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預知未來,猜想過去,大家一定會想起一個神秘的職業-算命先生。
在某些人看來,算命先生屬于利用他人信仰以及善良進行招搖撞騙的旁門左道之人。但是,算過命的又無不說“準”,殊不知,當你走向算命先生時,就已掉入先生的詭計之中。
我們從一個故事開始
有一位知名心理學教授給一個大學20位學生做測試,把每位同學都單獨叫道房間里說了一段話——“你心里非常渴望別人能夠在意尊重你,看得出來你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有許多有優勢的能力都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一般你都能克服它們。與異性交往時,表面顯得很從容,其實內心焦急不安。有時甚至懷疑自己所做過的決定和事情是否正確,喜歡每天的生活都有變化。”
其中18位學生都反應教授說的準確至極。
這種效應叫“福勒效應”(巴納姆效應)——人們普遍都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大眾的人格描述。
由于教授說的這段話對人物個性的描述模棱兩可,多數人都會將自己帶入其中,所以就會覺得準。這其實和大家做的很多測試題一樣,不管哪個結果的描述。都會覺得其中有些是和自己的情境一致。
同樣地,算命先生也是采用這種手段的。算命先生提出的問題或者給出的答案,一般都是語意不明,沒有清晰主線,具體細節的表述,偏偏這樣的話語更能將被算命者代入進去。
比如,算命先生會說:“你過去或現在是否有一段深刻的愛情?“對于這樣的問題,只要你反過來想一想,人一輩子誰沒有過一段深刻的愛情?但他就是抓住了人們一般都有的經歷,以圖短時間內獲取你的信任,攻入你的內心。而且即使你說‘沒有’,算命先生也會立馬話鋒一轉“這可能就是你需要關注的問題了”,就此,你不但不會質疑他,還會繼續跟著他的思維走。
當你對算命先生有了信任后,你接收他信息的方式就會發生改變,由“半信半疑”到“不再去質疑”,這期間就無形中改變了你的信念。
算命先生就是通過這種不會過于武斷的言論,來獲取你信任,并引你進入圈套的。這就是心理學的效應,微妙的溝通心理學——快速獲取對方的信任才能引起對象的好奇與興趣。
當然僅僅靠不過于武斷的言論并不能達到所有人都能立馬接受信任,這只不過是詭計之一。
想完全揭秘這個魔術,關注算命先生的詭計之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