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又名:草決明、牛尾花子、狗尾巴子、野雞冠花子
【來源】
莧科植物青葙的成熟種子,生于荒野路旁、山溝、河灘、沙丘等疏松土壤上,也有栽培。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野生或栽培,8~10月采收,割取地上部分花穗,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zhì),曬干。以粒飽滿、色黑、光亮者為佳。
【功效作用】清肝、明目、退翳。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性味歸經(jīng)】性微寒,味苦。歸肝經(jīng)
【應(yīng)用】
1.肝熱目赤,目生翳膜,視物昏花。本品苦寒清降,功專清瀉肝火,明目退翳。用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目生翳膜,常與決明子、茺蔚子、羚羊角等同用;治肝虛血熱之視物昏花,常與熟地黃、玄參、車前子等同用。
2.肝火眩暈 本品能清瀉肝火以平抑肝陽,治肝陽化火所致頭痛、眩暈、煩躁不寐,可與石決明、梔子、夏枯草等藥同用。
【藥理作用】
青葙子提取物有降血糖、保肝、降血壓等作用。還可以降低眼壓,其所含油脂有擴瞳作用,對晶狀體具有保護作用。青葙子水煎液對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
【使用禁忌】
肝虛目疾不宜單用,瞳孔散大、青光眼患者禁服
作者 | 桂詩娜
審核 | 高珊珊
編輯 | 王 倩
主編 | 吳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