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吐槽要聽聽,別讓他們把小錯憋成大錯
成長的煩惱,不一定需要我們解決,聽聽就好
愛人說,女兒一打電話回來,就會有各種吐槽,就沒什么好事說,讓她整天心煩。其實“吐槽”也許是她們這個年紀的人的共性吧,遇到不開心的事就要說出來,說出來之后也就忘了。她們忘了,但是父母卻記在心上,提心吊膽了。我說,她要說你就聽聽吧,解決問題還要他們自己,我們只是給她們提提意見。
女兒在外地上大學,每周都會有幾次和她媽媽聯系,無非就是說說學校里的生活,什么開心事好玩的事,或者有什么麻煩,什么不開心的事,發發牢騷。上中學的時候是比較忙,又在身邊,女兒發牢騷的時候相對比較少,那個時候管得也比較嚴,所以孩子有些話也不太敢說。
高考完了有一天,孩子和同學出去玩,很晚了回來,衣服上有泥。我們問她的時候,才知道她騎電動車帶同學的時候,被一輛三輪車撞倒了,除了擦破一點皮,就是衣服弄臟了。但是她沒有給我們說,問她為什么不說,她說害怕說了會挨批評。我們告訴她,挨批評是挨批評的事,但是出事故就是出事故的事,這次事情小,萬一遇上什么糾紛,你一個小孩能扛得了嗎?
其實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我也在想,是不是平時讓她們發牢騷的機會太少了,以至于他們有話都不愿意和我們交流了。或者說是平時太嚴厲,她們不敢和我們交流,以至于一些不好的事情就不敢讓我們知道了。
如今孩子在外地上學,雖然說是大學生的校園生活,也都進入了成年人階段,但是他們的心智還沒有成熟,有很多事的處理能力還是不到位的。更何況身邊都是一些同齡人,相互之間很難有一些靠譜的見解,所以父母就是他們的求助對象,也是“吐槽”對象。
所以,耐心聽他們的“吐槽”,其實也是一種幫他們解決問題的途徑,也許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有比較適合的解決思路,需要的只是我們的肯定。又或許他們真有什么不懂得地方,需要我們給他們建議。那么我們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去聆聽,而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就直接擋回去。
長期以來,我們形成了一種教育習慣,凡是孩子犯什么錯誤,首先是要批評,孩子之間發生沖突,首先是要批評自家的孩子。以至于很多孩子對于一些不正確的事情不敢和家長說,這樣就會導致一些事情被隱藏,甚至積累成為惡果。
孩子給我們吐槽,我們就聽聽他們說什么,犯錯誤沒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他們不認為自己犯錯誤。如果他們知道自己在犯錯誤,就和他們一起分析處理辦法。如果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犯錯,那就要給他們分析為什么是在犯錯誤,而不是直接打擊她們,讓她們閉嘴。他們遇上什么事,不和父母和家人說和誰說呢?拒絕他們“吐槽”,很有可能把小錯憋成大錯。
肅竹2019.11.18.16:04于漢中(原創作品,嚴禁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