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卓 2009-11-23 ——讀《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
思卓書坊
|
|
格魯夫談了一些具體問題,從他談的內容可知道,真實的企業中應該重點注意的內容,書并沒有一些做研究的教授(如波特、明茨伯格等)好看,但他告訴我們真實的企業中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
|
鄭偉強 2007-12-20 彼得·德魯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強力推介。 英特爾創始人親授管理世界第一流公司的經驗各行各業都適用的高杠桿率管理理念。 我相信這本書中大部分的招數你都能派上用場。我也和你一樣,是我自己生涯的老板,每天都要增加自己的產能,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我的客戶。我寫此書的動機就是要提出能增加你的價值的方法,幫助所有的中層經理人提升生產力。 ——安迪·格魯夫 這是一本重要的書,上面說了非常重要的事! ——彼得·德魯克 這本好書里有慷慨解囊、不可勝數的建議與洞見,值得一讀! ——《華爾街日報》 格魯夫,前些年以《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在中國出了名。于是大家都知道,前任Intel總裁,有個叫做格魯夫的家伙。(非IT界的人也知道了) 這本書是中信出版社出的,而中信所出的書,大多是精心選擇的,這一點通過我的閱讀經歷能夠證實。 而當我拿到這本書,讀到約20頁左右時,我發現,雖然書的簡介已經講述了一些關鍵內容,但是,讀完前言之后,我想,這本書的中譯本的命名有問題,于是查找版權頁,果然,英文原名《highoutputmanagement》,直譯過來就是《高產出管理》,或者意譯為《高效能管理》。是不是這樣的書名不夠吸引人?我不認為這本書講的是給經理人的第一課,也不是一定就適合初級經理人、剛剛走上管理崗位的員工。在中國的新近晉升的經理人可能還不能夠很快吸收這本書的精華,如果是初級管理者,應該反復研讀一下。即使你不是在管理生產的崗位,但也應該明了:管理原理是相通的。 格魯夫雖然根據他自己的經驗,說了很多生產方面管理的原理與道理,但是,很多知識是需要你自己通過日積月累來完成的。例如,黑箱理論、例如計算機編程中的設置檢查點(原因、設置頻率與設置部位)。 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如果被命名為《高產出管理——格魯夫寫給經理人的管理書》,恐怕是更合適一些。至少不會令我誤解為是寫給年輕經理人的。 這本書適合的主要閱讀對象有:中層經理人、有一定管理經驗且受到很多問題困擾的主管、在職業生涯中遇到困惑的中年人(35--55歲)。 書中的內容,有格魯夫歸納出來的生產法則、管理杠桿率、如何激勵員工超越巔峰等心得,非常有用。 我讀書的習慣,大多是精讀,常常一本書要讀很久。這本書也應該會是這樣。 前言中所體現出作者的思想,就是想寫給中層經理人,或者是企業中專家型人才。 一般職級較低者,沒有那么多復雜的事務需要處理,這本書的參考價值則體現在:可以理解你的上司(中層)為何要如此處理工作了。 中國人,尤其是國企,常常是被提拔后就“摸著石頭過河”了,沒有被輔導的一個過程,是否成長,要看個人的造化了——能自己悟得明白,就可以更上一層樓;如果自己悟不出來,那么,被上司再槍斃掉的也有。 有些企業還稍好一些,組織一下培訓,上上課,以《新任主管》為對象進行培訓。 新任主管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將自己從技術專家型,演變為管理型(復合型)的人才。 而中層經理人的最大的問題,則是時間管理、績效管理等。如何更好地設置對下屬的考察指標、監督指標,應該如何與下屬進行溝通以確保工作得以順利完成等。 我們在工作實踐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這些,格魯夫的經驗的確給我們很多借鑒。哪些你是律師、公務員,你也可以通過此書獲得一些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