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回家好啊!這飯菜都比自己炒的香!媽,有什么秘訣傳授給我唄!”小李一邊往嘴里塞菜,一邊跟李老太太說道。
“你呀!就是嘴貧!”李老太太看到許久未見的兒子,高興得合不攏嘴,“能有什么秘訣呀?就用豬油炒了再放點鹽……”
“豬油?媽!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豬油對心血管不好,你怎么不聽啊!我不是讓你別吃了嗎?”小李沒想到好吃的秘訣竟然是豬油,見老媽不聽自己的話,更加著急了。
“胡說!我吃了幾十年也沒出問題啊!1勺豬油可等于5副藥,擱以前想吃還不一定能吃上呢!”李老太太也想不明白,幾十年都這樣吃的豬油怎么到了小李口中就成了毒藥了呢?
豬油到底是心血管殺手還是有利于人體健康?今天就和您一起揭秘。
豬油總能勾起一代人的童年回憶,豬油拌飯、豬油炒菜、豬油掛面……只要加上那么一小勺豬油,食物立馬變香,真讓人饞得直流口水。尤其在過去食物稀缺的年代里,豬油就是許多家庭做菜的秘訣,也是許多人兒時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美味。
那么,豬油到底是什么呢?顧名思義,豬油是從豬身上提煉出來的油脂,我們通常將用于提煉豬油的部分稱為豬板油,這是豬肚子上肥肉和肥膘最多的白色部分。
家庭熬制豬油是通過將豬板油切成小塊,加入少許清水熬至出油,留下金黃色的油渣,再趁其還未凝固,向其中加入少許白糖和鹽即可。剛熬出來的豬油是半透明的黃色液體,待其凝固,就成了淺黃色或乳白色的固體。
人們之所以癡迷于豬油,很大一個原因是豬油聞起來和吃起來都很香。據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王思露所說,豬油之所以這么香,是因為它里面含有微量的特殊蛋白質和甘油酯的分解產物。
另外,飽和脂肪酸能夠融合油脂、淀粉和纖維素,讓食物吃起來更加酥脆嫩滑,而豬油中恰好有超過百分之四十的飽和脂肪酸。因此,豬油特別香。
除此以外,豬油還含有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
脂肪酸分為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其中飽和脂肪酸占43%左右,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共占53%左右,其他脂肪酸占3%左右。脂肪酸的作用在于為人體脂肪供能,具有較高的熱量,在冬天更有助于人們抵御寒冷的氣候。
維生素主要指維生素D和維生素E,同時,豬油里也含有維生素A等其他營養成分。維生素D能夠促進人體對鈣和磷的吸收,并有助于骨頭的增長和修復。除此以外,維生素D還能夠預防佝僂病和軟骨癥。而維生素E的作用則是促進皮膚更新和疤痕減弱,因此廣泛用于護膚品和醫藥品。
豬油中的礦物質主要是指鋅、硒等。鋅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再生、免疫調節和抗炎等不可或缺。而硒則有助于增強免疫功能,抗擊腫瘤、預防肝病,同時能夠降低癌癥的發病率與死亡率,是公認的抗癌之王。
作為我國第一部藥典書,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顯然極高,其中記載豬油的特點是:“甘,微寒,無毒,利腸胃,通小便,利血脈”,即認為豬油有利于人體健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此外,如今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吃豬油的人越來越少而每年患病尤其是患有重大疾病的人數卻急劇上升,許多人便開始懷疑是否是因為豬油吃少了,人們的健康水平才下降了?畢竟,以前物資匱乏、醫療水平更差的時候,患病和因病去世的人反而少得多,區別不就在于以前的人們更喜歡用豬油炒菜做飯嗎?
更有甚者,認為“1勺豬油等于5副藥”、“豬油能夠補水解毒”……這些說法真的都正確嗎?其實不然,讓我們一個個地分析。
首先,豬油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毋庸置疑,這是經過無數中醫傳承人和祖輩的實踐驗證的結果。但是,豬油有一定的益處并不意味著所有益處都能安在豬油身上,一些沒有根據的民間說法顯然過于夸張了。我們也不能毫無限制地攝入豬油,畢竟,豬油里大部分都是脂肪,吃得太多很容易使人發胖,反而不利于人體健康。
其次,豬油并沒有補充人體水分的作用。盡管我們在熬制豬油時添加了部分水,但這部分水更多的用處是防止豬板油糊掉,促進油脂液化,在熬制的過程中,水就被蒸發了。而豬油大多數都是油脂,怎么可能用油補水呢?這種說法顯然毫無根據并且自相矛盾。如果說豬油有利于增強食欲、促進消化從而增加人們喝水的欲望還有一定的道理。
最后,豬油也不能用作解毒的工具。這里所說的毒主要是指河豚的毒素,然而,別說是豬油了,就是一般的蒸、炸、煎、煮、燒都不能破壞河豚的毒素,一個小小的豬油又怎么解毒?作為非蛋白性神經毒素,河豚毒素至今仍未有特效藥,也沒有任何實驗數據能夠支撐“豬油有解毒功能”這一觀點。
此外,還有一些觀點認為豬油耐高溫,而菜籽油、花生油、橄欖油等在高溫情況下會產生致癌物質,因此我們要食用豬油。這一說法顯然也有問題,一方面,正常家庭烹飪的油溫都在安全范圍內,即使使用植物油也不會致癌,另一方面,豬油的飽和脂肪酸豐富,過多食用會導致人體發胖,反而不利于健康。
豬油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其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高含量都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讓人們開始擔心: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是否會導致心血管疾病?
