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但平時喜歡拿著長槍短炮拍照的老大爺們,卻沒有去公園,而是扛著各種高精尖設備奔向了深圳會展中心。
吸引他們的是一場國際電子煙展。會場里不僅有電子煙產品、吐煙圈表演,更有每家廠商請來的模特,穿著三點式在人群中展示著廣告,觀眾用手機掃碼就可以下單,甚至還有鋼管舞表演【1】。
特別提示:吸煙有害健康,來源:pixabay
去展會的不只有老大爺。坊間傳說,當時深圳市的領導本想去買根煙,到了會場看到五光十色的表演誤以為進了夜店,一臉鐵青地離開了。
傳聞不知真假。但第二年的電子煙展,場館畫風從夜店風,變成了蘋果旗艦店風:60%的參展公司是互聯網公司,展會現場的模特和鋼管舞沒了,變成了AI機器人、VR智能眼鏡、機械手。
電子煙的暴利和狂躁,以及懸在頭上的管制之手,從一開始就如影隨形。
而在本周,國務院發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新增一條內容: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
為什么電子煙要用卷煙條例來管理?新條例會讓電子煙行業發生什么變化?
01 崛起的猛獸
電子煙是一種模仿卷煙的產品,它將含有尼古丁的溶液加熱,蒸發為氣溶膠(屬于“煙霧”),使用者吸入后,能產生與卷煙相似的煙霧、味道和感覺。
最先發明出這種產品的人,是一位其貌不揚的東北藥劑師——韓力【2】。
圖為“電子煙之父”韓力,來源于酷玩實驗室
當時韓力在連續6次嘗試戒煙都失敗之后,想到一個新的“戒煙”思路:用電子霧化器將尼古丁進行超聲波霧化,既不產生焦油又能攝取尼古丁。世界上第一根電子煙就此誕生。從藥劑師到電子煙,這是韓力的一小步,卻是商業史上的一大步。
電子煙既能滿足煙民的煙癮,又打著戒煙的名號,還不在傳統的煙草管控范圍內,很快便開始了野蠻生長和產品迭代。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測算,電子煙市場空間從2013年94億美元迅速上升至2019年的367億美元,6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25.5%。【3】
市面上常見的電子煙主要有兩種:開放式大煙、封閉式電子霧化設備。其中,封閉式電子霧化設備又分為煙油型和加熱不燃燒型(HNB)。
開放式大煙由早期仿真式電子煙演變而來。電子煙發展初期外形與傳統香煙相近,特點是煙油直接添加尼古丁。但尼古丁在液體中傳輸效率慢,無法達到香煙的口感。
煙油型電子煙主要由儲液區(儲存煙液)、霧化區(蒸發溶液)和控制區(電池和電路)組成,通過電池供電驅動霧化器,將煙彈中的煙油加熱霧化成蒸汽。其中煙油的主要成分為丙二醇、丙三醇、尼古丁和香料。
而HNB的煙彈則為煙草制品,通過霧化器加熱煙草產生煙霧,口感與真煙較接近。HNB一般包含三個部分:煙彈、煙具(加熱棒)和充電器。
在一根電子煙中,最賺錢的就是煙彈。一顆煙彈成本頂多10元,零售價格39,利潤近30元,且一個普通煙民三四天就需要換一顆新的煙彈。高額的利潤,吸引了眾多廠商蜂擁而至。在深圳寶安區沙井、福永兩個偏遠街道就有上百家電子煙生產商,生產了當時世界上90%的電子煙。
當中最大的代工廠就是思摩爾。火爆的電子煙生意,讓大量品牌商前往思摩爾尋求合作。為了爭取代工廠資源,品牌方只能硬著頭皮展開爭奪。產品負責人紛紛將陪工廠的人喝酒、唱KTV、打高爾夫球甚至泡夜店寫入每周的工作日程,甚至有人曾用喝完一整瓶白酒換來一個20萬套電子煙的生產訂單。【4】
2019年,中國生產了世界上90%的電子煙,美國人抽掉了60%的電子煙。簡單說就是:中國人造煙,美國人抽煙。
特別提示:吸煙有害健康,圖片來源:pixabay
這種產銷格局,一度讓電子煙廠商感到某種意義上的“安全”。中國電子煙行業委員會會長歐俊彪就曾經坦言:我們只做外銷,上一代老板膽子都不大,冥冥之中的第六感是煙總會被管控,但我幫中國人賺外國人錢,總不會打我吧。【5】
