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因為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所以在和孩子的相處上,很容易就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搞復雜。
于是很多家長想到的是找老師,希望老師對孩子嚴加管教、希望老師和孩子能夠更好的溝通、希望老師能把孩子最真實的想法找出來。
其實,孩子和老師之間,真的沒有辦法親密無間到像父母和孩子一樣的存在,要了解孩子的一切,還是得家長下功夫。
在不知道孩子想什么時,讓孩子說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可是讓孩子說家長就得有若干設計巧妙的提問,讓孩子防不勝防的把他們的世界描述出來,但是很多家長是怎么問的呢?
放學后,父母接孩子回家。
家長:今天在學校聽話了吧?
孩子:恩。
家長:今天在學校老師教的都懂了吧?
孩子:恩。
家長:今天的家庭作業多嗎?
孩子:還行。
家長:那我們趕緊回家寫作業吧。
孩子:哦……
對話和溝通到此結束,這樣的一問一答的模式下,你又能知道孩子多少東西呢?除了和老師溝通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之外,家長通過有效的提問,也可以通過各種細節素描出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舉動,把上面的問題換成下面的問題試試看,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1.今天在學校,課間10分鐘,是和好朋友一起玩某某游戲的嗎?
2.今天課堂上,老師除了講課,給你們講過一個什么好玩的笑話或者故事嗎?
3.今天的體育/音樂課好玩嗎?你學到什么好玩的東西?
4.在學校今天有什么困難嗎?有需要我幫助你的事情嗎?
5.你的朋友們今天過的怎么樣?大家一整天都是很開心的嗎?
6.如果用一個主題來描述今天,你會用什么呢?
7.如果你的同學有作業不會,你愿意幫他們嗎?/如果你有作業不會,你會請同學講給你聽嗎?
8.如果你想采訪校長,你會問校長什么問題呢?
9.如果我們能有一輛時空穿梭機,時間能夠倒流,你希望改變什么?
10.你們學校圖書館的那些書,如果有一本你想把它歸你所有,你會選什么?
11.今天的家庭作業多嗎?有需要我幫忙的嗎?
……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問題,只要家長細細琢磨,就一定能和孩子好好的說話、好好的溝通,好好溝通基礎上,你想知道孩子的一切,你都會知道。
而如果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模式,只有文章開頭的幾個問題,你的孩子又怎么會跟你好好說話呢?
而不是孩子一出現問題舍近求遠,不通過和孩子溝通找問題,而是輾轉找到孩子的老師了解。
從老師處了解的都不全面,老師知道的也只是一些側面情況,真正想要知道孩子的內心世界,還需要家長自己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