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開始回暖,但我勸你千萬別買房,如果有多套房,趁機趕緊賣掉!
在連續(xù)降息、降準,以及各地政策的刺激之下,比如廣西北海、四川自貢降低首付比例,放寬公積金貸款政策等等。
房東的預期正在慢慢好轉,以前一套幾百萬的房子,還有差不多5萬、10萬的議價空間。
現在,房東不僅不接受議價,反而開始悄悄提價了,從幾萬到數十萬不等。這種情緒會相互傳染,未來會有更多房東提價。
他們的底氣是什么呢?成交量確實在回暖,二手成交量已經連續(xù)3個月回升,成交價也正在回升。
樓市,又一次來到了岔路口,到底該如何做?千萬別買房,趕緊趁機賣掉多余的房子。
1、“房住不炒”的調控思路不會改變,在這個大的約束之下,房價不會像以前那樣全面大漲。
進一步講,如果房子不漲,或者漲幅較小,那么持有房子就是負收益,成本大于收益。
簡單算一筆賬:
比如,買一套150萬元的房子,若首付款為50萬元,剩余100萬元的貸款按5.635%的利率,需要償還總資金為207.46萬元。
因此,未來這套原來總價是150萬元的房子,如果賣不到257.46萬元,那就是賠錢。
從宏觀上來看,中國已經過了高增長階段,經濟增速平均每5年下一個臺階,從最初的兩位數下降到了當前的5%,未來有可能下降到3%,或2%。
這意味著,房價漲幅也不會像過去那樣兇猛,很可能像股市那樣,整體大盤永遠3000點,個別樓盤價格飆漲,多數樓盤不漲。
這樣來說,投資房產,大部分都是負收益。
所以,大家一定得看清這個核心,就能區(qū)分很多冗余的噪音。
比如,1月16日,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關于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及:
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fā)展,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yè)良性循環(huán)和健康發(fā)展。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fā)展模式。
這確實是自1998年房改,24年來頭一次國家發(fā)改委首次喊話。
很多房地產利益相關方都解讀為:抓住春節(jié)、元宵等消費旺季,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推動實現一季度經濟平穩(wěn)開局,發(fā)改委催你春節(jié)買房。
你是不是又覺得,房價要漲了,房地產春天要來了,買房的心又蠢蠢欲動,甚至幻想買一套房大賺一筆?
看清關鍵:住房消費。注意,發(fā)改委的用詞是“消費”。
既然是消費,買房的邏輯,就跟汽車、家電、手機一樣,買過了,用過了,自己開心就好了,別想著以后這套房子價格漲多高,最后能賣多少錢之類的事情。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也是,如果房價不漲,或者漲幅比較小,自己又沒有居住需求,買房絕對不是一件劃算的投資。
當下的房地產,政策跟預期正在博弈:
政策力度小了,扭轉不了開發(fā)商預期,扭轉不了購房者預期,根本沒用。信貸照樣收縮,經濟照樣下滑,樓市整體上照樣起不來。
政策力度大了,扭轉了市場預期,房價起飛,土地市場火熱,房地產產業(yè)鏈再次偉大。這個情況更糟糕。
它會徹底摧毀之前房地產調控積累的信用,重新建立永不磨滅的信仰:只有房地產才能救中國。今后想要再拉住房價,簡直癡心妄想。
兩邊都是萬丈深淵,情況相當的棘手。
猜測未來的政策途徑就是:前期鼓動一波地產,政策不斷加碼,直到地產抬頭,然后再重拳出擊推出房產稅,鎖死樓市。
2、房產稅的大刀隨時會落下。
房地產一定會出臺,并且一定會讓多套房者感受到切膚之痛!
現在,房產稅啥情況?2022年做好全部準備,2023年隨時會全面推出!
1月7日,國家稅務總局聯合自然資源部發(fā)布“一號文件”,要求在2022年底,全國所有市縣應實現不動產登記涉稅業(yè)務的全流程信息實時共享。
這意味著,房地產稅收最后一道屏障也將徹底打開,房地產稅終于要來了。
1、2022年底前,房子全國聯網,信息共享。
稅務總局與自然資源部實現信息共享:全國房產信息的權限,將全線放開。不管你是在一線城市,還是四五線城市,只要你名下有房子,稅務局都能查到這些房產,都能夠向你征收房產稅。
2、2022年底前,稅務部門要加快構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稅源數據庫。
任務明確,不動產涉稅業(yè)務共享,需要覆蓋全國所以縣級以上行政區(qū)。
數據庫,加上簡單的算法,征收房地產稅的成本會大大降低。
實際上,就單個地區(qū)或城市而言,征收房產稅的技術性手段早就成熟了,有些城市也早就蠢蠢欲動了。
近日,廈門市統計局官網發(fā)布《2021年廈門市房地產開發(fā)投資運行分析》指出,要做好“房地產稅”試點落地廈門的前期準備工作,以防止全市房地產市場出現大的波動。
隨后,由于影響過大,廈門又悄悄的把這份文件撤銷了。
毫無疑問,廈門將成為首批房地產稅試點城市。毫無疑問,房產稅即將會全面出臺。
再看看大方向:2020年第20期“求是”雜志,發(fā)表了領導人題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重磅文章。
文章里有一句話,非常重要:要積極穩(wěn)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做好試點工作。
領導人已經發(fā)話了,房產稅肯定會出臺,根本不用懷疑。
而且,把房產稅放到“共同富裕”這個大話題下面,可見對房產稅的定位相當有“歷史使命感”。
另外,12月13日,中國人大網披露了財政部長就授權房地產稅試點的說明、就此審議結果的報告。
報告里面也有一個共識:房產稅就是針對“需求側”,也就是買房的人或者公司,“引導住房合理消費”,“穩(wěn)定市場預期”。
意思很明確,房產稅的出臺,并不只是為了收錢,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房地產調控。
也就是說,不管國外房產稅目的是啥、效果如果,中國的房產稅一定會影響到房價,這是它能夠誕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網上炒房的人有一個說法是,就是征房產稅了,我也有一萬種方法避稅。
這句話的前提是,圍繞房產稅的扣除條款拼命的專研漏洞。
但是,只要從持有環(huán)節(jié)著手,多套房者想轉嫁房產稅,絕對沒那么簡單。
還有一個房產稅力度的問題。
首先明確一點,房產稅絕對不是針對普通人的,跟普通人沒啥關系,你只有兩套房,沒啥影響。
如果你有3套房,甚至30套、50套房,那么你肯定得大“出血”。
上海、重慶房產稅試點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是因為試點的力度過于溫和,且征收范圍太小,因此房產稅擴大試點,力度一定比這兩個地方大很多。
因此,房產稅,跟共同富裕、房地產調控,結合起來,結果就是:多套房者,一定會付出慘痛代價。
這是大的視角,千萬別被小的市場動態(tài)影響了決策!
切記,如果沒有實際的居住需求,千萬別買房!
切記,如果自己手里房子多,珍惜這個高位套現的最后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