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將看懂財務報表稱之為股票投資的基本功,但很多小伙伴對此有不少疑問。問得較多的有以下幾個:
1、我沒學過財務,怎么看得懂財報呢?
2、財報科目那么多,必須每個都懂嗎?
3、是不是找到財務指標好的企業,就找到了值得投資的好企業?
回答這幾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得弄明白財報是用來做什么的。
很多人談財報色變,認為太過專業,難以理解,甚至很多企業經營者也看不懂財報。但從源頭來講,財報其實并不復雜。財務指標是企業經營的結果,比如企業把產品賣出去了,就會產生營業收入,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營業成本,財務指標是記錄企業經營的數據化方式。只要能看懂企業的經營環節,就能看明白財務指標。
因此對上述幾個問題,我們認為:
1、財報是可以學習的,不是只有學過財務才能看懂財報,只要識字,有基本的數學知識,就可以學習;
2、看懂財報的目的是理解企業,不是為了當會計,因此,不需要每個財報科目都準確無誤;
3、財報是用來證偽的,無法用來證實。也就是說,財報不好可以說明企業不好,但財報好不能說明企業好。我們看懂財務報表,首先是為了避免買到財務造假、激進財務處理、財務異常的企業,因此看懂財報的第一要務是排雷。我們在排除了異常以后,才可以用財務指標來評估企業既往的經營結果。
由于我們看懂財報的目的是為了投資,并不是為了成為財務專家或會計師,因此,我們不需要在細枝末節的專業上錙銖必較,最重要是理解財務報表的作用,指標間的邏輯關系,以及如何使用財務數據評估企業的經營結果。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財務指標,并與企業經營能夠有效結合,我們將以開一家火鍋店的案例帶著大家共同學習簡單的財務知識。
我和幾個朋友決定合伙開一家火鍋店,在這個過程中,財務報表是怎么產生的,會發生哪些變化呢?我們一步一步拆解。
首先,股東得出錢。于是股東們出資1000萬元,成立了一家餐飲企業,經營火鍋業務。當出資款到達公司賬上時(假設為2021年1月1日),就產生了第一張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詳見下圖。
這時,企業的資產只有錢(貨幣資金)。但我們不會讓錢一直躺在公司賬戶上,我們接下來會為開業做準備。
于是我們買了一層2樓的商鋪,花費400萬,裝修花費100萬,買設備、桌椅、餐具等花費50萬、買原材料花費20萬、招聘員工20名,一切準備就緒,即將開業(假設此時為2021年3月31日)。此時資產負債表會有怎樣的變化呢?見下圖:
錢花出去了,所以我們的貨幣資金從1000萬減少到了430萬,570萬花哪里去了呢?其中450萬變成了商鋪、設備等固定資產,100萬變成了裝修,20萬變成了存貨,也就是說,我們為了開火鍋店,將現金資產轉換成了其他資產,但這種轉換并不改變資產的總額。(引申到第一篇中講到的一個觀點,投資是什么?投資就是將一種資產轉換為另一種資產,期望通過資產創造更高的收益。投資企業是將貨幣資金轉換為企業經營所需要的資產,然后通過資產賺錢。投資股票是將貨幣資金轉換為股權資產,然后通過資產賺錢,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看到這里,我們會知道,企業自成立起,產生的第一張財務報表是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分為左右兩邊:左邊說了一件事——錢去到了哪里(資產),右邊說了另一件事——錢從哪里來的(負債和股東權益)。
在資產負債表中,我們需要牢記其核心公式:
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接下來,我們的火鍋店就要開業啦,開業后又會發生哪些變化,歡迎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