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能夠母乳喂養應該是每個產婦的本能,也是人類繁衍后代的方式。近年來由于各種母乳代乳品的商業推廣;由于工作生活的壓力;由于對母乳喂養的種種誤解使得一些產婦放棄母乳喂養或母乳喂養失敗。
母乳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母乳中含有最天然的營養成分,能夠隨寶寶的月齡增加而變化,以適應寶寶的需求。可以保護嬰兒免受感染,可以預防過敏性疾病,以及預防將來的成人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等慢性病。在母乳喂養的同時增進了母子感情,為寶寶的情商培養奠定了基礎。母乳喂養還促進了母親產后的盡快恢復,降低了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險。
這些母乳喂養的好處應該說大家都理解,那是什么原因是母乳喂養失敗呢?
1、
經過艱難的孕育過程寶寶終于出生了,新媽媽對于寶寶牽掛和好奇是分分秒秒的。當寶寶睡熟時,媽媽會看著他,生怕有什么閃失。當寶寶醒來時,媽媽又要哺喂孩子。因此在產后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其實產后乳汁的分泌是靠腦下垂體分泌的催乳素,使乳腺發育分泌乳汁的,當休息不好時,減少了腦下垂體分泌的催乳素,使乳汁分泌減少。因此新媽媽一定要抓緊時間休息,新生兒期孩子要睡17-18個小時,應該孩子睡覺,媽媽也跟著睡覺和休息,恢復孕期和分娩期的疲勞,保證盡快下奶。
2、
剛開始喂奶時許多人認為孩子吃不到什么,擔心孩子吃不飽,就急于喂奶粉,當孩子接觸了奶瓶,輕易地吃到奶后,他就不再愿意費力的吃母乳了。大家都知道使最大的勁叫“使出吃奶的勁兒”。嬰兒剛出生時胃像個小玻璃球,有一點初乳就夠了,經過一周的生長,胃才像個乒乓球大小,兩周像雞蛋那么大。如果用奶瓶就給孩子撐出一個大胃,總吃不飽,母親就不斷的加奶粉,母乳喂養就斷送了,將來孩子就成了個大胖子。
3、
剛開始母乳喂養時,一些新媽媽喂養姿勢不正確,使孩子不能及時的吃到母乳,孩子就著急,媽媽更著急。同時由于喂養姿勢不正確,使得母親出現乳頭皸裂,喂養時疼痛難忍,當再次喂養時望而卻步,造成喂養失敗。
4、
一般在產后24-48小時母親開始漲奶,當脹奶時乳腺管未及時通暢,組織液和血液的增加,干擾乳汁的流出。新媽媽往往伴有乳房的皮膚發紅,脹痛,體溫增高或發燒。這時寶寶很難含接好。
這么多問題,怎樣克服,怎樣促使母乳喂養成功呢?
1、
從一懷孕開始,準媽媽就應做好自然分娩和母乳喂養的準備,了解母乳喂養的好處,建立母乳喂養的信心。一個孩子和小牛、小馬一樣,會自己尋覓母親的乳頭,吸吮自己成長的乳汁,每個孕媽媽都有產生乳汁的本能。在孕期,孕媽媽不應穿戴有硬托的乳罩,會影響乳房的淋巴回流,影響孕期的乳房發育;孕末期時,孕媽媽就要經常的清洗乳頭,使乳頭具有韌性,為將來哺乳做好準備。只有有了母乳喂養的信心,才能在將來母乳喂養過程中克服困難,爭取母乳喂養的成功。
2、
分娩后30分鐘內應該積極的開始給孩子進行產后的早吸吮,這種早吸吮有利于母乳的及時排出,刺激母親分泌乳汁。這是在醫院當中完成的,醫生護士應該不嫌麻煩的積極促使母乳喂養成功。如果醫生護士不做早吸吮,新媽媽自己應當提醒醫護人員協助完成。如果沒有早吸吮,回到休養室后應該馬上給以乳頭吸吮,這是個負責任的母親應該做的。
3、
新媽媽無論躺著還是坐著姿勢都要放松舒適,讓寶寶身體貼近母親,臉向著乳房,鼻子對著乳頭,下頜緊貼乳房,使孩子頭與身體呈一直線。寶寶要將嘴張的很大,下唇外翻,像個魚嘴唇,舌頭呈勺狀環繞乳房,由慢而深的吸吮,有時會有暫停,能看到吞咽動作和聽到吞咽聲音,這樣的母乳喂養時是有效的喂養,是母乳喂養成功的保證。
4、
按需哺乳能保證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頻繁有效的吸吮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加速產后子宮的復舊,并且預防奶脹。保證泌乳;保證孩子有足夠的乳汁,保障母乳喂養的持續。
5、
6、
要掌握乳腺分泌的規律:一般在產后第三天開始喝湯及下奶食物;如果新媽媽身體健壯營養好、初乳分泌較多,下奶食物量相對就要減少,如果身體較差,可以早些服用,量適當增多。不宜過早喝催乳湯,會造成浪費或乳腺堵塞,過遲則會使新媽媽過于擔心,心情緊張導致乳汁分泌減少,產生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