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但也不能忘記,細節決定成敗,有時候一個小細節,亦或是一個小人物,都能在不同程度影響到事情的走向和結局。
在歷史上,不可一世的帝王將相固然能夠深刻地影響歷史的走向,但小人物在某些時刻也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分工而均,分食而均。
春秋時期,發生過這樣一件令人瞠目的事情。
因為一塊肉,導致將軍被俘,最終大敗而歸。
聽到這,或許覺得荒謬,但卻是真實發生過的,甚至由此誕生了一個成語。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群雄競起。
在這樣的動亂時期,諸侯紛紛不滿周天子,開始了爭霸生涯,在群雄中,鄭國卻是第一個走上霸主地位的國家。
也就是在這時,發生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戰爭——大棘之戰。
在這場大戰中,最令人耳熟能詳的并不是戰爭的經過和結果,而是其中發生的趣事以及留下的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率先發展,經過兩代賢明的君主的發展后,國力強盛,走上了霸主的位置。
但是,到了晉靈公這一代時,晉國就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因為晉靈公。
他年少執政,少年心氣,無心朝政。
與此同時,楚國抓住時機,努力發展,經過楚莊王的勵精圖治后,走上了繁榮富強之路。
剩下的諸侯國又都是一些見風使舵的墻頭草,眼看著晉國衰落,他們便動起了小心思,紛紛拋棄晉國,然后轉投楚國。
身處這樣的窘境,晉國的大臣們萬分焦急,紛紛勸諫晉靈公勵精圖治,早日帶領晉國恢復往日榮光。
強大勢必會走向征戰,楚國強起來后,開始與晉國相爭霸主之位。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晉楚之爭,勢必會影響他們周圍的國家,這就不得不提到宋國和鄭國了。
亂世之中,誰又能獨善其身呢。
作為夾在晉國和楚國之間的鄭國和宋國難逃爭端,最終他們各自為營,走上了對立面。
此時,雙方都站好了隊,大戰一觸即發。
受到勸諫的晉靈公,開始聯合宋、魯、陳、衛、鄭等國伐楚。
但由于秦楚兩國世代姻親,交往密切,不僅沒有加入晉國攻打楚國的行列,還反過來攻打晉國。
這個時候,楚國也認識到,若是想要擴大楚國的領土,勢必要除掉晉國。
這時,他們兩國并未先進行戰爭,而是由先鋒宋國和鄭國率先挑起爭霸。
這一戰,亦稱為“大棘之戰”。
在準備好一切后,宋國的軍隊和鄭國的軍隊在大棘相遇。
一般來說,在大戰爆發前,主帥都會講話示意,目的就是為了鼓舞士氣,宋國的主帥也不例外。
當時,宋國主帥華元,正在為即將來臨的大戰做戰前動員。
除了一番氣勢軒昂的話語之外,他還做了一件很特別的事情。
華元此人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咱都不玩虛的,要搞就搞點實際的。
在進行過戰前動員講話后,華元還告訴全軍:“本帥已經為全軍將士準備了鮮美可口的羊肉羹,希望大家能吃好喝好,之后打一場漂亮的仗。”
聽到華元這話,宋國士兵無一不是歡欣鼓舞,一個個的臉上都洋溢著高興的表情。
華元認為,軍士們吃得飽飽的,心情也就舒暢了,打仗自然也有勁頭了。
但是他萬萬沒有料到,自己竟然無形中忽略了一個人,那就是羊斟。
羊斟一直以來都是華元的車御,按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他的專職司機。
那么,此時就會想到,華元為何會偏偏忘記了給羊斟賜羊肉羹呢?
關于這一點,在史書上并未有詳細的記載,目前我們能做的也只是推測。
或許是即將要進行一場大戰,華元諸事繁忙,根本無暇顧及這等小事。
抑或是,對于華元來說,羊斟并不是一個很重要的人,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特別關注,畢竟他對于大戰而言毫無幫助。
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倆平時都待在一起,在華元的心中,關系也比較親密,所以根本用不著犒勞,親近之人何須小事彰顯。
不管華元是因為什么樣的原因,沒有給羊斟準備一碗羊肉羹,最終的結局就是,全軍上下只有羊斟沒有!
