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4)
王 琴
(II) 在航班上(2)
開漢語課
我一邊安頓, 一邊就開始工作了。
我收到一封信,是Winton woods City Schools(我工作的校區)的董事會的,我感到很奇怪,拆開一看,原來是通知我參加會議。到了會場之后才知道,這是校董事會的擴大會議,他們請來校區的各單位,各團體等的代表,要向他們介紹新聘用來的漢語教師,我當然要做一番自我介紹。
原來,一個校區要自己開一門新課首先是校董事會的認可,然后是校董事會擴大會議的認可,然后,哇!在這個會上我才知道我還要在全校區家長大會上作自我介紹,要讓校區的家長們也認可!
Camille跟我說過,她看到我的簡歷,想聘用我,說我能有一定的說服力讓他們的家長認可,這樣,才能通過在他們學區課程的建立。她說現在的世界發展很快, 她認為開漢語課很有必要,但是阻力重重。
實際上讓家長們認可不是僅僅一次會議的自我介紹, Camille 給我安排了這樣一些工作來取得家長們的認可:
1.夜校。
家長漢語學校, 愿意學習漢語的, 晚上到校區教育局的一個會議室來學習,廣告不僅發到了校區, 還有校區以外, 我一周安排了兩次夜課,分別提供給校區內和校區外的,上了第一次課后,人員增加不少,據說傳聞是這位老師課上的不錯。我是PPT加圖片,加動手、動腦、動口一起來,很快,我和我的這些老外學生們熟識起來了。校區教育局把他們的鑰匙也交給我一把,晚間沒有門衛值班,我自己接待這些學員們。后來在全區家長的大會上我自我介紹后,這些已經是我的學生們的家長們首先熱烈鼓掌,所以我贏得了掌聲一片,為開課掃清了障礙。我也結交了一些朋友。(可惜他們的聯系方式后來因為網站的關閉而遺失了。)
2.Dayton大學學分課。
這是在高中階段的學生中開設的。學區和Dayton University 聯系,爭取到一個項目, 高中期間漢語課程結業,可以獲得20個Dayton大學的學分。(Dayton 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 20 個學分要花不少學費呢, 當然以后進了這所大學學分才會生效)由Dayton 大學外語系的教授們對我進行考核。記得那是個大雪紛飛的早晨,我趕到校區的一所學校(當時我在校區的一棟辦公樓里上班,主要任務是設計課程。美國給中小學生開漢語課沒有固定教材,我需要自己根據俄亥俄州設定的外語教學大綱情況設置課程。)在那里給我安排了電話考核。對方是Dayton大學外語系的五位教授,考核進行得很順利,我們談得很歡,本來說好半個小時的考核,結果持續了一個半小時。那以后他們將這個學分課程全部交給我一個人操作,包括最后所有人的評分,當然他們有很明細的操作要求和流程。這個班結束時,這些美國孩子們和我一起用漢語唱“大中國”:“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的那令人激動的場景,到現在都會在我的腦海里縈繞。
3.學生的業余漢語課。
在我沒有拿到教師資格證之前,我是不能進公立學校正式的課堂上課的, 因此在各個學校舉辦了學生業余漢語課程,家長和學生自愿報名參加。同時我需要將我的國內的學歷寄到美國的WES認證,我的大學本科是夜大,只有畢業證書,沒有學位證書。我在50歲時獲取的研究生(教育碩士)是有碩士學位證書的。沒有想到一直孜孜以求認真學習,這次還真起了作用,認證后,我拿到了辛辛那提教育局頒發的臨時教師資格證書,這樣才有資格進入中小學的正式課堂授課。
有了這張資格證書,有了家長們的認可,學校開始在小學3、4年級和5、6年級正式開設漢語課。
為了開設漢語課,又因為只有我一個漢語教師,校區對學校做了一個很大的調整。將原來的5所K-6的小學改為K-2兩所,3-4一所,5-6一所這樣的四所小學,還多余出來一處校舍,另作別用。為此,校區在每所小學召開全校家長和學生共同參加的家長學生聯席會。學校那天提供了午餐,那家長和學生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候分發午餐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我當時想,這些美國人也很在乎這一頓飯呀,其實也就是漢堡加飲料之類。接著,學校早晚接送學生的班車的路線也進行了大調整。我當時感覺Camille做事情還是真有魄力,為了開設漢語課,大動作也!她的思想比較先進,她認為國際間的交流是必須的,而且中國的地位將來不可低估!我的課程則被安排在3-4 和5-6 兩所小學中,兩個學校的校長還要協調我的上課時間,我必須開車才能上班,否則兩個學校之間步行可是沒法解決的。日常的上課對我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因為課程屬于普及課,每個學生一周只能接觸到一次漢語,而且又是像體育、音樂課一樣的副科,幾百個學生,他們的名字又起得特別別扭(我的感覺)。要想熟悉這些學生就很困難。但是不管怎樣,我總算把課程開起來了!
同時,他們的初中也想開漢語課,但是只能用業余時間。我的工作日程排得相當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