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訊(記者王碩 通訊員徐娜肖倩)昌平區馬池口鎮土樓村村民張德生在自家院內挖水道時,發現了一組“陶罐”,里面還藏有一具兒童尸骨。昨天,經昌平區文物所工作人員鑒定,該組陶罐為戰國時期的夾砂紅陶甕棺,距今已有2000多年。據了解,這是昌平區首次發現完整的三件套甕棺。
張德生說,前幾日,他在自家院內挖下水管道。挖到一米多深的時候,他突然碰到一個倒扣的“陶罐子”。“碰到文物了!”張德生驚詫不已,又向下挖掘了幾十厘米,發現底下還有兩個陶罐,并且三個罐子相互貫通。
張德生打開罐口,里面堆滿了黃土,扒開黃土,里面竟是一具尸骨。頭蓋骨、肋骨、腿骨清晰可見,“肋骨只有四五厘米長,像是個孩子”。張德生趕緊撥打了文物部門的電話。
昨天,在昌平區文物所,記者看到這組甕棺。甕棺材質均為陶制,厚度不到一公分,由上中下三件組成,陶罐間相互貫通。三件陶罐的口徑都在33厘米左右,高35厘米,其中上下兩件保留基本完整,只有甕口邊磕碰較多,而中間的下半部丟了三分之一。
昌平區文物所工作人員邢軍表示,經初步鑒定,此甕棺屬于加砂紅陶,是戰國時期物品。甕棺是新石器時代到漢朝的一種墓葬形式,當時一般用來埋葬夭折的兒童。據了解,以前在昌平也曾發現過甕棺,這是首次發現完整的三件套甕棺,且豎直放置更不多見。
作者:王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