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悅讀君
來源:37度悅讀(ID:yuedu37du)
曾國藩曾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
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胸中必有大格局。
筆底伏波三千丈,胸中藏甲百萬兵。
有大格局的人,才能站得高,望得遠,對事情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相反,格局小的人,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凡事必將困于一隅,難成大器候。
那么,一個擁有大格局的人,應該擁有什么樣的心態呢?
勇于接納的心態
榮格有言:“唯有接納黑暗的人,才有資格享受光光明。”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他人的缺陷、接納無法逃避的現實、接納改變不了得過去……
2008年5月12日,有一位叫廖智的年輕母親,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女兒,同時也失去了雙腿。更為悲切的是,幾個月后,又與出軌的丈夫離了婚。
天災人禍、家破人亡的痛楚像一座大山似的壓在廖智身上。地震前,她是一名舞蹈老師,可以盡情展現優美的舞姿。可是失去雙腿后,她只能跪著跳完一支舞。
盡管如此,堅強的廖智還是接納了眼前的不幸,她勇敢的安裝了義肢,并錄制了很多綜藝節目,她的樂觀和愛心,讓一向挑剔的金星老師都對她贊不絕口,眼神中充滿關懷與疼愛。
上天總會眷顧對生活依然熱愛的人。接納現實后,廖智在堅硬的世界柔韌的前行。她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強大。
如今,她不但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還一直堅持做公益事業,盡自己所能為社會帶去正能量。
一個擁有大格局的人,都會勇于接納現實,因為他們懂得的,接納并不是讓你止步不前或者坐以待斃,而是主動順應自身的感覺和處境,打開更多的無限可能性。
豁達開放的心態
楊絳說:“世界是自 己的。與別人無關”
擁有豁達之心的人,必定心懷大志、胸無芥蒂,吐納百川,能夠從容不迫的面對周遭的一切。
蘇軾,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人,因為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丟掉了實權,還被軟禁,一家人的吃喝用度都成了問題。
但是,樂觀的蘇軾卻失之泰然,他放下身段,挽起袖子,帶著一家人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并自制了流傳至今的美食—東坡肉。
他不怨天尤人,不祈人憐憫,以豁達的心態捱過一次次磨難。
被貶惠州后,他喜歡上那里的荔枝,在他眼里,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蠻荒之地,揮毫寫了一首《食荔枝》想一世甘做嶺南人。
當蘇軾被貶到儋州后,突然品嘗了美味的生蠔,于是立馬寫信給小兒子蘇過,囑咐他,千萬不要讓朝中官員來儋州,搶自己的美味生蠔。
作為曾經在朝廷備受器重的官員,蘇軾一定吃遍天下山珍海味,而落魄之后,他并沒有沮喪,依然熱愛生活,閑庭信步、靜心釋然。這種豁然開朗的心態,唯有大格局的人才有所具備。
心底無私天地寬,心大了,事就變了。
一個擁有大格局的人,都會具備豁然開朗的心態,因為他們善于洞察人情世故,懂得與其怨天尤人,不如積極樂觀。
順其自然的心態
很喜歡一段話:如果無能為力,那就順其自然;如果心有所待,那就隨遇而安。
順其自然,并不是說要持消極的態度對待事物,而是要學習事物的本質,了解事物發展的規律,不斷嘗試和改進,那才是對生活最大的成全。
曾看過這么一個故事:
一個小和尚看到禪院的花園里毫無生機,就對師父說: “師父,我們撒些草籽吧,花園也太凋零八落了。”
師父微笑著回答道:“等我有空了, 自然會去買些草籽回來的。草籽隨時都可以撒,不急這一時半刻。一切隨時!”
臨近中秋佳節,師父給了小和尚一一包草籽,對他說:“現在可以把草籽撒在花園里了。”
當天風很大,小和尚一出手,草籽立馬隨風飄。小和尚沮喪的說:“師父, 大風把許多草籽吹跑了。”
師父微笑著說:“沒關系, 吹走的種子大多都是空的。即使留下,也不會發芽,不要擔心。一切隨性!”
過了幾天,小和尚發現有很多麻雀吃草籽,于是,他立馬告訴師父:“麻雀把草籽都要吃光了, 如何是好?”
師父依舊微笑著說:“草籽這么多, 麻雀是不可能全部吃掉的,不要傷心,明年還會長出小草。”
半夜時分,傾盆大雨而下,小和尚徹夜難眠,很擔心草籽會被全部沖走。結果第二天清晨,他跑去花園一看,草籽真的都不見了。他趕緊把這一情況告訴了師父。
師父不慌不忙地說:“草籽 被沖到哪里就會在哪里發芽。一切隨緣!”
果然沒過多久,許多青翠的草苗破土而出,小和尚一蹦三尺高:“師父, 太好了,草籽都發芽了。”
師父哈哈大笑,說:“ 一切隨喜!”
有時候,我們做事總喜歡追求盡善盡美,即便挖空心思絞盡腦汁,結果還是不盡人意。其實,這又是何苦呢?與其跟自己較勁,不如順其自然,說不定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個擁有大格局的人,都會有順其自然心態,因為他們明白:凡事要拿的起放的下;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不抱怨不計較不糾纏。
現實生活中,能力的強弱并不會決定一個人的高度,而格局的大小卻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層次。大格局者大胸懷,一切事物勇于接納、且持有豁達開放的樂觀精神并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