這一說法最早由美國的一位醫生提起,他認為心血管疾病與脂肪有一定的關系。這是因為,通過對醫院中大量患有心臟病的人進行追蹤調查和對比研究,他發現心臟病患者的血管中大多存在脂肪。由此,醫學界開始懷疑:是否由于飽和脂肪酸導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從而致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從此,人們對豬油的懷疑愈發嚴重,許多人選擇避免吃豬油,好像一口豬油就會拉近其與心血管疾病的距離。然而,經過學者們的大量研究,這一說法得以更正:心血管疾病與飽和脂肪酸之間并無必然關系,豬油與心血管疾病之間也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雖然與其他食用油相比,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確實很高,但不可忽略的一點是,豬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更高,甚至達到了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這種不飽和脂肪酸已被證實對心血管有益。因此,豬油中既有對心血管有益的成分,也有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成分。
那么,什么才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呢?科學家們認為,反式脂肪酸才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這也是為什么如今的食品包裝袋上都要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不信您去超市拿起餅干看看配料表,那上面就專門有一欄寫著“反式脂肪酸”。這也是為了提醒人們少吃反式脂肪酸含量過高的食物,保證身體健康。
雖然豬油不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但也不意味著人們可以常吃豬油。以前的人們吃很多豬油也不生病,是因為以前年代食物匱乏,人們的營養攝入量少,吃豬油并不會導致其營養過剩,更何況以前的人們多從事體力勞動,即使吃的豬油很多也能夠被人體及時地消耗掉,這一情況對于現在的人們,尤其“三高”人士顯然不適用。
因此,雖然如今人們患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是油和其他脂肪攝入過量,但“三高”人士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還是要盡量少吃豬油。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飽和脂肪攝入量應當不超過每日總量的百分之十,而肉、蛋、奶、酥皮點心等含有的飽和脂肪量都非常多,往往在日常飲食中就已經達到推薦標準,再吃豬油就顯然超標了。
除了豬油,還有植物油、人造奶油、人造酥油和黃油值得我們警惕,這些油類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使得人們更容易患有心血管疾病、老年癡呆等,同時,還有可能導致發胖并影響青少年發育。
植物油并不等同于“健康”,雖然其脂肪含量確實比豬油更低,但常年吃植物油的人群膽固醇含量卻更高,死亡率也更高。
人造奶油由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高,造成的危害甚至高于豬油,但卻被廣泛運用于蛋糕甜品的制作中,因此,我們在外選購食物時最好多問一句其使用的究竟是人造奶油還是動物奶油。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選用動物奶油。
人造酥油也會產生大量人體無法代謝的反式脂肪酸,其與人造奶油一樣因價格低廉而被廣泛用于食品制造業,同樣不利于人體健康。
最后是黃油,它不僅有增加人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可能降低人們的認知能力。同時,黃油熱量也非常高,極易導致發胖,提高人體膽固醇水平,糖尿病患者尤其應當注意。
呵護心血管健康,要從生活方式改善做起,讓我們來看看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點吧!
(一) 要注意保暖。
血管也遵循熱脹冷縮的原則,若身體感到寒冷,血管就會收縮,從而導致血壓升高,而血壓升高不利于心臟的健康,因為其會加大心臟負荷,增加冠心病和心絞痛的患病風險。中老年人的御寒能力較小孩子更弱,尤其需要注意。
(二) 要注重飲食結構的調整。
低油、低鹽、低糖是健康飲食最重要的點,一方面要選用新鮮的油,另一方面要降低油鹽糖的攝入量,盡量清淡飲食。中老年人由于其消化功能和基礎代謝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更不能像年輕時候一樣胡吃海喝。
此外,在用油方面,由于每種油的功能各不相同,每一種油都有對健康有利的一面,也有對健康不利的一面。因此,可以多選用幾種油換著吃,如含有亞油酸的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含有亞麻酸的大豆油和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另外,也可以多吃玉米、紅薯等粗糧,減少精細糧食作物的攝入。
(三) 要提高睡眠質量,保證充足的睡眠。
相信大家近年來也經常看到人們由于熬夜猝死的新聞,因此,早睡早起是保證心血管健康的必要條件。同時,每天造成起床后也可以先喝一杯白開水,降低血液濃度。
(四) 要加強鍛煉。
我們可以通過鍛煉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管功能,防止血栓。
(五) 要遠離煙。
一方面,自己不要抽煙,另一方面,也不要出現在吸煙的環境中,二手煙的危害甚至更大。因為煙中的尼古丁會損害心血管,許多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有吸煙史。此外,煙中的一氧化碳還會和血紅蛋白結合而引起缺氧,這也是抽煙者說抽煙感覺腦子輕飄飄的原因,但這很容易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六) 要定期體檢。
通過醫生專業的檢查,能夠盡早查出我們我們所患有的疾病,顯然,越早發現越早治療,錢花得更少,人也免得遭罪。
豬油中含有有利于身體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也有不利于身體健康的飽和脂肪酸,因此,“1勺豬油等于5副藥”和“豬油是心血管殺手”的說法都是不正確的。對于本身有“三高”的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確實應當少吃豬油;對于健康的人來說,也要適量食用。
對于想要保證心血管健康的人群來說,僅僅注意不吃或少吃豬油顯然也是不夠的,更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功夫,通過注意保暖、調整飲食結構、提高睡眠質量等方式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也祝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