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天
前段時間,認識了一個阿姨,聽她說了自己的教育觀念,突然深刻意識到這句話:一個母親的格局,往往能夠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這個阿姨已經50多歲,她自己讀的書并不多,小學都沒畢業,但是很多想法和三觀真的很贊。
她說,正因為自己讀書不多,那個時候家里孩子多,條件不允許,所以她一直以來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讀書,絕對沒有壞處。她的兩個孩子都讀到了博士,一個已經畢業工作,一個還在讀,前途都很光明。
為了自己的兩個孩子,這個阿姨曾經做出了很多妥協和讓步。
她的婚姻其實并不那么好,老公是個巨嬰,作為家里唯一的兒子,被父母寵壞了,只是當年結婚的時候,基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很多真正的品行,她到了婚后才知道。去了婆家以后,婆婆強勢老公懦弱,她在那個家里經常受到排擠,她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想到了離婚。
在一次和婆婆吵架以后,她生氣回了娘家三個月,訴說了自己婚后的生活,并且說自己要離婚,不想一輩子都過這樣的日子。
結果,是什么改變了她的想法?是孩子。當她回到婆家的時候,她發現兩個孩子學會了很多不好的品行,兒子還跟著大人說臟話,學習也不再積極了。她當時意識到,如果自己就這樣離婚的話,那么兩個孩子基本就毀了,因為她沒有能力帶走兩個孩子,一邊工作的同時一邊還能教育好他們。
于是,她做出了一個決定,這婚不離了。
后來,大兒子上小學的時候,她說服老公兩個人單獨去了市里,她的老公出去打工掙錢,她帶著孩子上學,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和環境。她說,孩子的成長環境很重要,她不想兩個孩子再待在老家那種環境里面,害怕影響會很大,因為老家的孩子,就沒幾個喜歡讀書的,家里大人也不會管,還爭論讀書沒用,她不想去爭論這些,而是默默走了出去。
這些年,直到兩個孩子都上了大學以后,她才開始出去找一點事情做,打發無聊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成長她都有參與。
并且,她的這種陪伴并沒給孩子任何壓迫感,她家里的兩個孩子,都和她相處得很好,把她當作姐姐那種,不管有什么心里話都會給她說,她會和孩子一起細細探討,說出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她說,孩子小時候沒有足夠的分辨力,很多事需要大人給他們指路和做出判斷,不要以為孩子就什么都不懂,作為父母,一定要尊重他們,聽從他們的心里話,就算孩子做錯了什么,也要仔細給他們講道理,不能認為自己是父母,就高高在上,錯了就只管吼他們,這樣只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壓力和叛逆,當叛逆集中到某個點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可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父母也要不斷反思自己。
她尊重孩子任何的意愿。她說,她的兩個孩子從來沒有補過課,但學習一直都很優秀,因為她從小就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拖沓,注意力集中,并且一直言傳身教。比如,以前當她讓孩子去學習的時候,她從來不會自己在一邊玩,而是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也會監督一下孩子,讓孩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不要拖拖拉拉。
說到這里,她吐槽了一個事,她家里的一個親戚,這邊叫孩子去學習,那邊自己就開始打起了麻將,而且還是在家里,搞得烏煙瘴氣,要么就是自己玩手機,所以孩子也總是不聽話,說媽媽怎么就可以玩。
這個習慣建立以后,就會一直延續,孩子在初中以后的學習,基本都沒有要她操過心,而是特別自覺。
尤其是對于自己的兒子,她的培養特別注意,不是因為重男輕女,而是她認為作為男人,很多品質不應該缺失,她不想兒子成為老公那樣的人,以后也是那樣的老公。
所以,關于他們夫妻的任何矛盾,她從來不在孩子面前說,擔心會影響孩子的擇偶觀,也從來不在孩子面前吵架,有什么事都是悄悄在臥室給老公說。
她說,她一開始也沒想到兩個孩子讀書都這么爭氣,她的本意是希望自己的兩個孩子都能成長得陽光,積極,善良踏實,做事努力,這輩子普普通通就很好了,有這些能力,再普通也能把日子過得不錯。
作為男孩子,尤其應該有責任心,同理心,所以關于兒子,她便很注意這一點。
從小學開始,兒子的任何事,包括兒子的房間,她都要求兒子要自己收拾好,她不想兒子成為一個巨嬰,結婚以后把這些事全部給家里的老婆做,她說婚姻應該是兩個人都要努力并且付出的,不管家里還是家外,就算你在外面再成功,回到家里都應該把心態放平。
關于這一點,她自認兒子做得很好。
她兩個孩子現在都有在談對象,并且兒子的戀愛對象已經走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別人問她對兒媳的要求是什么,她說:沒要求,只要我兒子喜歡,不管她是什么樣子,我都喜歡,孩子大了,我相信他有自己的選擇和判斷。女兒也是一樣,她一直就很獨立,她選擇的人,我也很放心,該放手就要放手。我兩個孩子現在都比我厲害了,見的世面也比我多,我就不去提任何建議了。
她這輩子,沒有給孩子掙下太多的家產,因為前些年就老公一個人工作,她無法兩全,如果她出去工作,她就不能照顧到兩個孩子。她在孩子都上大學以后,才出去找了點事做,兩個孩子讀書,一家人生活,并沒剩下多少錢。作為母親,她已經竭盡全力。
但她并不擔心孩子的未來,她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兩個孩子以后的日子都不會過得差。
作為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多重要不言而喻。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幸運的人可以用童年治愈一生,但不幸的人卻可能要用一生去治愈自己的童年,能從原生家庭就帶著愛和溫暖前行的人,這輩子的起點才是真的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