但在2019年11月1日,當羅永浩在微博宣布自己的電子煙品牌即將上線的20分鐘后,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規定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并將電子煙產品及時下架。
一路狂奔的電子煙行業,變天了。
02 全國一盤棋
在全球吸煙人口遞減的情況下,電子煙的每一次繁榮,都是從傳統香煙中搶走一塊肉。
在國內,煙草市場實行“統一領導、垂直管理、專賣專營”的管理制度,由中國煙草總公司壟斷經營。表面上國內存在如中華、利群等眾多卷煙品牌,呈相互競爭狀態,但實際上各品牌都隸屬于中國煙草總公司。
中煙公司掌控了中國的煙草產業鏈,煙草專賣局負責全部煙草收購和分銷,各地煙廠負責卷煙生產,成品只能賣給專賣局,再由專賣局賣給批發商,構成一個龐大的生產銷售網絡。
而中國有世界上最多的煙民,約3.5億,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2018年國內卷煙消費占據了44.6%的全球市場份額,壟斷了國內煙草市場的中國煙草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煙草企業。
2018年,中國煙草的稅前利潤達到11556億元,相當于當年四大國有銀行+兩桶油+BAT的綜合,“中國最賺錢的企業”地位難以撼動。
更重要的是,中國煙草是財稅的一部分。中煙公司上繳財政總額從2015年起突破一萬億,之后一直保持在這一水平,占全國財政收入的占比常年穩定在6%-10%之間。
2014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一期總規模達1387億元,為捉襟見肘的中國半導體行業注入大量資金。其中出資比例排在第二的,正是中國煙草總公司。
于是有網友調侃說:煙民抽的每一根煙,都變成了中國芯片公司反擊美國的“子彈”。
因此,采取卷煙條例來管理電子煙,首先意味著,不管煙民是抽卷煙還是電子煙,都是對中國產業超車、補充醫保養老金、防疫經費做出了卓越貢獻。其次,在經營層面上,之前瘋狂擴張的門店可能出現大洗牌。
在監管政策出臺前,電子煙廠商在瘋狂開店。例如,在2021年上半年,僅悅刻的一個經銷商愛施德,就新開出了7000多家專賣店,還有3500多個店中店。
而如果按照煙草管理條例,零售點合理布局有相應的要求。以無錫為例,當地就要求兩個零售點間隔不得低于50米。參照此類標準,意味著目前常見的聚集在同一商圈內的多個電子煙零售點,必然出現一輪淘汰。
03 尾聲
曾經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云,在經濟工作中做過一次批示:“1962年貨幣流通量達到130億元,而社會流通量只要70億元,另外60億元怎么辦?就是搞了幾種高價商品,一下子收回60億元,市場物價就穩定了”。【6】
這個方法蘊含著削峰填谷的智慧。通過一些特定的商品,把貨幣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煙草、茅臺、蟲草等等都是這樣的產品,為它們埋單的人完成了一次“貨幣轉移”,不管是年份茅臺、還是各種口味的煙,終究要變成中國產業彎道超車、醫保金養老金的彈藥庫。
參考資料:
【1】《電子煙江湖野戰》,36氪
【2】紀錄片《E-cigarettes:miracle or menace》,BBC
【3】思摩爾招股書
【4】《電子煙江湖野戰》,36氪
【5】《生死電子煙》,人物
【6】《陳云文選》第3卷
溫馨提示:吸煙有害健康,請勿在公共場合吸煙。未成年人要珍愛生命,遠離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