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書法,很多人喜歡把字帖上面的字放大來寫,也有很多人按原大來寫,甚至于許多出版社將字帖放大開來工人臨摹,那么初學書法該如何選擇字的大小呢?
首先看看古人是怎樣寫字的?
一、明朝之前無大字
這里指的大字是十公分以上的字,這么大的字在明朝之前是很少見的,最大的應該要屬米芾的研山銘了,除此之外鮮見大字作品,這里的原因很多,包括紙張的稀貴,包括大字的用途很少,明朝之后,題匾之風盛行,以致書寫大字蔓延開來,這里不做贅述。
二、古人的字多大?
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文來看,自己大小不過一公分上下,到了金文盛行的年代,字跡大小也無變化。到了魏晉行書高峰之時,其字跡不過兩公分左右,最著名的蘭亭序字跡大約 1-2.5厘米不等。到了唐朝,氣魄之大有甚于前代,字跡也逐漸發(fā)生了變化,這時候的一些唐楷字跡逐漸放大,最大的能有5公分左右,這就是古人的大字了。
三、臨帖的字體大小該如何?
我的意思是適當?shù)姆糯蠡蛘甙丛髸鴮懀敶募埞P工藝與古時相較差之甚遠,購買一些好的筆紙臨帖也不太適合初學者。這時候可以放大一倍左右書寫,也就是寫到5-10厘米的樣子就可以了,但不能偏廢,在臨習小楷的時候還是要盡量貼近原大的。
一半初學者學習楷書,可選擇十厘米作品的格子來寫唐楷。很多學生動輒就寫四五十厘米見方的大字,我認為不太可取,有些討巧。這樣不利于對字形的把控。
四、初學者寫大字不利于后期學習
一半寫三十公分以上的大字,我們運動的是手臂以及肩膀和背部的肌肉,這樣寫字會忽略運筆的疾、徐變化,這因為腕部力量的缺失會導致點畫質量的下降,長此以往,對以后中字和小字的練習會造成干擾。
文/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