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的事情簡單去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去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去做,長期堅持,自然功成。 2020年9月7日下午2:30-4:30,鄭州市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中學英語學科教研工作會議在鄭州市外國語中學召開,鄭州市各縣(市區)教研員、鄭州市中心組成員(含初、高中)、市區高中英語教研組長等參會。
來自于鄭州市管城區教師發展中心的安瑞敏老師針對初中學生寫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做了題為“光陰荏苒曾記,日月妙筆生花”的寫作專題講座。
l 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畢業生寫的技能的目標要求是: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 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和事件; 能根據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不少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常感到無從下筆,對英語寫作有畏懼心理;習 慣以漢語思維、遣詞造和謀篇布局;所寫的文 句支離破碎缺乏連貫性,且語法錯誤較多; 忽視對習作的修改,也不重視教師的批改,不主動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寫作方法。l Good writing:clear structure, rich content, fine language結構 開頭是否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段落是否清晰?結尾是否有感悟?內容 證據是否充足?是否有生動的情節和細節描寫?全部內容是否與主題有關?語言 是否有佳詞佳句?是否有嘗試創造畫面感?是否借鑒了教材中的語言?1. 篇章教學時沒有從篇章大局出發,只注重知識點的羅列和講解,導致學生沒有謀篇能力。在寫作時思維混亂,篇章結構差,缺少整體的謀篇布局和前后呼應 。 2. 課文教學時只注重意的理解,有的甚至采取逐詞逐句翻譯的方法。單詞的教學中也沒有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和記憶方法,學生對單詞要么記不住要么混淆不清,這樣直接導致學生的表達能力低下 。 3. 課堂教學中孤立地進行寫作教學,教學行為表現為缺乏綜合性和聯系性。學生的習作表現為缺乏語感,缺少英語思維能力,寫出的多為漢語式的英語。l 寫前活動:一起談論寫作內容的主題,制定寫作計劃,搜集有關寫作信息,構思寫作內容;l 寫中活動:檢查是否按照要求進行寫作,是否表達了寫作主題,是否滿足了構思要求;l 寫后活動:閱讀或者朗讀同伴的作文,指出存在的問題,如用詞、語法、句型、銜接手段以及邏輯結構等方面的問題。1. 通過寫前活動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對所學語言的運用,形成“任務—激活—交流—再現”的認知過程,達到以讀帶寫,以寫帶讀的目的。 2. 教師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指導寫作,學生學會在活動中合作,學會了傾聽和判斷,在考慮問題能力、思維廣度、文章結構的分析和語言方面都得到提高。3. 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先輸入,再輸出,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確保學生內化所學知識,把寫作訓練延伸到課外,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1. 教師設計的寫作任務應與閱讀文章的類型相似,以幫助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了解不同風格文章的寫作規范。2. 研究學生知識背景和認知結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設計的話題要與學生的實際相關,這樣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3. 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要善于講解和歸納有利于學生寫作的重點句型與文章結構,從而為后面的寫作奠定基礎。4.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 , 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組織者、督促者和幫助者發揮其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敢于下筆、樂于實踐并獲得成就感,使學生真正成為整個寫作過程的主人。 最后安老師用“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三句古詩深入淺出的概括了寫作的三個階段和層次:積累-實踐-打磨。 鄭州市基礎教研室許柯老師就教研的前世今生、目前較嚴重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歸因,并從區域教研層面、學校層面和個人層面分別給出了具體解決方案。 鄭州市基礎教研室黃利軍老師做了“基于《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高考英語命題路徑解讀”的專題報告。
黃老師結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三個綱領性文件系統地給與會教師闡釋說明了高考“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幫助與會教師進一步理解了“高考緊緊圍繞圍繞'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突出對能力和素養的考查。” 英語考試主要內容與《英語課程標準》重的課程要素保持高度一致,以國家課程標準的內容為命題依據,助力發展素質教育。隨后,黃老師又結合2020高考全國1卷試題分析了高考素養導向,能力立意的命題原則。
高考試題依據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的總體要求,以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積極引導中學英語教學,助力發展素質教育。 試卷選材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3大主題全面考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取材廣泛,體裁多樣,時代性強,在鞏固德育、堅守智育的考試能容改革基本命題指導思想基礎上,加強對健康意識、審美情趣和勞動精神的考查,體現了高考堅持立德樹人、引導素質教育的功能。 隨后,黃老師又對于未來高考英語試卷結構的模樣,結合山東卷、海南卷等新高考區域的命題暢談了未來河南的高考命題方向。 黃老師指出:在英語的復習備考中,要注意策略的培養,引導學生熟悉高考評價體系“四層”基本框架,以語篇為基礎單位,通過系統梳理和總結,提煉“四維考查內容”,幫助學生構建立體化的知識體系,達到高效備考,促成素養落地。 最后,黃老師又對上期工作做了總結,對于新學期教研工作做了具體安排:
網上及時指導,疫情期間不誤教學教研,確保“停課不停學、不停教、不停研”;
延期開學統一進度,確保“不掉隊、不跑偏”,五次發布學習進度指導意見;
美麗教師“逆行而上”,傾力打造微課和專題輔導課,初高中教壇骨干齊奉獻;
停課不停教,教師居家直播授課成網紅;
專家團隊鼎力相助,無私奉獻出謀劃策;
網上主題教研形式好,收獲家珍“一斗斗”;
畢業年級質量分析會如期舉行,精準分析明方向;
疫情期間學的好,返校復課線下檢測見分曉;
網上答疑忙輔導,線上線下兩頭跑;
中招評卷封閉進行;
省高考評卷、質檢與試題評價;
期末學業水平測試。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與評價,以核心素養統領教學研究、以項目研究產出成果拉動專業發展
指向核心素養育人、新課標細化解讀與新教材設計模型建構、教學設計與教學評一致性、作業設計與考試命題設計等聽評課、考試命題與培訓、質量分析、教師課堂達標、優質課評比、“學在鄭州”平臺、項目研究團隊建設、學科課程研究基地、名校教研基地、區域教研活動、同課異構教學研討等英語學科的優質課評價標準的學科化特征有待更為明顯的呈現、命題團隊的專業培訓有待向縱深發展、新課程新教材研究亟待啟動、作業設計如何減負增效尚待改進
開展高中階段英語等六門學科的項目研制,第一年從高一年級開始,三年內完成三個年級,具體內容:
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設計與落實策略研究:“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教學目標體系設計,教學目標引領下的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教學評價與學業成績評價研究:基于“核心素養”學科訓練體系、考試命題、學科技能測試、教學質量分析、學業成績評價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教師研修機制改革研究:區域教研機制與模式研究,校本教師研修機制與模式研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