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每到年底,我們都要祭祀我們的祖先。即便奔波勞累,卻每年過年都必不可少。一大家人團聚,那是一種幸福。
“家和萬事興”,貧窮走向富貴,必定是勤勞、家和所致。良好的家教,嚴格的家規,百善孝為先的家風,家族中的小家庭一一傳承。做有家教的人,守住家規,發揚家風,造就一代一代人在社會上立足。
在教育輿論的導向上,被忽視的家庭教育已被教育界的大伽所重視。家庭教育變成了教育的根基,根深才能葉茂,才能開花結果,一味把孩子寄于學校和社會,是有失偏頗的。
誰家的孩子,就是誰家大人的折射。
百善孝為先,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愛護孩子,孝敬老人。在家庭餐桌上,聽老人拉家長里短,即便有多嘮叨,也不能做言語不敬之事。長輩不到齊,晚輩不動筷,在餐桌禮儀上,孩子不能亂挑食物。
雞年過去,狗年到來。新的一年,新的家教,新的家規,新的家風!將一代代傳承,一代大的家族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如果沒有好的家風家規傳承,“富不過三代”將會被印證。什么都沒有傳承一種優良做人的品質重要,優良的品質對己對人對家庭對社會影響將更深遠。
教育孩子,警戒自己,做一個有家教的人,營造好的家庭氛圍,嚴守好的家規,養成好的家風。我們傳承給孩子,一代代血脈就這樣延續下去,這就是我來到這世間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