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子拍的普者黑荷花
娟子正帶著倆孩子在云南普者黑過暑假,問普者黑有啥美食。
我笑道:普者黑的小龍蝦,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小龍蝦之一。殼是薄脆的,輕輕一咬就開,味極鮮美,越清淡烹制,越能吃出鮮味兒來。
她又讓我推薦哪家酒樓的好吃,我直接告訴她哪家都好吃。因為普者黑湖水水質太好了,不僅是小龍蝦,魚也很鮮美。
我差點想說,普者黑萬里荷花湖,湖里的野生魚蝦,能不好吃嘛。
普者黑荷花
大抵是沒人不愛荷花的。荷花不僅好看,還好吃。若論可以吃的花,荷花當仁不讓得排第一。
荷花又名蓮花,原產中國,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被稱為“活化石”。浙江余姚發掘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有荷花的花粉化石,這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
老家的荷花
古人種荷花,最初目的就是為了吃,蓮子和藕都可吃。
《詩經》曰:“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漢樂府《江南》詩云:“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都是采蓮的場景。
古人愛荷花,也與佛教有關。百花之中,唯有蓮花寶座。
蓮花生生不息,有重生的寓意。古印度傳統的蓮花女神故事里,創世之神梵天就是從蓮花中誕生的。
我們熟悉的哪吒,打死了龍王三太子敖丙。身亡后師父太乙真人從蓮池中取藕絲,荷花,荷葉,做成軀體,哪咤得以重生。
大月 攝
《雜寶藏經》中還載有蓮花夫人的故事:
列量世之時,雪山之麓有位修行仙人名提婆延。常于巖石小解。一日,雌鹿舐巖,誕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稱鹿女。提婆延知后,取女撫養。鹿女長大,所經之路,均現蓮花,故稱蓮花女。
這是最早的“步步生蓮”一詞的由來。
荷花又名出水芙蓉。《說文解字》云:“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就將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荷花花葉表皮有蠟質、可防水,萼片花瓣層層相抱,不摻泥水。因此特性,宋代周敦頤作出著名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荷花亦成為君子之花。
荷花美麗大方、品格高尚,歷來是詩人墨客所歌詠繪畫的題材。
屈原《離騷》詩云:“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均描寫荷花之美。
孟郊寫蓮藕“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這也是成語“藕斷絲連”的出處。
即便謝了花,只剩殘荷,林黛玉也能吟出“留得殘荷聽雨聲”的意境來。
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均可入藥。
我的老家盛產藕。有道涼菜叫“涼拌花下藕”。花下藕指荷花盛開時,蓮池下的嫩藕。切片撒糖即可上桌。嫩甜爽口,沒有一絲渣。
廣東早茶有道茶點曰糯米雞。糯米里有雞肉塊,用荷葉包裹。打開荷葉清香撲鼻,糯米與雞鮮香可口,別有風味。
我愛生吃蓮子,喜歡嫩蓮子清甜之味。
每年這個時候,就有蓮蓬賣。這次回深圳,我便想著帶點蓮蓬,路上開車乏了剝著吃。
早市眼見飄雨,一中年黝黑男子擺了一攤子蓮蓬,見我問價,便道:十塊錢,全部給你,下雨了,要回家了。
結果拎了整整兩大袋蓮蓬上車,路上一車人吃了個夠。
蓮子糖水是廣東人最愛的甜品之一。
汪曾祺在西南聯大讀書時,有個廣東同學。“他愛吃蓮子。一有警報,他就用一個大漱口缸到鍋爐火口上去煮蓮子。警報解除了,他的蓮子也爛了。有一次日本飛機炸了聯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彈,這位鄭老兄聽著炸彈乒乒乓乓在不遠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圖書館旁的鍋爐上神色不動地攪和他的冰糖蓮子。” 后來電影《無問西東》里,見王力宏煮冰糖蓮子,便想起那一段,不禁啞然失笑。
您若喜歡此文,請點個贊與“在看”,讓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