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水里加什么最好?泡多久最適合?避開這些誤區,泡的舒服少生病!
天氣變冷后,忙完一天到家最舒服的事情,非泡腳莫屬了!睡前泡個腳,能放松身心、掃除疲憊、讓全身暖和起來,簡直不要太舒服!不過養生圈關于「泡腳」的流言一直很多:泡腳真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嗎?人人都合適嗎?這個冬天要想泡腳舒服不傷身,這些事情你應該知道!你應該也聽說過,泡腳有排毒、祛濕、美容、治療疾病等功效,對應功效還有不同的“泡腳秘方”,加生姜、八角、桂皮、當歸、中藥包....有的甚至還加鹽加醋加各種調味料。熱水會促進血液流速加快,改善腿部皮膚和肌肉供血,緩解肌肉疲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質量、幫助身體放松、提高舒適度的效果。
腳部厚厚的角質層和表皮阻擋,給泡腳水“加料”,不但無法吸收達到功效,而且用料錯誤,反而會加重病情。比如有腳氣的朋友,如果用醋、鹽來泡腳,受熱水和調味料的刺激,可能會加重病情。另外,不是人人都能獲得泡腳的好處,下面這些人群,泡腳一定要謹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末梢神經對溫度感知較差,很容易被燙傷,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足部壞死,甚至截肢。對于有心臟疾病、低血壓的人來說,泡腳時血液流向體表,容易引發缺血缺氧的情況,增加發病危險。泡腳會擴張血管,對于有下肢靜脈曲張的人,會導致病情加重。足癬(腳氣)屬于真菌感染,溫熱的水正好適合真菌繁殖,會加重病情。同樣濕疹、皰疹的患者也不適合用熱水泡腳。血栓患者、下肢動脈閉塞患者,泡腳也會加重病情,不適合泡腳。↓↓
我們的皮膚很脆弱,如果在70℃的熱水中泡一分鐘,或者在60℃的熱水中泡五分鐘,都可能被燙傷,輕則出現水泡,重則出現低溫燙傷,如果處理不當還會讓燙傷的皮膚潰瘍,造成足部組織壞死。泡腳水溫不是越高越好,控制在38~40℃左右即可。(ps:擔心水溫下降過快,可以選擇木桶或恒溫足浴桶,保溫性較好)
你每次泡腳時間多長?20分鐘?40分鐘?還是小火慢熬1小時?如果沒有把控泡腳時間,下肢血管受熱擴張,血液會大量流向下半身,會造成心臟、大腦的供血不足,而出現大腦缺血頭暈,增加心臟疾病風險的情況。很多人習慣吃飽喝足就開始泡腳,但實際上這個時候血液都集中在腸胃消化食物。如果選擇這個時間段泡腳,就會讓血液更多流向下半身,腸胃缺少血液幫助,影響消化,久而久之反而會導致胃病的出現。有的人可能全家合用一個泡腳桶,或是和對象一起泡腳,要不就是泡完一個接下一個...泡腳桶混用,如果足部有真菌的情況,容易導致互相傳染。專人專用泡腳桶,建議購買專人泡腳桶使用,衛生干凈,避免交叉感染。
總結一下,養生泡腳不靠料包和高溫,合適的水溫+控制時長+選對時間點+專人專桶就OK啦!!!!健康之路粉絲群上線啦!!!
健康生活知識分享,健康好物的選購攻略,帶你健康生活不踩坑;分享實用健康保健方法、養生食譜、醫生直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