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在《閱讀的方法》一書中說“一個人同時保有兩種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流智慧的標志?!?/p>
在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很好奇什么樣的觀念,才會讓我們覺得都有道理,同時又是截然相反的。
先舉一個簡單點的例子。
你說一件東西,漲價了買的時候應該高興,還是跌價了買的時候應該高興?
可是人們有的時候在漲價的時候買東西開心,有的時候是跌價的時候買的高興。并且這很可能發生在一個人身上。
比如有人特別喜歡一件衣服,我猜多半是跌價的時候買這件衣服會更高興??赏瑯右粋€人,在買股票的時候,往往會越漲越買,越買越高興。等到衣服漲價時再買很不高興,等到股票跌價便宜時也不高興。
同樣是買東西,心情居然是截然相反的。可惜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在股票投資時追漲殺跌的人,最后大多都虧了。
如果說買東西這個例子還不夠深刻。那么我們再來看一個有趣的例子。
關于大腦是用來思考的,還是大腦根本就不愿意思考?
在我學習寫作的過程中,讀很多書都會建議我們要養成記錄的習慣。記錄是如此重要,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大腦真的記不住那么多東西,因為大腦更擅長思考。
所以,我們應該用筆記來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這樣下次要寫作的時候,我們只要用大腦構思框架,再去自己的筆記里去找相應的素材,這樣就能寫出一篇邏輯合理,素材豐富的好文章。從這個角度看,大腦不善于記憶,更善于思考,是不是非常有道理。
可我最近在讀《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這本書時,書中的第一章,就提到:除非認知環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則我們會盡可能地避免思考。
有三個有關思考的特性,能夠解釋人的大腦不善于思考。
首先,思考是緩慢的,當你走進朋友的后院時,你不會說你看到了綠色的東西,有點像草;你也不會說,那棕色的東西像籬笆。你會快速視覺捕捉到周圍的物體,然后從記憶力調出草地、籬笆、涼亭等詞匯。你看,這一瞬間,你根本不想思考;
其次,思考是費力的,你可以在看的同時想其他事,但你不能在解題時,思考其他事。再比如,你在開車的時候,你根本不用思考,你大腦記憶的動作會很好地幫助你控制汽車,若是每個動作都思考一下,我猜開車會累死;
還有,思考不可靠,你的視覺幾乎不會出錯,但你的思考往往會有錯。
你看,大腦到底是用來思考的?還是大腦是用來偷懶的?這兩個問題擺在一起,并且都有足夠充分的案例放在這里,是不是有趣的很。
當你的大腦中,存在截然相反的兩個觀念,還能正常做自己的事,這件事既有趣又有用。
練字第43~44天
衣字底在很多字里都會遇到,很、狠、恨、辰、良……練好這個筆畫很有必要,使用場景太多了。
左右滑動查看
參考文章:
上一篇文章:
愛積累的磊
向他人學,與自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