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了駱駝祥子,又看了關于駱駝祥子的電影,面對著兩種不同的文學傳達方式 ,對我而言卻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電影中,劉四爺做壽那天,認祥子為干兒子,虎妞為親閨女,世上還有比這更親的人嗎?等當提到祥子與虎妞的婚事時,劉四爺卻翻臉不認人。虎妞和祥子只好躲到小茶館里,臉都不敢露,可以看出,劉四爺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只有自己和錢。這一段也是原著中沒有的。集中表現了劉四爺的自私自利。
但劉四爺真的像電影中所述,是那樣一個自私而又自利的人嗎。在駱駝祥子這本書中,說過一句話。劉四爺是一個有字號的人,他買賣過人口,也跪過鐵索,因為沒有說過一句求饒,自此也被封了字號。而自從開了人和工廠以后,但凡別人有任何一點麻煩,只要告訴他一聲,他都會水里火里的幫忙,拉車的人只要每天交夠車份兒,都可以白吃白住。從這一點看出,劉四爺也并非就是自私自利的人,然而,在電影中卻別表現得過于單調電影僅僅講述了劉四爺陰面,還沒有講述有四爺的陽面。這是電影,和小說相比,一個最大的缺憾。
在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 ,虎妞難產,祥子去找醫生然而醫生卻說,交不夠30個大洋就不會去,這不僅能看出人命還不如錢重要,還凸顯了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
《駱駝祥子》電影結尾和書籍卻有著不同的方式,這也是這次觀賞的一個最大的色彩點。雖然說書籍可能和電影內容有些差別,但是最終給我的感受都是一樣的,希望和平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