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貝爾商道第一部分介紹什么是“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可以理解為富者更富、貧者更貧,或者強者越強、弱者更弱。第二部分介紹我們如何使用“馬太效應”進行內容創業。
“馬太效應”(英語:Matthew effect),指科學界的名聲累加的一種反饋現象,其名稱來自于《新約圣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3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
國王回來時。
第一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于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
第二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于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
第三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
于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這就是“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類似于道德經“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馬太效應”在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等領域都有影響,本文主要介紹“馬太效應”對財富的影響。
講內容創業之前貝爾商道先為大家介紹一下荷塘原理。
荷塘原理是什么?
一個池塘要長滿荷葉,假設第一天只有一片荷葉,第二天長出了兩片荷葉,第三天長出了四片荷葉,第四天長出了八片荷葉,以此類推,池塘的荷葉每天以成倍的速度增長,問荷花鋪滿整個池塘的前一天,池塘里有多少荷花?
答案很簡單,半個池塘的荷花!
問題很簡單,無論多么大的荷塘,在長滿整個荷塘前一天,池塘荷葉的面積是池塘的50%。或者說,僅僅一天時間,就實現了以前無數天期望的成功!現實中,有很多人就在創造奇跡的頭一天就放棄了,于是失敗在成功的前一天。
內容創業的過程跟荷塘原理很相似,剛開始沒有回報,但是持續堅持,后面就會帶來指數級的回報。
內容創業就是實現從零到一的奮斗過程,我們首先要長出第一片荷葉,即開始創作你的第一篇內容,可以是短消息、文章或者短視頻、中視頻、長視頻。然后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進行創作,開始第二篇、第四篇、第八篇、第二的N次方篇內容的創作。
內容創業前半年可能沒有收入,但是日積月累,第7個月可能就收入了1000元,第8個月可能就收入了2000元,第9個月可能就收入了4000元,第10個月可能就收入了8000元,第11個月可能就收入了16000元,第12個月可能就收入了32000元……。
當然,這只是理論情況,實際情況具體到每個人會有不同的差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你開始你的第一步,持續不斷輸出高質量內容,終將收獲勝利的果實。一兩年略有所成,兩三年小有所成,三五年大有所成。
到時候“馬太效應”將再一次復現,不邁出第一步的創造者就一直沒有收入,而邁出第一步并且不斷進行高質量創作的創造者,他們的收入將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