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正文 | ||
因為《水滸傳》是一部小說,所以大家可能會把武松當做小說中的人物,認為武松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他的英雄事跡是作者杜撰出來的。 其實不然,歷史上確實有武松這樣一個人,但有其人,卻無其事。 《臨安縣志》、《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中都有關于武松的記載:武松,原是浪跡江湖的賣藝人,“貌奇偉,嘗使技于涌金門外”,“非盜也”。當時杭州知府高權見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眾,就邀請他來知府當督頭。不久,因有功被提升為提轄,成為知府高權的得力助手。后來,因高權得罪權貴,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 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是個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為非作歹,橫行霸道,百姓怨聲載道,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蔡虎”。武松對這個“蔡虎”恨之入骨,決心拼上性命也要為民除害。 一日,他身藏利刃,藏在蔡府附近,等到“蔡虎”前呼后擁回來的時候,便箭一般地沖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數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擁前來圍攻武松,武松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后慘遭重刑死于獄中。 從這里可以得知,武松除害后在獄中遭重刑而死,并沒有上梁山。 武松死后,杭州當地的老百姓“深感其德”,為了紀念這位好漢,將他葬于杭州西泠橋畔。后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 施耐庵通過藝術加工,將他塑造成《水滸傳》中的武松形象,至于武松的最后結局,《水滸傳》中說他成了清忠祖師,得享天年,實在是一種符合老百姓心愿的、美好的藝術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