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江邊鳥
邁過天王殿后廣場,來到了大雄寶殿,這里上香的人比較多。大殿圍欄用漢白玉材質(zhì),精雕寶相花、如意和纏枝紋等圖案。大雄寶殿是個(gè)九間式的大殿,為重檐歇山式仿宋建筑,重檐下懸掛著“大雄寶殿”的匾額。殿前紅柱子上有許多的楹聯(lián),中間的一副主楹聯(lián)為“大德慈悲覺路弘開三千世界,金剛靈慧法輪廣澤八百梵音”。
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寶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大雄是佛陀的德號(hào),“大”者,是包含萬有的意思,“雄”者,是攝伏群魔的意思。因?yàn)榉鹜泳咦銏A覺智慧,能雄鎮(zhèn)大千世界,故佛陀弟子尊稱他為大雄。“寶”,是指佛法僧三寶。
大殿內(nèi)供奉的全堂佛像包括釋迦牟尼佛、摩訶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文殊普賢菩薩、十八羅漢及海島觀音群像等。大雄寶殿主尊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佛,“釋迦”是部落名稱,“牟尼”意為“圣人”,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duì)佛陀的尊稱。
摩訶迦葉尊者有“頭陀第一”的稱號(hào),被奉為禪宗初祖;阿難尊者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的侍者,有“多聞第一”的稱號(hào)。東側(cè)的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文殊菩薩身騎青獅子,協(xié)同佛陀宣講佛法。在佛教造像中,他與普賢菩薩一起,作為釋迦佛的脅侍菩薩。西側(cè)普賢菩薩坐六牙白象,是釋迦牟尼佛的右脅侍,與文殊菩薩合稱“華嚴(yán)三圣”。
左右兩側(cè)是十八羅漢。“羅漢”是“阿羅漢”的略稱。
十八羅漢依次為:第一,坐鹿羅漢賓度羅跋羅度閣尊者;第二,歡喜羅漢迦諾迦伐蹉尊者;第三,托缽羅漢迦諾迦跋厘墮閣尊者;第四,托塔羅漢蘇頻陀尊者;第五,靜坐羅漢諾矩羅尊者;第六,過江羅漢跋陀羅尊者;第七,騎象羅漢迦理迦尊者;第八,笑獅羅漢伐羅弗多羅尊者;第九,開心羅漢戌博迦尊者;第十,探手羅漢半托迦尊者;第十一,沉思羅漢羅喉羅尊者,他是佛陀作太子時(shí)所生的兒子,號(hào)“密行第一”;第十二,挖耳羅漢那迦犀那尊者;第十三,布袋羅漢因揭陀尊者;第十四,芭蕉羅漢伐那婆斯尊者;第十五,長眉羅漢阿氏多尊者;第十六,看門羅漢注荼半托尊者;第十七,降龍羅漢;第十八,伏虎羅漢。
與主尊釋迦牟尼佛隔屏背立的是海島觀音,又稱“望海觀音”。觀音手持楊枝凈瓶,象征“普灑佛法”;足踏鰲魚,意為在茫茫苦海中,救苦救難,普渡眾生。善財(cái)童子和龍女,分別在觀音的兩邊,是觀音的脅侍。
此外,在海島觀音壁上,還塑有多種小像。觀音菩薩上面塑的是地藏王菩薩;再上面那尊形容枯槁、瘦骨嶙峋的老者就是釋迦牟尼成佛前在雪山茹苦修行的形象,稱“餓佛像”。
