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玉石溫潤,比晶石剔透,煤矸石里出“寶貝”!
煤礦挖煤,如果挖出含碳量低的煤矸石,多半會伴隨一句“廢物”,然后扔一邊。似乎一直沒人發現,這些煤矸石中可能藏有“寶石”。
日前,就有運氣好、眼光佳的人發現了這種“寶石”——色澤艷麗,外表類似琥珀,硬度和密度要比琥珀高,加工出來的首飾品尤其精美,令珠寶銷售商驚嘆不已。它被中科院專業人士初步認定是一種新的“樹脂化石”。
11月14日,記者采訪了長治縣古玩收藏愛好者王立嵩,看到了他撿回來的“寶石”及精美加工品。
桌子上,幾塊外表看起來黑乎乎的煤塊,切開的中間部分卻是夾雜著大量黃褐色的透明晶體。旁邊放著項鏈、手串、印章料等精美物件,有黃色、褐色、酒紅色等七八種顏色。
物件的擁有者王立嵩說,這就是煤矸石中發現的“寶石”,屬新生代樹脂化石,到底是啥東西還需有關專家研究后給個名分。遠古時期原始森林中的樹木埋在地下高壓缺氧形成了煤,樹脂和樹膠在煤層中逐漸石化就形成了樹脂化石。
王立嵩介紹,他愛好收藏書畫和古玩。去年11月5日,有個朋友拿來兩塊閃閃發光的黃色石塊,稱是從長治縣南宋鄉永豐煤礦的矸石堆里撿的,想讓他看看到底是啥東西。這個東西在強光的照射下更加晶瑩剔透,王立嵩雖然沒見過,但還是意識到極不普通。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王立嵩開始尋找類似的石頭。他走進長治及晉城等地范圍內80多座煤礦的矸石山,走訪了眾多煤礦一線技術人員和煤炭工程技術人員,查閱了大量煤炭采掘資料,并通過向地質技術人員請教,發現這種石頭在煤層的頂板中呈不規則分布,很難被人注意到,通常在生產3號和9號煤的煤礦中可以找到。
這塊煤炭成了王立嵩的隨身寶貝。有人看后說這是頂級緬甸琥珀;也有人說,這比緬甸琥珀要好得多;甚至有人說這是人造的。
為了核實這些石頭的身份,王立嵩與他的伙伴焦波先后找北京大學珠寶鑒定中心、中國地質大學珠寶鑒定中心和中國珠寶檢測中心等地找專家進行檢測認證。眾專家通過肉眼觀察后,一致認定這屬于煤層珀,再經專業儀器檢測,均表示這種石頭在市面上尚屬首次發現,檢測機構無法找到相關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石頭比日常所見的琥珀和密蠟等類似物質色澤艷麗,硬度和密度也高得多。
“我們轉了一大圈后才發現,市面上沒有人考證過這種東西,找珠寶鑒定中心鑒定本身就是錯的。還是去做個化學分析看到底里面含有啥成分才對。”隨后,王立嵩、焦波二人到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的權威部門——青島科標化工分析檢測有限公司進行專業檢測。
專業機械檢測顯示:王立嵩手中的這塊樹脂化石含有30種微量元素(其中鈣、鎂、鈦、鋰、鉀等27種金屬和碳、氫、氧3種非金屬主元素),其中氧18%、氫6.3%、碳63%,而琥珀中含氧10.5%、氫10.5%、碳79%。也就是說,這種樹脂化石所含的各種金屬和非金屬元素比現有琥珀所含種類多得多,而且不含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元素,它被中科院專業人士初步認定是一種新的“有機寶石”。
由于這塊石頭產生于煤炭與煤矸石中,王立嵩查閱大量有關資料后初步斷定,該石頭是煤的伴生品,是一種新生代樹脂化石。我省煤炭的形成約3億年左右,這些化石作為煤的伴生品與煤同齡,應該存在于古生代二疊紀,距今約2.6億年。
王立嵩說,我國琥珀產地古書記載在云南和緬甸北部,到了近代有文獻記載新疆也有琥珀產出。當代我國的琥珀主要產地為遼寧撫順和河南西峽縣,遼寧撫順琥珀形成于距今3500—5900萬年前的始新世,而西峽縣的琥珀距今約1億年。由此推斷,我省長治、晉城一帶的樹脂化石形成年代遠遠早于西峽琥珀和撫順琥珀,所以從硬度和密度等質地高于這兩種琥珀。
由于該石塊不均勻地分布在煤層中,即使被發現,也常被煤礦當做與煤矸石一樣的廢棄品一同扔掉,重新埋進土里。前幾年長子縣的霍爾辛赫煤礦矸石山自燃后,燒了一個冬天,一般的煤矸石燃點很低是著不了的,但是帶有樹脂化石的矸石就能燃著。鑒于此,王立嵩很焦急,他決定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快挽救這一埋藏在地底下的寶貝。
多次打磨切割后,王立嵩加工出第一串精美的飾品,愛不釋手,同時更增加了他對“寶物”研究、加工的信心和決心。
王立嵩發現,這種樹脂化石經過打磨后,外表如紅寶石的火焰,胚體呈現黑色色斑,多色相融,渾然一體。用它制作的佛珠冬暖夏涼,放在手中溫潤如玉。
今年9月,王立嵩帶著自己制作的樹脂化石飾品參加了山西煤博會珠寶展。當他把一串穿有108顆珠子的佛鏈擺在展臺上,各路珠寶銷售商驚嘆不已,紛紛豎起大拇指。業內專家也連聲稱贊,認為這串佛珠的材質不僅具有玉石的溫潤,還有晶石的剔透,極為罕見、十分霸氣。
“我省做為煤炭大省,這種樹脂化石沒有人發現,沒有人保護,被當作煤矸石又填埋在了地下,實在令人惋惜。”王立嵩告訴記者,一位同濟大學專門研究琥珀的專家看了該樹脂化石后認為,其已經超出常見琥珀、蜜蠟的范疇,而要想明確斷定其價值,還需國家級鑒定部門做進一步的課題分析,而這也是他最發愁的一點。
“真心期望有人把這種樹脂化石做為專項科研課題來進行研究,并給這些樹脂化石辦一張‘身份證,可能的話當作一項產業來保護和開發利用。”王立嵩說,如果這種樹脂化石的價值得到認證,贏得消費者青睞,不僅挽救了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資源,同時還為我省煤炭產業的再升值、再發展帶來商機。
(來源:長治人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