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幸福教師,筑幸福人生
做幸福的教師,幸福的做教師,做教師的幸福,這不是文字游戲,也不是繞口令,三者是緊密聯系。正如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說的那樣,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明確方向;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著追求;最后“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爛珊處”而終有所獲。
微笑是一種力量,優秀是一種習慣,幸福是一種心態。市場經濟下的教育,也被打上濃厚的功利色彩,考試分數,評優指標,教育在扼殺教師幸福的同時也毀了學生的個性。擔負著人類文化承續重任的教師,有時缺少的恰恰便是對自己教育人生的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本質是什么?教師的人生意義何在?我們一向缺少思考,也沒有統一的答案。畢淑敏有一句直抵人心的話:“人生本沒有什么意義,人生的意義便在于我們要努力賦予它的意義”。
不管教師這個職業的取得是偶然還是必然,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你還在從事它,那就要正視它,善待它。教育不僅是職業,是養家糊口的謀生手段,更是一項光榮使命的神圣事業,明確自身的使命和職業特點,就能以良好的心態發現幸福、感受幸福。教師的幸福決不是靠分數、指標、金錢來衡量,盡管必要的物質條件是不可或缺的,但幸福卻屬于靈魂的體驗,精神的圓滿,是一種通融、豁達、敞亮、滿足和感激,是一種物質之上的物質,知識之上的知識,智慧之上的智慧。
我剛剛參加工作,雖然經驗不足,但有的是熱情和精力,我一定克服浮躁心態,蹲下身來,以生為本,潛心育人。并積極投身到高效課堂的創建中,精心備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放手讓學生展示、質疑,學生感受到成功,我收獲著幸福。
做教師的幸福,不僅在于自己是幸福的,還在于可以創造幸福、傳遞幸福。傳道,授業,解惑,雖然是一項辛苦的技術活兒,更是一件傾注感情的藝術工程,學生的進步與成功,自然是可喜可賀,就是學生的錯誤,在我眼中也有別樣的風采,那一個個可愛的笑臉,充滿求知欲的眼神,課堂上精彩的表現,匯成一首美妙動聽的音樂,渲染成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畫。做教師真好,既有“魚在水中,冷暖自知”的個中體驗,還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親切自然。
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有幸福的教育;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有幸福的學生,最后才能有幸福的人生。我倡議我們要像海子一樣:從明天起,做一個更幸福的人,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從明天起,做一個更幸福的人,有一個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