過了大雄寶殿是供奉殿,供奉殿為歇山式五開間建筑,檐下懸掛著“供奉殿”匾額。門前一副主楹聯(lián)為:“牙留四顆天上人間各傳其二隱顯莫測惟智通,佛有三身釋迦滅后三千年來誰知法身原在此”,副聯(lián)是“歷劫生死萬苦交煎一旦斷惑證真飛騰自在何等自在,離欲為尊五蘊(yùn)了脫忽爾身外有身神通萬般妙用萬般”,似乎在表明當(dāng)初的佛牙舍利就是供奉在此的。供奉殿供奉的是旃檀貼金釋迦牟尼佛像,周邊的十八羅漢彩繪塑像是用青石雕刻。
一路走來,經(jīng)過了很多的佛殿,佛殿內(nèi)都有公德箱,或三元,或五元盡手邊的零錢投放到公德箱內(nèi)。
供奉殿的北面是太子靈蹤塔。靈蹤塔底座直徑為10米,塔高45.5米,唐太和年間所建,為八角十三層樓閣式青磚建筑,第三層飛檐下飾以陶制蓮花圖案。塔身東、西、南、北均有券形佛龕,龕內(nèi)供奉佛像。北面一層是登塔正門,有螺旋式臺(tái)階達(dá)于塔頂。塔剎呈葫蘆狀,上置相輪,覆以黃色琉璃瓦,金光閃閃。
太子靈蹤塔底層呈蓮花狀,整體雄偉壯觀,巍峨挺拔,精工細(xì)作,古樸典雅,造型優(yōu)美。1994年修塔時(shí)發(fā)現(xiàn)了地宮,在宮內(nèi)出土了141件佛教圣物,轟動(dòng)一時(shí)。圣物中有稀世罕見的佛舍利;有千年難得一觀的石刻彌勒佛造像、銀佛像和水晶寶珠;還有放置舍利的石匣、金棺、銀槨以及凈瓶、瑪瑙、玉石墜、七寶瓶等無價(jià)珍品。這批圣物不僅保存完整,而且有石刻銘文。
塔前擺放著巨大的佛牙模型,塔的東側(cè)聳立著“太子靈蹤塔”的石碑,誰能想到這座寶塔內(nèi)競瘞藏著釋迦牟尼佛的真身牙舍利。聽說每年的農(nóng)歷三月十五前后,寶塔上空都有佛光顯現(xiàn),不可思議。
到大寶相寺來就是沖著佛牙舍利而來的,在陜西的法門寺曾看到過佛祖的指舍利,本希望在這里能看到佛祖的牙舍利,遺憾得很,疫情期間,地宮不開放,寶相宮也不能入內(nèi),真是與佛牙舍利無緣了。
在太子靈蹤塔的西側(cè),是個(gè)小塔林,應(yīng)該是寶相寺中歷代高僧的墓地。
在太子靈蹤塔的東側(cè),有一座二百多米長的碑廊,存有歷代碑刻三十余方。有佛教文化碑刻,有不同歷史時(shí)期的碑刻、墓志銘、漢畫像石;這些碑刻對(duì)研究我國政治、宗教、歷史、文化、藝術(shù)和科學(xué)都具有極高的史料價(jià)值。
在太子靈蹤塔的東面,有個(gè)東院,院內(nèi)是中都博物館。這是一個(gè)雙層雙檐樓閣式建筑,雙拱彩繪,雕梁畫棟。高掛著“中都博物館”匾額。但很不巧,疫情期間不開放。
游遍大寶相寺,這座歷經(jīng)千年滄桑香火不衰的寺院,高僧云集,晨鐘暮鼓,香煙繚繞,是集圣物展示朝拜、佛教修學(xué)體驗(yàn)、旅游觀光休閑為一體的佛教文化主題景區(qū),在這里可以拜瞻屹立千年的神秘佛塔;瞻仰至高無上的神圣佛牙;觀看一年一度的神奇佛光;領(lǐng)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了解佛牙舍利從古印度來到汶上的歷史傳奇;品味佛都獨(dú)具特色的禪茶和素齋文化;許下最真誠的愿望,獲得佛祖的賜福。這里已經(jīng)成為名流墨客禮佛觀光的祈福圣地,也成為了齊魯大地上的佛寺名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