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公眾號改版,為防大家看不到我們更新,建議大家星標或置頂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天冬,更不用講,用天冬來煲湯了。
天冬,別名天門冬。天冬是中藥中常見的中藥材,味甘微辛,性涼,具有養(yǎng)陰清熱,潤肺滋腎,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以治療肺熱燥咳,潤腸通便,令皮膚光滑細膩。
今天就來學(xué)習(xí)一下天冬可以煲什么湯,增加自己的小湯庫吧!
食材:土雞1只、天冬10克、人參10克(貧血者用紅參;血壓高者用白參)、生姜3片
做法:
1.人參天冬洗凈;光雞去雞尾、爪甲,洗凈,用少許料酒涂抹雞身;
2.把所有材料和生姜放置雞腹中,然后放入燉盅內(nèi);
3.燉盅加入冷開水約6碗水量,蓋上蓋,隔水燉約3小時,調(diào)入適量鹽調(diào)味便可;
功用:滋陰潤肺降火天門冬雞湯,味道很單純,口感甚好,滋陰潤肺降火效果很不錯。
食材:豬肝、豬瘦肉各150克、生地20克、天冬15克、菊花10朵、陳皮1/4個、生姜3片
做法:
1.生地、天冬、菊花、陳皮稍浸泡,洗凈,陳皮并去瓤;
2.豬肝、豬瘦肉洗凈,切為薄片狀,用生抽、生粉、生油各1湯匙及少許胡椒粉拌腌10分鐘;
3.先把藥材和陳皮、生姜放進湯鍋里,加入清水約5碗水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30分鐘,加入豬肝和瘦肉、菊花瓣,滾熟,調(diào)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用:湯中的生地天冬菊花有清熱涼血、清肝明目之功效,配伍理氣健胃的陳皮、養(yǎng)血柔肝、滋陰潤燥的豬肝、豬瘦肉,合而為湯,共奏滋肝血、舒肝氣、清肝熱之功。
食材:排骨350克、胡蘿卜300克、杏仁30克、馬蹄50克、姜片適量
做法:
1.胡蘿卜洗凈,去皮,滾刀切塊;
2.杏仁洗凈,浸水泡1小時;馬蹄洗凈,去皮,切成兩半;
3.排骨砍塊,冷水入鍋加姜片,焯水,洗干凈瀝干水分。
4.鍋內(nèi)倒入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燉1-1.5小時,出鍋加鹽即可;
功用:此湯止咳嗽祛痰,消食輕身之功效
食材:豬展肉500克、干天冬20克、姜片、鹽、料酒、蔥花、姜絲、胡椒粉
做法:
1.將豬展肉洗凈,加姜片冷水下鍋,焯去血水,撈出切成塊狀,天冬洗凈泥沙后切片,蔥切段,姜切片;
2.將豬展肉、天冬、蔥、姜、料酒全部放入湯鍋,注入適量清水;
3.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小火燉至豬展肉熟爛,最后倒入鹽、胡椒粉調(diào)味即成;
功效:天冬含多種有效成分,具養(yǎng)陰清熱、潤肺滋腎的功效。豬展肉補中益氣、潤燥。二者組成此湯養(yǎng)陰潤燥、滋肺腎。用于治乳汁不通、咽喉腫痛、消渴等癥。藥理研究知天冬能升高白細胞,增強巨噬細胞舌噬功能。常食此湯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補益強壯。
食材:鮑魚60克、天冬30克、麥門冬30克、瘦豬肉250克、桂圓肉15克、鹽3克
做法:
1.干鮑魚提前用純凈水浸發(fā)12小時,洗凈,切片;
2.豬瘦肉洗凈,切片;
3.天冬、麥冬、桂圓肉洗凈;
4.將鮑魚、豬瘦肉、天冬、麥冬、桂圓肉放入燉盅內(nèi);
5.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小火隔開水燉3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功用:此湯具有滋腎潤肺,養(yǎng)陰清熱的作用。
食材:烏雞1只、人參15克、天冬20克、鵪鶉蛋10只、料酒少許
做法:
1.烏雞1只、人參15克、天冬20克、鵪鶉蛋10只、料酒少許;
2.烏雞洗凈,雞身涂抹少許料酒,雞頭雞腳全納入雞體內(nèi),將雞放入燉盅;
3.把人參和天冬放在烏雞上,再放入鵪鶉蛋,倒入適量清水,隔水大火燉2小時,出鍋加入鹽即可;
功用:此湯補益氣血,適用于氣血不足之面色無華、乏力者。
食材:豬瘦肉50克、天冬15克、冬筍250克、香菇3個、雞蛋2個、蘿卜250克、姜適量
做法:
1.豬瘦肉50克、天冬15克、冬筍250克、香菇3個、雞蛋2個、蘿卜250克、姜適量;
2.天冬、香菇洗凈,用水泡軟切碎;
3.冬筍、蘿卜洗凈切碎;雞蛋炒熟切碎;
4.用花生油起油鍋,放入姜片,將全部材料放入鐵鍋稍炒片刻,放入湯鍋,加清水適量,燉30-45分鐘即可,放入鹽調(diào)味;
功用:強壯身體,潤澤肌膚。用于皮膚粗糙、早衰、操勞過度過早出現(xiàn)皺紋頭發(fā)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