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留言要看雞肝,今天安排了。想要了解什么藥材,請在文末留言告訴我,給您安排哦!
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肝、腎、脾經。
功效主治
補肝腎,明目,消疳,殺蟲。用于肝虛目暗,目翳,夜盲,小兒疳積,妊娠胎漏,小兒遺尿,婦人陰蝕。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入丸、散。外用:鮮品切片用。
來源
為雉科雉屬動物家雞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肝臟。宰雞時剖腹取內臟,摘下肝臟,鮮用或烘干備用。
方選
1.烏雞肝粥(《壽親養老新書》)
治老人肝臟風虛,眼暗:烏雄雞肝一具,切碎,以豉和米作羹粥食之。
2.雞肝散(《良朋匯集》)
治小兒疳膨食積,蟲氣上攻,至晚不能視物,目生翳障:雞肝一個(不落水,竹刀切片),用牡蠣粉七分,加辰砂少許。水飛末,拌勻,摻入肝上,飯鍋上蒸熟食之,如此十次。當時忌食余湯油膩。
3.奇圣散(《丹臺玉案》)
治妊娠下血不止:雄雞肝三個,地榆二錢,酒一碗,煮熟食之。即止。
4.雞肝粥(《食物療法》)
養肝腎,壯陽事。治肝腎不足、筋骨痿弱、陽痿、早泄、泄瀉等:雄雞肝1具,菟絲子末15克,粟米100克,蔥白2段,食鹽、胡椒粉各適量。將雞肝切細,與菟絲子、粟米同煮為粥,粥將熟,加入蔥白、鹽及胡椒粉調味,再煮一二沸即成。
5.雞肝丸(《惠直堂方》)
小兒五疳:蘆薈(炒)1錢,牛黃1分,雄黃7分,雷丸肉(炒)2錢,使君子(炒)2錢,用10兩重雞肝1具,稱藥末5分涂肝上,蒸熟,與小兒食之;或作丸如米粒大,白湯送下。至兇者3服全愈。忌冷水發物等。愈后以參、苓、白術、陳皮補脾之藥調理。
6.雞肝散(《丸散膏丹集成》)
平肝健脾,明目去障,止瀉進食。主小兒疳積,腹大泄瀉,面黃肌瘦,肝火上攻,目珠生翳:爐甘石(制)6錢,赤石脂5錢,滑石(飛)5錢,胡黃連5錢,辰砂4錢,青黛3錢,石決明(煅)1兩。上為極細末。每服5分,用雄雞肝(不落水者)1具,竹刀破開,將藥末放入,煮熟食之。輕者1-2服,重者3-4服,可愈。
7.雞肝散(《青囊秘傳》)
小兒疳積,骨瘦如柴,精神短少,飯食不思。并治疳眼百藥不效者:石決明(煅,醋淬5次)1兩,夜明砂(用米醋汁水漂去油末并灰,研焙用)5分,代赭石(煅,醋淬)5分,川雅連(醋炒)2分,麝香3分,龍膽草5分,澤瀉5分,朱砂5分。上為末。每服4分,用生雞肝入藥,再入米湯一酒盅調,飯上蒸熟,并湯與小兒服之。3-4次效,多者5-6服收功。
8.雞肝藥《醫述》
小兒疳疾:雞肝1具,雄黃半分,牛黃半分。先將雞肝剖開,取二黃藥末放于肝內,合好;再用酒釀半鐘,將雞肝浸酒釀內,隔湯燉熟,曬干研末。調服;或就熱淡食亦可。
9.雞肝餅(《慈幼新書》)
小兒疳積:五谷蟲(瓦上焙干)1兩,全蝎1兩(去毒),人參3錢,龍膽草3錢,谷精草5錢。為末。每用2分,將陳酒糟1撮,雄雞肝1具,共搗成餅。放飯上蒸熟,以酒食之。輕者5-6服,重者10服痊愈。
文獻摘錄
1.《本草匯言》
雞肝,補腎安胎,消疳明目之藥也。王嘉生曰,目乃肝竅,疳本肝疾,小兒肝熱致虛,故成疳疾,目暗者,以雞肝和藥服,取其導引入肝,氣類相感之用也。婦人胎妊雖系胞中,而實厥陰肝藏主之,今胎妊有不安而欲墮者,以雞肝入養榮諸丸,取其保固胞蒂,養肝以安藏血之臟也。
2.《滇南本草》
味微苦,性涼。入肝、肺二經。治感冒發熱,虛燒不退。水煎服效。
3.《現代實用中藥》
適用于痿黃病,婦人產后貧血,肺結核,小兒衰弱。
本內容主要參考《中華本草》等文獻資料,僅供學習交流,若需用藥,請遵醫囑。小編水平有限,圖片文字難免錯誤,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