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生活需要智慧,每天與這飽含智慧禪意在一起,我們會成長的很快樂!
每日一禪
工作之所以令人渴望、掙扎、苦惱,是因為它牽涉現實、價值、欲望,包括人性。如果你正面臨困境,不如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沉淀一下自己的心靈。把承受改變為享受,也許并不是很難。最起碼,看上去很美。因為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拋開煩惱,首先要有堅定、強烈而持續的動力,即摒棄之心。摒棄身心的各種苦迫,才能從習以為常的思考與行為模式所帶來的束縛中,超脫出來。此外,還要尋求有智慧之人的幫助,虔誠地依智慧法來凈化內心的煩惱。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會遇到不能改變的事,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和社會上的許多東西,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我們自身的重量和我們自己心靈的重量,這樣我們就可以穩穩地站在這個世界上,不被風或其他什么吹倒和打翻。我們必須明白,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處境,是最有效的方法。學會給自我加重,這是一個人不被打翻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本善的,當煩惱遮蔽了智慧,內心就會變得陰暗沉悶。嚴于律己之厲風,雖刮得猛烈,卻可以將煩惱的烏云很快吹散。努力克制習氣,改正缺點,就像大風刮起,起初會感到不自在,可是內心的光明終究會透露出來。我們的人生,也將會變得明媚多彩。
物欲是一個累贅,它容易使人變成生活這部車子面前一頭不堪負重的轅馬;虛榮是一種心負,它能讓我們的人性永遠得不到張揚;而世事不公的牢騷和懷才不遇的哀怨,則是一張自織的羅網,讓你永遠在里頭苦苦掙扎卻不能自拔。我們需要修剪心靈的這些雜枝,給心靈修剪雜枝,讓燦爛的陽光從心里灑下來。
世人很難做到一心一用,他們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華、寵辱,產生了種種思量和千般妄想。他們在生命的表層停留不前,因而迷失了自己。一個人只有心無雜念,將功名利祿看穿,將勝負成敗看透,將毀譽得失看破,才能在任何場合放松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學,從中實現完滿的“自我”。
一個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錢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過多少人,有多少人懷念你。生意人的賬簿,記錄收入與支出,兩數相減,便是盈利。人生的賬簿,記錄愛與被愛,兩數相加,就是成就。
人生最容易走的路就是下坡路,只有擁抱困難時,我們才更能認識自己。抗拒逆境的最佳武器是勇氣、獨立思考以及耐性。勇氣使我們堅強,獨立思考可讓我們自娛,耐性帶來平安。不要詛咒腳下的污泥,因為它能提醒你走路小心。
對自己有個明確的認識。不論是換一份工作,還是辭職玩樂,你的生活都不能有所起色的話,那么舍棄現在的工作,就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選擇。我們不該把注意力集中到“是否該放棄工作”這個問題上,而是應該在堅守崗位的同時,努力去消除我們在職場生活中的種種痛苦。我們該審視的,不是這份工作,而是我們內心“痛苦來自工作”的錯誤認知。
生命的恩賜往往是異常奇妙的。它不僅僅包括肉眼能夠看到的平常事物,而且還包括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必須要靠心眼才能感受到的種種事物。因此,如果說感恩就是一種對生命恩賜的領略,那么,為了答謝上天給予的美好和持久的希望,我們所必須具備的,就不僅只是肉眼的世俗淺見。我們更需要一種智慧和信念,只有這樣才能超越流俗,領會到了那些只有心靈才能感受到的事物。
洗碗,除了盤面碗面要光潔明亮外,盤底與碗托這些不為人易見的地方也要潔凈光亮。也許我們每天沐浴清洗我們的身體,只是清潔了我們的“盤面、碗面”一樣。要知道,我們的心靈與大腦就如碗托與盤底,雖然別人看不到,卻更需要仔細地清潔,永葆光亮。
生于此世界,我們融入它,但保持清醒;我們熱愛它,但不抱幻想;我們為它奉獻,但不懷期望;我們欣賞它,但不沉溺;我們感恩它,但不纏綿。
放下,看起來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許多人卻很難真正的做到,所以煩惱也就如同纏繞在心頭的麻一樣剪不斷理還亂。其實快樂不是源于得到,而是來自放下,只有完全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我們都是互相依賴而存在的。個人的快樂建筑在群體的快樂上,而群體的快樂也來自個人的快樂。一個人如要得到快樂,就需要培養一種良好的態度,來對待他人及一切眾生。當修習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時,人們便可以克制嗔恨、貪欲、殘忍及由無知所產生的自私心理,使自己和他人在現在和未來得到快樂。
5.信仰會讓孤獨悄悄離你而去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意、無意地生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之中。只要你走不出自我的牢籠,孤獨與痛苦將會與你同在。佛教對這一點的透視,極為深刻。只有當你完全放下自我,完全敞開自己,用真誠、寬容、平等的心去熱情擁抱他人之時,孤獨便會悄悄離你而去。 2011.1.22
4.常養悲心獲得生命真正快樂的源泉.
在生命的過程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是很正常的,沒有一個人會一生都如意美滿,重要的是不要使那不如意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主導,而應該讓其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動力,以坎坷來增長我們的智慧,常養我們的悲心,如此,我們就能獲得生命真正快樂的源泉了。
2011.1.21
3.真正的閑是心靈中超然物外.
真正的閑,是心靈中超然物外;真正的忙,是工作里渾然忘我;真正的退,是處世時自然低調;真正的進,是做事中泰然擔當;真正的靜,是生命里寂然滌思;真正的動,是世路上毅然向前。 2011.1.20
2.改變外在環境不如改變我們的心.
這個世界怎么改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世界,不要陷入外境的迷思,平添煩惱。我們常因外境心生分別,一句好話上天堂,一句批評,茶飯無味,輾轉難眠。 2011.1.19
1.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有人身體殘缺,有人一路跌跌撞撞,最終他們仍然會有屬于自己的天空。這個世界原本就會有屬于每一個人站立的位置,只要不放棄自己,就有機會發現什么地方適合自己站立。 20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