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歡 喜 之 心 慢 度 日 常
Embrace the glorious mess that You are
2025年03月08日 天氣晴 | 故人阿酒第730杯
上周末,我在商場偶遇了阿然。
她穿著一件米白色風衣,手里拎著一杯咖啡,和朋友站在櫥窗前聊天。
我愣了一下,想了想,還是沒上前打招呼。
明明我們住在同一座城市,甚至距離不過五公里,可我們已經兩年沒見了。
偶然在朋友圈刷到她的動態,也只是點個贊,偶爾評論一句“好漂亮”,或者“最近好嗎?”
但我們都知道,這樣的“關心”不痛不癢。
有些人,不是遠了才疏遠。
有些關系,即使在同一座城市,也終究走散了。
朋友小李和他大學最好的兄弟,畢業后一起留在北京工作。
他們住得不遠,坐地鐵三站就能到彼此家門口。
剛工作那會兒,每到周末,兩個人還會約著去吃烤肉、擼串,聊聊工作上的破事。
但后來,見面的次數慢慢變少了。
“有時候是我加班,他沒空。”
“有時候是他出差,我懶得出門。”
“有時候……就是單純覺得'下次再約吧’。”
他們最后一次見面,是在一次公司聚餐上。
小李笑著說:“我們已經快一年沒見了。”
朋友點了點頭:“但我們住得這么近。”
“近”這個字,有時候反而顯得格外諷刺。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對待感情的態度,變得越來越“隨緣”了。
以前,朋友之間只要有空,就一定會見面。
現在,我們總是說:“等有空了再約。”
可“有空”這兩個字,真的太容易被現實打敗了。
工作、家庭、社交、疲憊……任何一個理由,都足以讓一次見面被一拖再拖。
最后,就再也沒有“下次”了。
“等以后吧。”
是成年人社交里,最容易讓關系消失的一句話。
前幾天,看到一個調查:
“70%的人表示,和朋友的最后一次見面,都是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最后一次’。”
曾經的好友,可能只是換了一個城市,就再也沒有見過。
曾經的戀人,可能只是一次吵架,就再也沒有聯系。
曾經以為會一輩子走下去的人,最后連朋友圈都不再互相點贊了。
真正讓人害怕的,不是距離遠了,而是關系冷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時候不是突然斷裂的,而是被一次次忽略和沉默消耗掉的。
但有些人,其實一直在等一句“出來見個面吧”。
前幾天,我終于約了阿然吃飯。
她愣了一下,回我:“我還以為你早忘了我了。”
飯桌上,我們聊起過去這兩年各自的生活。
她說:“其實,我有好幾次想找你,但總覺得你好像很忙,就沒說。”
我笑了:“我也一樣。”
其實,關系再親近的人,如果太久不聯系,都會慢慢變成“算了”。
那么,我們該怎么避免這種漸行漸遠的“平行關系”?
答案其實很簡單:主動一點:
想見一個人,就約。
想關心一個人,就問。
想維系一段關系,就行動。
如果你也有好久沒聯系的人,那就趁現在,發個消息吧。
也許,你會發現,對方其實也在等你開口。
別讓“等有空再約”變成“再也沒見”。
這幾年,我逐漸明白了一件事:真正重要的關系,是需要維護的。
有些人,確實會在你的生命里消失。
但有些人,只要你愿意,他們還會一直在。
我們在同一座城市,別再過著平行的生活了。
—End—
唯愿你
不為往事擾
余生只愿笑
bless you
你的每一次點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點亮在看,愿更多的人被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