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補貼真不少 分門別類千萬道
怎么來把補貼拿 農合給你支絕招
國家對合作社的補貼資金眾多,許多合作社卻從未拿到過農業補貼,農合論壇專家結合農業補貼的類別及其特點,總結出來拿到農業補貼的三個絕招。
1.農業補貼的種類:
a.2003年開始,國家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及農資綜合補貼。
b.2007年開始,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
c.2008年,對糧食大戶的獎勵政策,繼續實行糧食最低收購政策,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建設。
d.2012年,肉羊肉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畜禽養殖場進行標準化改造
e.2014年,繼續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增加農業保險品種,開展農作物制種、漁業、農機、農房保險和重點國有林區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增加農業保險品種。
f.農資綜合補貼、退耕還林補貼、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等等。
2.農合專家支招:
絕招1:
查條文,篩信息。及時關注科技、發改、財政、農業、商務、林業、供銷總社、水利、工信九大部委及其相關的省、市部門網站農業補貼類信息。了解關鍵技術、
合作社自身建設、配套服務設施、人才培養等方面來了解政府的補貼。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篩選出適合自身的補貼類信息,從而向對口部門申報相關的農業補貼。
絕招2:
申報材料結合當地,突出帶動性。申請補貼需要提交申報材料,如果申報材料不規范,不能體現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專家不能充分理解不能評判,造成申報失敗。
項目申報準備工作應該從人員安排,文件解讀、規劃計劃、機構對接甚至資質準備等都需要合理的安排時間進行準備。
絕招3:
多找政府,加強溝通。項目要提前立項給政府報告,項目實施過程要匯報,加強政府相關部門溝通,驗收工作也做充分,補貼類都是“先建后補,先干后獎”,驗
收關系到最終補貼是否能最后到賬,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做好信息暢達,通過這幾個方面來展開項目實施工作,提高申報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