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人生當中的一道分水嶺,要把立身修身排在首位,在深度思考中真正地去認識自己、定義自己,并明確人生方向和生活規劃。
簡單的意思就是說,不能再渾渾噩噩、糊里糊涂地過下去了。
年輕時不懂事,難免要走些彎路,摔個跤,以疼痛為老師,帶領自己成長。
但是30歲以后,你就要以自己的氣度、豐富、成熟去帶領自己前行了,少做一些無知,以及毫無意義的事情。年齡不同,有些錯犯不起,有些跤摔不起,所以做人做事需謹慎,嚴格要求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不是比誰懂得多,而是比誰懂得早,你能比人早懂,機會就更多,選擇就更多。
或許經歷確實很重要,但是善于思考、反省、總結和發現的能力,更加重要,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30歲以后的男人,一定要知道的七個現實!
1、一直發消息的人最不禮貌。
無論什么關系,不禮貌的不是那個不回消息的人,而是那個一直發消息的人。無論誰,都不值得你低三下四,要看開、看淡、看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別總是把自己搞得那么廉價,那么掉價。
特別是男女關系,沒有回不了的消息,只有不想回、不愿回、懶得回的消息,說白了她不喜歡你而已。
無論你再怎么勉強,都是沒用的,想想又何必呢,非要把自己的喜歡搞成打擾、騷擾、撒野。再喜歡,可以藏在心底,再難過,可以躲起來哭,唯獨不能再拿起手機。
2、與人爭執是最沒有意義的。
只會鬧得雙方都不愉快,再無其他,你不可能通過爭執改變對方,反而越是爭執,人們就越是會捍衛自己的主觀思想與認知。
你也不要想著去拯救誰,你是誰啊,想去拯救某個人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是誰,還有對方需要你的拯救嗎?再一個,你又能確定自己的拯救是拯救嗎?
與人爭執,看似是因為結果,或者答案的找尋,實際上只是兩個要絕對捍衛自己主觀思想人碰到了一起。
3、凡事以“利益”為先。
這不是教你自私,凡事都要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告訴你,凡事都要考慮到彼此的利益。比如你找朋友幫忙,他解決了你的利益問題,你也要讓對方獲得一些利益,包括關系的維持和發展。
價值互換,是社交關系的本質,如果你想調動一個人的行動力,千萬不要談感情,談交情,只能以利益去驅動對方的行動力。
成年人的世界里,只剩下利益了,有利可圖,能均衡好彼此的利益關系,你就可以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4、晴天準備陰天事。
做人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畢竟沒有誰這一生,可以過得順風順水,跌宕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態。走上坡路的時候,別嘚瑟,別狂妄,別自大,多想想那些不好的日子,不然有可能一個摔一個跟頭,再也無法翻身了。
客觀評估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如果這種能力,或者底氣、實力不足,就在安逸的生活中,多培養多鍛煉。
存錢很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遇到經濟難處的時候,不用因為一點錢而跟誰低三下四,越有錢越是要嚴格要求自己。
5、不要高估與任何人的關系。
你沒有那么重要,也沒有那么多人關注你,最關注最在乎你的人,永遠都是家人。所以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人,沒有幾個,或者是希望你過得好,但是不希望你過得比我好,人性就是這樣。
要學會偷偷努力,悶聲發財,不要在準備去做一件事情時,事情還沒有做,就已經四處宣揚了出去。
所以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更不要總是活在別人的眼里,要忽視別人對你的看法,要重視自己對自己的認識。
6、不要輕易麻煩別人。
成年人,生活節奏都很快,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事情要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要打電話麻煩朋友,次數多了,人家會嫌煩,甚至會反感。
透支自己的人脈,這顯然是不聰明的行為,如果你有一些很有能力的朋友,更是不能請他們為你幫一些小忙。
這顯然是對人家價值的一種否定和輕視,心里不舒服,只是不表現出來。能自己解決的事情,盡量自己解決,哪怕多花點錢,人情太難還了。
7、別那么敏感和矯情。
比如都30歲的人了,還整天計較著誰誰誰的不好,談著誰誰誰的關系好,把兄弟感情放在第一位,稍微冷落你一點,就很敏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夠好,又或者整天兒女情長,當成了生命的全部。
太敏感,太矯情,這只會把你拖進一個“低級”的圈子,然后在這個圈子中內耗。所以不要給自己整那么多事,一切以賺錢為中心。
就想著怎么賺錢,怎么才能讓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沒有什么比這更實際更實在了。成年人的尊嚴,都是錢給的。
真的,男人到30歲以后,要先學會精簡自己的朋友圈,過濾掉那些只會消耗你的朋友,留下那些有上進心,正能量,可以互相提攜與監督你成長的朋友,不然就會被圈子同化,在不知不覺間。
刪繁就簡,對生活也是一樣,找到你生活的重心,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那些不重要的事情,都可以自然忽略。
永遠都不要讓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影響到你,消耗到你,這一點很重要。無論到什么年齡,都應該有配得上這個年齡的豐富。
成熟,不是裝出來給別人看的,那是實實在在的一種心境變化和提升,包括了情緒上的穩定。走出理想,認清現實,接受現實,知道現實,從此做一個沉默寡言,卻心有一片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