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日子不去過,深山老林去找苦。年過半百不安分,起早摸黑到處瘋。這不?2022.6.25,又與天臺浙豐戶外十幾位驢友到天臺周邊山上轉悠去了。
車停海坑,過水庫壩,上赤城古道。
瞧見了沒有,山脊巖皮上長了很多多肉。多肉的生命力較強,只需很少的水分就能存活,有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具有堅強拼搏的精神,還能夠給人帶來快樂和浪漫。這些多么像這群驢友!不管刮風下雨,嚴寒酷暑,都堅持戶外運動,不僅鍛煉了身體,增長了知識,結識了朋友,還磨練了意志,克服了膽怯和懦弱,讓人變得更加堅強、勇敢、自信、快樂。所以,當我們看到肉肉會覺得特別驚喜、親切。
一般爬赤城山都是走南面游步道,抬頭也看不到山頂和整個梁妃塔。而從側面山脊上山,雖然路稍難走一點,卻能看到山頂和整個梁妃塔。戶外人就是這樣,常去沒人到過的地方,常走沒人走過的路,常吸沒人吸過的空氣,常看別人看不到的風景.......而付出的也是超出常人十倍的干勁。
赤城山東南山脊上,西北古道下,穿過塔后與天北線交界點,沿公路走一兩百米,就上破塘嶺。
破塘嶺沿著山溪邊而上,比較陡。普通的游客肯定只會望嶺興嘆。戶外不是去旅游,強度一般高幾倍。要想走得遠又久,吃苦耐勞是必備的。
天氣預報說上午九點會下雨,可是都八點半了,天空不但一點也沒有轉陰的意思,而且還派出了日頭,竄上了高溫。剛經歷赤城山一上一下,現在又要連續上升幾百米,假如隊友出現中暑等身體不適也屬正常。不過這些都不用擔心,每次戶外活動之前,領隊詳細了解線路了情況,對每一座山峰,過每一條溝壑,都經過了研究;我們也都做好充分的準備:帶足水,備上常用藥物等。做到精心準備,謹小慎微。
夏天路上柴草叢生,這給前鋒帶來了諸多麻煩。為了能讓隊友們都能安全通過,你瞧“云臺山之巔”手中的登山杖一會兒都不得空,劈柴刺,打草驚“客”.......前鋒真的很辛苦!
處在半山的破塘村已經廢棄了。想補充點水也沒有。今天天氣有變化,大家用的水基本已經超出了預算,如果中途有補給的地方一定要補足水,以防萬一。
先鋒突然停住腳步,有情況!原來是一只烏黑的小蛇攔住去路。仔細一看,像是兩頭蛇,好像在“睡覺”。云臺山之巔一邊說“好話”,一邊用登山杖趕它,它才突然“醒悟”,一溜煙跑了。像今天這樣悶熱的天氣,蛇蟲都喜歡出來乘涼、找水喝。所以夏天正午時分野外徒步定要格外小心仔細。當然作為戶外人,不管遇到“大客人”,還是“小客人”,都不能傷害他們。如果是為了破壞自然而走入戶外,還不如呆在家里。“除了腳印,我們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要帶走”這是作為一個合格戶外人的基本要求。
到達破塘嶺頭公路,如果按原計劃將繼續往葛藤灣方向,上塔頭坑嶺,就還要上升幾百米,走上八九公里。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天氣如此之熱,不宜繼續爬坡了。我們的隊長“秋高氣爽”英明決斷,放棄繼續爬坡,選擇超近道下撤。戶外運動一定要把風險降到最低,拒絕冒險行為,不做無把握的冒進。地形復雜時要探明路而后行動,迷路時要原路返回,天氣突變時要躲到安全地帶或及時下撤。領隊必須牢記安全意識,隊員們要聽從指揮,毋盲目輕率單獨行動。
我們改變路線,往黃泥崗而去。經過茶場,想進去補充一點水,可是鐵將軍把門,一群忠實的狗看守,我們只能作罷。
通往黃泥崗的公路上碰到了一群羊,懶洋洋地躺在路中間“午休”,我們走過去,有幾只都懶得讓道。呵呵!這年頭,動物們的地位提升得很快呀!
在黃泥崗村稍息,然后沿著村前古道,直下小石梁。
國清寺后山“小石梁”,古道兩旁種滿木荷樹,木荷花落了一地,顯得特別清幽美麗,走在此道中,不知有多清涼舒爽。
最后沿著橫切的機耕路,回到海坑停車場,剛好是午飯時分。
幸虧是提前下撤,如果冒著高溫再走個八九公里,那一定是夠嗆的。雖然只有走半天,但流的汗卻不少,已經達到了戶外活動的目的。萬事不可強求,只要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