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所舉的火鍋店的案例,我們繼續以此案例簡單理解財務報表。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對財報的認知不局限于報表中的幾行數字,而是透過數字看到鮮活的企業經營過程。
火鍋店于2021年4月1日開業了,經營了三個月后,股東詢問賺錢了沒有?這時,會計提供了企業是否賺錢的報表——利潤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此處只為了更簡單的說明企業是如何賺錢的,我們沒有使用標準的會計科目,而是用了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專業的科目表述我們在后文詳細說明)。
從利潤表中,我們看出火鍋店是怎么賺錢的呢?賺了多少錢?
顧客吃火鍋,吃完結賬產生營業收入,扣除買原材料的成本,扣除給員工發的工資,再扣除商鋪設備的折舊及裝修的攤銷后,交稅,最后剩下的就是凈利潤了。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火鍋店開業后三個月,產生營業收入200萬,原材料花了80萬,員工工資30萬,折舊、攤銷10萬,交稅20萬,凈利潤=200-80-30-10-20=60萬。
看到這里,我們明白了為什么會有第二張報表——利潤表,因為我們做企業的目的不是為了將現金轉化為其他資產,而是需要靠資產為我們賺錢。股東需要知道企業賺沒賺錢,賺了多少錢,怎么賺來的。利潤表就告訴了我們這一切。
火鍋店在開業的三個月中賺了60萬元,這時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此時的資產負債表與開業前相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下表為開業前的資產負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