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七發(fā)現一個叫作MBTI的性格測試,在網上火了起來,不止被職場、求學等領域廣泛應用,還引發(fā)明星的關注。
甚至在網絡平臺涌現不少以MBTI人格類型命名的群組,就連與之相關的表情包,都相繼出圈。
01.
什么是性格測試?
小七當時看了也沒有免俗,隨意做了一套測試。結果發(fā)現,MBTI其實這就是性格測試的另一個說法。
MBTI的全稱為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由美國作家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和她的母親凱瑟琳·庫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的一種人格類型理論模型。
MBTI僅是人格測評工具中的一種,用以衡量和描述人們在獲取信息、作出決策、對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和不同的人格類型表現。MBTI的開發(fā)者希望,通過理解和欣賞健康人格中的個體差異來促使個人成長,并提高不同群體的和諧和生產力。
與之相似的還有九型人格、大五人格、霍蘭德職業(yè)興趣測試、DISC等測試,源頭都是性格測試。
性格測試最早被稱為Woodworth量表,首次應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軍隊試圖預測和評估哪些士兵容易遭受“炮彈休克”,以便針對性地篩選和訓練士兵。后來隨著人力資源管理需求的深化和心理學性格研究的推廣,逐漸被市場認可。
02.
性格測試怎么就火了?
至于性格測試為什么越來越受到關注,小七特別請教了彩虹之門色彩識人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徐健茗先生,從他的專業(yè)角度給出了分析,揭開人們?yōu)槭裁礋嶂孕愿駵y試。
01
確認自我定位
很少有人能對自我進行完整清晰的定義,但對自身的模糊認知而帶來的不確定性又會讓我們感到不舒適。
所以我們通常會通過整合其他人對自己的點滴評價,來試圖拼湊出完整的自我形象。我們很難只通過自己來看清自己的樣子,所以會更在意別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樣的,比如“在別人眼中,我是一個合格的學生嗎?”“我是一個稱職的領導嗎?我是一個優(yōu)秀的員工嗎?”
正因為在信息高速融合的時代,人們很容易失去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和價值感,才會試圖使用測試來找到自己的定位,幫助人們看清自己的才能長處和內心所求,并以此作為性格完善和職業(yè)發(fā)展的坐標系。
02
渴望被理解的社交屬性
除了明晰自我定位,這種測試背后還暗合用戶渴望被了解的心理。
別看互聯網上每天都有巨大的信息流,其實孤獨的人一抓一大把,人際交流時都戴著面具。孤獨和虛假的背后,是一顆渴望被他人了解的心。
而一份極具肯定意味的測試報告,很完美的迎合了用戶對外展示自己的需求。
03
積極反饋的快樂
性格測試讓人著迷的另一個原因,是它能給人帶來愉悅和舒適感。
市面上數流行的性格測試,都會像“巴納姆效應”一樣,提供一種模糊、含混、廣泛的描述,并且它們會放大性格中的積極成分,而極少突出消極的一面,或者僅將其放在報告的副頁。
很多人在參與一項測試前,都會對自己有所認同和期望,而對自我的期待也會反過來影響結果的生產,有時人們通過性格測試得到的并不是對自我的描述,而是對理想人格的描述。這些積極的反饋,符合人們對自我的期望,感覺越好就會越讓人們確信其準確性。
04
與就業(yè)強相關
性格測試的另一巧妙之處在于,許多企業(yè)把測試結果和職業(yè),與就業(yè)強關聯。
一種類型往往會指向很多種職業(yè)分析,因此更多的公司將其用于面試、培訓等各個方面,比如業(yè)內盛傳的“華為每20個面試者就有17個敗在性格測試”、“PwC喜歡目光長遠、有計劃且喜歡創(chuàng)新的人”、“德勤喜歡誠信且以團隊為核心的人”等。為了提升通過率,招聘產業(yè)、獵頭公司、企業(yè)管理都需要這門生意。
03.
色彩識人心理學,不是玄學是科學!
用徐健茗先生的話來說,“其實性格測試就是色彩心理學消費升級的一種運用。”
色彩識人心理學簡單、快速、有效。運用色彩療愈技術測量健康、情感、財富并提供解決方案,開辟出心理學與商業(yè)結合的成功模式。
通過系統學習,可以5分鐘解讀生命密碼,10分鐘解惑生命障礙,掌握用色彩如何識別自己,了解他人:
? 正確的認識自己,可以讓自己活得輕松自在,如魚得水;
? 正確的認識別人,可以和睦相處,怡然自得;
? 正確的識人用人,有利于團隊的和諧和發(fā)展;
色彩識人心理學這門學問,值得大家反復學習,為性格測試正規(guī)健康的發(fā)展,保駕護航提供土壤。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走進彩虹之門,關注七彩人生,解開人生路上的困惑,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