這天夜晚,幾乎所有的士兵都手捧一碗羊肉羹,大口吃肉,大口喝湯,只有羊斟一人,獨自坐在那幽暗之處,捧起自己手中的杯盞,凄涼地喝著白水。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
大概,華元怎么樣也不會想到,自己會因為這碗羊肉羹而慘遭俘虜,最后大軍在失去主帥的情況下,潰不成軍,此戰慘敗!
第二天,大戰爆發,雙方開戰。
經過休整和鼓舞的宋軍在戰場上十分勇猛,跟著華元一路廝殺。
而對面的鄭國軍隊眼看就要抵擋不住了。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楚莊王派人來到了鄭國的軍營。
楚國使者傳來楚王的話:“鄭軍不要害怕,我們楚軍即日就會到達,你們可以暫時佯裝撤退,這樣一來,宋軍想要乘勝追擊勢必會窮追不舍,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誘敵深入,進而前后夾擊,包抄宋軍,合軍而擊之。”
聽到了楚國使者的話,鄭國主帥突然安心了不少,隨后開始執行他們的計劃。
果不其然,鄭軍突然開始撤退。
此時,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華元,眼看著敵軍落荒而逃,心中無比暢快歡喜,想要將其一網打盡,便下令宋軍奮勇追殺。
就在他們洋洋得意之時,完全沒有想到楚軍竟然從天而降。
這下,自己的后路徹底被截斷。
慌亂之中,華元反應過來了,原來自己是中了鄭軍和楚軍的計策,于是便趕緊下令撤退。
但是,為時已晚。
前方佯裝落荒而逃的鄭軍見宋軍已經陷入險境,于是立刻掉頭反攻,他們與楚軍形成了前后夾擊。
此時,華元已經無路可走,只能夠選擇下策——破釜沉舟一戰。
隨著鄭軍的返回,楚軍和鄭軍很快就將宋軍團團包圍。
華元見此狀,只能夠選擇兵分兩路。
他開始命令呂樂帶一隊人去抵抗鄭軍,而自己則是另帶一隊人去和楚國殊死搏斗。
接到華元的命令后,呂樂立刻率領著將士朝著鄭軍殺去。
在呂樂的率領下,宋軍勢如破竹,打得鄭軍落花流水。
而且,呂樂手下還有一員大將,叫做狂狡。
狂狡在這次戰場上,盯上了一個叫做祭章的鄭國將領,并且立下:不殺祭章,誓不罷休。
看到狂狡的窮追不舍,自知不是狂狡的對手,祭章急忙逃跑,希望能夠保住自己的小命。
祭章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這樣生死存亡關頭,戰車卻突然裂壞,眼看著就要被狂狡追上了。
此刻,為了保命,祭章已經顧不得其他的了,只能夠趕緊下車,然后逃走。
但卻因為過于匆忙,沒看見前面的枯井,直接一腳踏空,然后掉了進去。
這個時候,祭章算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等到狂狡趕到的時候,沒看見祭章的身影。
此時,他身邊的小兵上報說:“將軍,敵將在這里。”
隨后,他們往井下看,果然看到了跌落井中的祭章。
這時,他身邊的小兵就提出了一個辦法,說是要趁祭章不敵,直接將其砸死。
聽到小兵的話,狂狡連忙阻止,他表示不能乘人之危,這不是英雄好漢的做法。
說完之后,狂狡直接將自己手中的長槍伸進了井里面,然后示意祭章上來。
祭章起初并不敢相信,狂狡是真心想要拉自己上來,但聽到狂狡說自己絕不會乘人之危后,也顧不得那么多了,直接拉住了狂狡的長槍,順勢爬了上來。
可是,祭章卻在上來后,偷襲狂狡,將其推入井中。
此時,狂狡猝不及防,根本來不及反應,只能被迫摔進井里。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前來救援祭章的鄭軍趕來了。
他們看到了摔入井中的狂狡,十分興奮,直接下去將其帶上來,然后用繩子綁起來。
看清了祭章的丑惡嘴臉后,狂狡十分憤懣,朝著祭章大喊道:“你這小人,不講武德!”
