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占95%。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大多是20-40歲之間的青壯年,近年來,隨著多元化生活方式的改變,患者表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患該病后,雖然它需要藥物或手術治療,但更重要的是平時的護理。
腰間盤突出是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的疾病,很多備受這種疾病的折磨,因此,我們要注意這種疾病,那么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注意事項是什么呢?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注意事項:
飲食安排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由于生病而減少了一定的活動量,所以飲食的攝入量也應適當減少,胃腸蠕動慢、消化功能降低、故應合理安排飲食、注意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及豆類食品。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蝦皮、海帶、芝麻醬、豆制品等有利于鈣的補充,但是腰椎已經長出骨刺(骨質增生)的病人則不宜攝取太多鈣質。盡量少吃肉及脂肪量較高的食物,因其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而導致病情加重。
起居安排
正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兩眼平視,挺胸,直腰,兩腿直立,兩足距離約與骨盆寬度相.同,這樣全身重力均勻地從脊柱、骨盆傳向下肢,再由兩下肢傳至足,以成為真正的“腳踏實地”,可有效地防止髓核再次突出。站立不應太久,應適當進行原地活動,尤其是腰背部活動,以解除腰背部肌肉疲勞。正確的坐姿應是上身挺直,收腹,雙腿膝蓋并攏,如有條件,可在雙腳下墊踏腳或腳蹬,使膝關節略微高出髖部。久坐之后也應活動一下,松馳下肢肌肉。平時工作生活中要勞逸結合,注意姿勢的正確,避免彎腰拾重物。
適當佩戴護腰和防寒保暖
佩戴護腰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而言,關鍵目的是制動,也就是局限椎間盤的屈曲等活動,尤其是配合背肌局限某些不需要的前屈姿勢,以確保受損的腰椎間盤能夠局部充足修養。此外,腰背受涼、受潮比較容易讓病癥加劇或反復,病人能夠選擇既制動又防寒保暖、透氣性好、不積汗的性能高康復護腰來防護腰背。
注意臥具和臥位
過軟的床鋪在,人體重量壓迫下可形成中間低、四邊高的形狀,很容易影響腰椎的生理曲線,使椎間盤受力不均。因此,從治療和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角度出發,選用木板較為.合適,一般使用時應將被褥鋪墊得松軟合適,這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維持腰椎的平衡狀態。人的睡眠姿勢大致可分為仰臥、側臥和俯臥。仰臥時,只要臥具合適,四肢保持自然伸展,脊柱曲度變化不大。側臥一般不必過于講究左側還是右側臥位,因為人在睡眠中為了求得較舒適的體位,總要不斷翻身。俯臥位時胸部受壓,腰椎前凸增大,最容易產生不適感。所以一般以采取仰臥位和側臥位為宜。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切忌不可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病情。疼痛加劇時一定要注意臥床休息,如需起床,可以佩戴護腰帶,加強對腰的保護。直至疼痛緩解后,可以下床輕微活動。平時要注意適當放松腰部,多做腰部按摩。
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越早越好,希望大家在閱讀完文章之后能夠注意腰椎間盤突出,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我們提倡早治早好,一旦發現上述提到的癥狀,就應該及時的進行檢查,確診病情后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