生出嫌隙。
這一點,作為后宮的大BOSS皇后當然能想到。
她的目的就是要離間甄嬛和皇上的關系,化解甄嬛被專寵的危機。
實際上,以甄嬛的性格,她小產(chǎn)之后看到了皇上的薄情,差點就對爭寵死心了。
要不是眉莊拉她去冷宮觀看,甄嬛真打算走眉莊的后路,不再爭寵,那么皇后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可是甄嬛復寵了,這讓皇后看到了甄嬛的厲害。
緊接著甄嬛的地位又開始蒸蒸日上,皇后又開始擔心。
在甄嬛晉升之時,皇后又通過純元故衣的方式把甄嬛扳倒了。
此時的甄嬛才逐漸開悟,她之前不知道原來一直對她很好的皇后竟然是這樣的人。
而皇后這個心理專家,雖然喜歡藏在幕后,但是后宮嬪妃的一舉一動她比誰都清楚,誰的心思她也能看透。
看透而不說透,心里琢磨對付的辦法,這就是皇后的為人。
所以前期的甄嬛完全在皇后的套子里。
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這是皇后的殺手锏。
她通過這種方式,拉胯了華妃,也拉胯了甄嬛,連皇上都在皇后的算計里,后宮里懷孕的孩子生不下來,基本上都出自皇后之手。
03
皇后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她是庶出,內心自卑,所以她有自己的野心,那就是當穩(wěn)后宮一把手的位置,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后代走她的后路,成為庶出。
從純元開始,皇后就在悄悄努力,努力了這么多年,雖然當上了皇后,但她依然沒有自己的孩子。
既然這個事實不能改變,那她就改變別人吧,所以后宮只要懷孕的嬪妃都逃不過皇后的手掌心。
皇后希望皇上的孩子越少越好,這樣就沒有人和那幾個年齡大的阿哥爭地位,三阿哥在她手下,她要確保自己一直是一把手。
做了這么多努力,皇后的目的就這一個,那就是保全自己的地位。
這么多年,她太清楚皇上的為人,純元在時,她就不被放在眼里,隨著后宮嬪妃的增多,她就更不被放在眼里。
皇上之所以尊重她,是因為太后的原因,還有皇后自己的努力,因為她總能洞察皇上的心思,也能討皇上歡心,所以皇上還是感激她的。
在古代沒有那么多心理學書籍,皇后還能洞察那么多人的心思,來源于皇后的性格。
從小她是庶出,決定她必須看別人的臉色來行事,漸漸就養(yǎng)成了觀察人的習慣,也就成了后宮的“心理專家”。
劇中皇后之所以能活到最后,也跟她這個性格有莫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