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歡迎來到Yabini的小世界,一個緩解焦慮的驛站!
偶然看到一篇關于認知的文章,里面說到其實每個人周邊所擁有的人際關系大多都是與自己段位差不多的人。當我們花大量時間去社交,就會發現多年后身邊還是和當初一樣段位的人。
而驅使我們改變的核心就是敢于不合群。當在別人都在社交的時候,你在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能。多年以后你會發現那些忙于社交混圈子的人還是和當年如出一轍,而你早已有了可以融入圈子的武器。
1.社交的本質是價值交換
人際交往中我們難免會迫使自己融入群體,從眾效應讓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受限。想要自我實現,卻被迫放棄自己的堅持,到最后就導致進退兩難的艱難局面,始終過不了心理的那一道關。
我們總是迫使自己去融入圈子,但是到頭來卻發現好像花時間維護的圈子就像易碎的玻璃一般轉瞬即碎。
當年感覺會長久的友誼在時間的沉淀下最終不再聯系,雙方再也沒有值得寒暄的話語,因為記憶中只有吃喝玩樂的片段,而你早已對此形成免疫,就像審美疲勞一般深感厭倦。
相反的,你會記住那些傳遞過獨特價值觀的人,再次鏈接也會覺得別有新意,因為雙方的關系是依靠價值鏈接而不是消遣,價值會讓人感受到雙方交往的意義。
男女交往的核心也是基于價值交換,雙方看到對方的價值,并愿意選擇對方孤注一擲,投入那顆名為命中注定的棋子。
時間很貴,在社交的時候多想想意義和價值的底層邏輯,就能避免掉很多會浪費的坑。
當你有價值了才能在社交中價值交換,你的圈子才有意義。
2.獨處的本質
以前我特別不喜歡獨處,總覺得老是自己呆著倍感孤獨。因此總喜歡抽時間去參加各種活動,但是在無數的活動過后卻越發感覺孤獨。
后來逐漸發現原來獨處的意義在于懂得和自己相處,而懂得和自己好好相處才能和他人相處,才能在面對自己的時間發現自己身上特有的價值或者潛在的力量。
我記得大學宿舍里有一個非常擅長獨處的女學霸,每天都會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安排得有條不紊。她會在早上醒來后給自己沖一杯手磨咖啡,做一頓營養美味的早餐。會定時每周去健身房3-4次, 她也會在業余時間畫畫,研究制作各種甜品。
我和另外一個舍友都覺得她太有魅力了,這種魅力不是源于外表,而是那種從獨處中更加懂自己的喜好,更懂得熱愛生活的細枝末節映射出來的。
當獨處從一種煎熬變成學會享受其中的時候,好像有一種潛在的價值從中衍生。因為我們逐漸從一種焦慮的狀態變成平靜的接受,一旦處于平靜狀態好像任何讓人不安的事情都會變得好像可以被接受。
接受自己是一種懂得自洽的能力,我想這大概是獨處的魅力所在吧!
學會利用好自己的獨處時間打造自己的專屬價值,你的價值是社交武器。先搞懂自己,再選擇性地鏈接對的人。
2022年2月日更的第13天/#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