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到處瓜果飄香,家鄉的板栗也熟了,我們又吃到了家鄉的板栗,當香甜的板栗汁兒沁入心脾時,我又仿佛回到了童年時光,不禁勾起了一絲甜美的回憶。
記得小時候,春天來臨時,沉睡了一冬的栗樹被蒙蒙細雨淋醒,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長得枝繁葉茂。遠遠望去,房前屋后的栗樹像一把把撐開的綠傘,好看極了。
2013年九月七號拍攝于安慶太湖。
農歷三四月,栗樹花開,六月一過,板栗花兒便謝了。謝了的板栗花酷似軟綿綿、毛絨絨的毛毛蟲。小時候,我喜歡搞惡作劇,常將栗花偷偷塞進同桌的衣領里,嚇得她們手忙腳亂“哇哇”直叫,但后來,她們同我一樣喜歡上栗花了。板栗的栗苞跟花盆里栽的小仙人球差不多,圓而多刺。那一個個像小刺猬似的綠瑩瑩的板栗刺球兒掛在枝頭上。看了叫人手就癢癢的,總想打下一個嘗嘗。可這時的板栗太嫩太嫩,我們這些淘氣的孩子會偷摘一個嘗嘗鮮。當果實剛泛青時,我們實在饞了,就偷偷往樹上擲石子,以便把它們打落下來。一落地,我們就用石頭的鈍角輕輕砸開綠油油的殼,迫不急待地分享一瓣瓣尚未成熟的“秋天”。其實,嫩嫩的板栗仁只有汁液,嚼在嘴里還帶著苦味兒,但我們仍然吃得津津有味,好像它就是天底下最好的風味美食。
這樣,每天都盼著板栗快點成熟。到板栗接近成熟的日子,我們會三個一群,五個一伙躲在板栗樹下,拿著一根長竹竿,輕輕地擊打著樹上的板栗,躡手躡腳地揀起栗苞放在一起,有時來不及防從樹上掉下來的栗苞,砸得后背生疼;有時在不經意間,白嫩的小手被扎滿小刺,有時一雙小腳丫踩著栗苞,直痛得眼淚直流腳不敢著地,一顛一顛的。可是,我們不顧疼痛,揀夠了栗苞,找來一塊石頭,用力砸開,露出了果仁,有的只有一粒果仁,像一個孤零零的小孩躺在里面,有的有兩粒或多粒果仁,像雙胞胎或多胞胎緊挨在一起。當然最多的還是三粒果仁啦!拿起一粒果仁用牙齒咬開,剝掉一層薄膜,果肉微黃又滑溜溜的,放進嘴里使勁嚼,感覺脆脆的、甜甜的,那味道真好。
終于待到板栗完全成熟的日子,栗苞在人們的期盼中由綠變黃,并相繼裂開嘴兒。風一吹,烏黑發亮熟透的板栗果就從栗苞里掉下來,轉眼間鉆進厚厚的落葉層里沒有了影兒。我上小學的那幾年,只要是栗子成熟的季節,放學以后我常常不是往家里跑,而是拉著小伙伴鉆進栗樹下,拾揀落下來的栗子,每每見到一個成熟的自然落下來的栗子,即便是這樣小小的收獲,我們都會開心地笑得合不攏嘴。
最高興的是中秋前后收獲的時節,我們全家人一起去打板栗。父母親挑上籮筐,拿起一根長竹竿,大家帶上斗笠,以防被砸著,孩子們拿著用竹片做的夾子。父親爬上高大的栗樹用力抽打,栗苞和栗果如雨一般地下,落得滿地都是。我們睜大眼睛用夾子認真拾揀,揀累了,也試著爬上栗樹,攀在高枝上幫父親。忙了大半天,我們把收好的栗苞集中在一起,可真多呀!晚上,母親準備了一大盆的栗子,讓我們盡情地享受.如今,我來到了城里。每逢金秋,仿佛看到了碩果滿枝的板栗,讓人無比遐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