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麥、何志強
古田會議
丘麥
古田會議覓良方,筆架山前論武裝。
思想融成加速度,忠魂鑄就護城墻。
連為堡壘飛鳴鏑,軍是熔爐舉棟梁。
勝利源泉從此出,豐碑聳立放光芒。
觀看視頻(朗誦:劉曉培,江門新會陳經綸中學)
書法:麥詠霖,鶴山振華學校學生,指導老師王旭彬
【大事件背景】
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溪背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客家院落(原廖家祠堂),屋后“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八個紅色大字莊嚴肅穆,這里便是聞名遐邇的古田會議舊址。1929年12月,一支建黨8年、建軍2年的紅色革命隊伍,“風卷紅旗過大關”,在這里探索出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光輝道路。
1929年1月14日,為打破湘贛國民黨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動的第三次“會剿”,紅四軍主力3600余人在毛澤東和朱德的率領下,穿過一個蜿蜒曲折的古驛道,冒著風雪撤離井岡山,揮師閩西,開創新的革命根據地。然而,隨著根據地和隊伍的不斷發展,紅軍隊伍成分日益復雜。很多被俘的國民黨士兵參加紅軍后,把國民黨軍隊的一些不良習氣帶到紅軍中來。隨后,軍隊中出現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流寇思想、個人主義及形式主義等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如何使軍隊保持其無產階級性質,成為十分嚴峻的問題。
要組建一支什么樣的軍隊呢?為了找到答案,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紅四軍開了八次黨代表大會。真正完成對一支隊伍脫胎換骨改造的,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毛澤東打算通過總結過去的斗爭經驗,解決紅軍建設中主要問題,但是他的正確思想未被多數人所認識和接受。可惜的是,在紅四軍七大上,前委們未經中央許可,擅自改選了前委,中央指定的前委書記毛澤東落選,這次會后毛澤東離開了紅四軍。
失去毛澤東正確領導的紅四軍,在決策上出現不少失誤,組織也比較松懈。1929年8月下旬,陳毅到達上海,向中央匯報紅四軍工作。經周恩來審定,對紅四軍黨內發生的爭論,作了明確結論,肯定了毛澤東提出的紅軍建設基本原則,要求紅四軍前委和全體干部戰士維護毛澤東、朱德的領導,毛澤東仍為前委書記。
9月28日,中央發出了給紅四軍的“九月來信”,這封信中指出了針對紅四軍黨內存在的問題和爭論,提出了紅軍黨內建設的一系列重要原則和意見,表明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而且表明了對毛澤東正確主張的支持。
歷史迎來了拐點,拐點在古田。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古田召開,歷史上稱這次會議為“古田會議”。
古田會議會址
會上,代表們一致通過了由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簡稱《古田會議決議》)。決議由8個決議案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的決議。決議規定,中國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它必須絕對服從黨的領導,必須全心全意為黨的綱領、路線和政策奮斗。決議提出,紅軍除了打仗消滅敵人軍事力量之外,還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于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重大的任務。會議選舉產生了毛澤東、朱德、陳毅、林彪、譚震林等11人組成前敵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
古田會議,是黨和軍隊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2014年10月,中央軍委在古田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總書記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他深刻指出:“古田會議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軍隊定型的地方。”
古田會議確立“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的根本原則,確立軍隊的無產階級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使農民隊伍變成一支先進革命軍隊。從此,軍魂融入血脈,軍旗跟著黨旗走,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躍上了歷史舞臺,錘煉成為聽黨指揮、戰無不勝、保護人民、建設祖國的鋼鐵長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