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寶雞市秦墓葬,曾經出土過一把神兵利器,該兵器氣宇不凡,細節精致,他就是中國歷史里年紀最老的“老鐵”之一,春秋金柄鐵劍。
春秋金柄鐵劍顧名思義,來自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是中國鐵器的最早的形態之一。由于冶鐵煉鐵技術不發達,鐵的獲取困難,因此鐵器十分罕見,像鐵鍋這樣的物品,在當時更是屬于幾乎不可能制造的高科技物品。
鐵器在中國何時真正誕生?一般觀點認為,就是誕生于春秋時期。于甘肅靈泉發現的人工冶煉的鐵器──銅柄鐵劍,也被看作是鐵器最早的應用之一。如果繼續往前追溯,1977年北京市平谷縣出土的商鐵刃銅鉞也是早期鐵器的形態之一。不過商鐵刃銅鉞所用的“鐵”并非人工冶煉而成,而是隕石上獲取的隕鐵制成的刀刃,手柄部分則是澆鑄青銅而成。同時,1972年的河北藁城和1931年的河南浚縣,也有發現過類似的鐵刃銅鉞,不過同樣都是隕鐵制成,并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掌握鐵器”。
根據對文物的挖掘,人們可以確認春秋時期已經開始用鐵煉制工具和刀劍,例如以下四種。
塊煉鐵(三門峽上村嶺銅柄鐵劍、江蘇六合程橋的鐵條)
塊煉鐵滲碳鋼(長沙楊家村的鋼劍)
鑄鐵(長沙識字嶺的鐵臿cha)
韌性鑄鐵(河南洛陽的鐵鏟、鐵錛)
雖然有大量出土,但是春秋的鐵器依然是“小眾產品”。
鐵器真正何時被應用呢,其實教科書也提到過,那就是戰國時期。
戰國中期以后,鐵制的工具在農業和手工業領域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各項性能超越銅制工具。開始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戰國七雄各個都有鐵器大量運用,例如齊國就是我國古代冶鐵的重要發源地。
齊國故都臨淄城內有六處大規模的冶鐵遺址,這些地方有豐富的冶鐵遺跡和很厚的堆積層。殘留物分析指出,這些遺跡最晚在公元前230年仍在煉鐵,此時距離秦始皇統一中國還剩不到9年時間。
同時,華夏地區發達的經驗和技術還被外族吸納,并傳播到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此后中國的冶金業長期領先于歐洲和西亞,直到后來大航海時代開啟,歐亞其他地區的冶金業才逐漸超越中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