聽到狂狡的話,祭章笑了笑,然后對著他說:“想不到世上還有你這么天真的人,戰場之上,爾虞我詐,誰跟你講道德。”
至此,狂狡悔恨不已,他開始對祭章破口大罵,但也終是無濟于事。
與此同時,看到宋軍大將被俘后,鄭國士兵歡呼不已,士氣大振,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反攻。
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宋軍又出現了一個大意外。
這就不得不提,開戰前華元為鼓舞士氣,請所有的士兵吃了一頓羊肉這件事了。
當時,華元在分羊肉羹的時候,忽略了他的車夫羊斟。
也正是因為這一個不知是不是刻意為之的疏忽,為后面的事情埋下了導火索。
大戰爆發,導火索也被點燃了。
打仗的時候,羊斟為了報復華元,直接駕車將其帶到了鄭國的軍隊當中。
此時,坐在車上的華元見事情不對勁,立馬要求羊斟將車驅回,問道:“你這是干什么,昏頭了嗎,趕緊將車趕回去,實在是放肆,小心軍法處置。”
聽到華元的威脅,羊斟放聲大笑,說:“之前在你的手下,分羊肉羹我沒有,這是你做的決定,那么此時,你在我的車上,去哪里,自然是我來決定。”
接著他又說:“我好歹跟了你這么長時間,分羊肉的時候,你竟然一點都沒想到我,實在是令我寒心,既然你不仁,那也就別怪我不義了。我們不是一路人,吃不到一起,那就沒必要講仁義了。”
此時,華元才明白了一切。
原來,羊斟之所以會如此,都是因為自己當初的分羊不均,說到底還是因果循環。
就這樣,華元孤身一人來到了鄭軍的地盤,羊入虎口,最終落得被俘虜的下場。
看到這里,結局不言而喻,只能是大敗。
對于這件事,在后來宋國也受到了天下人的恥笑,甚至在《左傳》中還有明確的記載,狂狡留下了“殺敵致果”的典故,而華元則是引申出了一個成語——各自為政!
正所謂,無獨有偶。
幾百年后,還有一個人重現了華元當時的戲劇。
當時,在宴會上,國君為了款待群臣,特地叫人煮了一鍋羊肉湯,想要和眾愛卿分而食之。
但中山國國君萬萬沒有想到,在分羊肉湯的時候,竟然會出現不夠的情況。
當時,沒有分到羊肉湯的這位臣子叫做司馬子期。
這個時候,司馬子期并未表現出任何的不高興,依舊待到了最后。
可是,司馬子期有很重的疑心病。
回到家中后,他越想越不對勁,認為國君莫不是為了在大庭廣眾之下戲弄自己。
就因為這件小事,司馬子期徹底寒了心,然后一怒之下叛逃來到了楚國。
隨后,他竟然慫恿楚王攻打中山國。
在司馬子期的慫恿下,楚王直接大手一揮,派兵攻打中山國。
弱小的中山國,自然是難敵楚國的雄師,沒過多久就滅亡了。
而中山國君也因為這場變故,自此成了一個流落天涯的孤家寡人。
通過中山國和華元之事,我們應該明白:有時候,我們永遠不能忽略一些小事,即使他們看起來微不足道。
因為,往往是這些小事影響了大局的走向,最終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浮光掠影,白駒過隙。
通過歷史的塵埃,我們可以看出,世間千千萬萬,大人物和小人物相比,大人物永遠是走在前列,但大人物終究只是少數,推動社會的發展永遠只是小人物。
每個人都不普通,即使他們看起來微不足道。
比如羊斟,比如司馬子期……
身居高位,更應一視同仁,更應做到盡善盡美,不能因為一點小事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