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可承受的語言暴力】
有時一句話可以成就一個人,有時一句話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父母的語言更是如此,父母無心的一句夸獎或贊揚,可以成就孩子一生的優秀;父母無心的一句責罵或貶損,可以毀掉孩子一生的美好。
不要以為只有行為的暴力會傷害孩子,事實上,語言的暴力對于孩子的傷害才是致命的,是幼小的孩子不可承受的。更要命的是,身體的傷害可能短時間內康復,讓孩子忘卻,可語言上的傷害卻長時間存在,并且慢慢地積累著。
語言暴力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口無遮攔地責罵:“你給我滾一邊去!我看見你就煩!”諷刺和挖苦:“你這么笨,怎么是學習的料!”不分青紅皂白打罵:“你又怎么了,為什么又哭鬧?
貶損和辱罵:“你笨的就像一頭豬!”否定和打擊:“你什么都做不好,簡直就是一無是處!”隨意地遷怒:“這都怨你!”
對于父母來說,說一句話或許只需十幾秒,但對于孩子來說,傷害卻貫穿一生。蒙臺梭利就曾經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承受語言暴力的孩子,容易產生這幾種心理問題:自卑、懦弱、沒主見;孤僻、敏感、情緒化嚴重;暴躁、叛逆;極度沒安全感,情緒長期處于緊繃狀態;等等。
這樣的孩子沒有安全感,變得壓抑、敏感,對父母有著一種本能的排斥。即便長大后,心理創傷也很難康復,不知道如何和別人相處,很難結交到好朋友。
一位中學生在網絡上求助:父母的語言暴力已經讓我崩潰。
我自卑敏感,很容易被別人的一句話刺激,然后情緒暴躁。更可怕的是,我發現自己也受到了影響,學會了父母的語言習慣。
這位中學生述說著自己的經歷和感受,文字中透露出悲傷、無助和彷徨。其中兩個事件讓人印象深刻:之前他學習還算不錯,成績總是前十名,親友聚會時,親戚總是夸獎他。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客套,有的父母可能會謙虛一些,有的父母可能會得意一些,然而他的父母卻充滿了嫌棄。
每次父母都嫌棄地說:“就他那成績還算好,也就算湊合吧!”“哎,這個孩子也就學習還行,其他的事情什么也做不好。”
父母的嫌棄和貶損,傷害了中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在親戚面前抬不起頭來。他不明白父母為什么看不起自己,之后他開始習以為常,變得不再自信、不再努力,而且在情感上開始與父母拉開距離,不再愿意親近。
還有一件事:中學生每年都會收到一些壓歲錢,父母總是說幫他存起來,還給他辦了一張儲蓄卡。
一天,幾個同學討論父母花光孩子壓歲錢的事情,都說大人就是“大忽悠”,名義上說幫孩子存錢,實際上都自己花掉了。
晚上吃飯時,他詢問媽媽:“媽媽,我從小到大的壓歲錢你都給我存著嗎?”
媽媽遲疑了下,問:“嗯,怎么了?”
他半開玩笑地說:“大家都說父母最會騙人,把孩子的壓歲
錢都花光了,卻騙孩子說存起來了!”
聽了這話,媽媽非常憤怒,大聲罵道:“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竟然和我算賬了!我把你養這么大,花了多少錢,你知道嗎?!你的錢就是我的錢,我都花光了又怎么了?!要是知道你這么沒良心,我就不該生你!”
中學生愣住了,沒想到媽媽會如此責罵自己,“忘恩負義”“沒良心的東西”“我就不該生你”這些話在他的腦海里盤旋。
可是他不敢說什么,只能含著眼淚吃飯。
接下來,媽媽好像還不解氣,繼續罵道:“你還有臉哭?!看見你就生氣,快滾一邊去!”或許這位中學生的父母沒有意識到這是語言暴力,但不可否認,他毫不留情的責罵、貶低、口無遮攔,讓孩子受到嚴重的心靈傷害。
對于孩子來說,語言暴力就是一生不可承受的傷害,即便長大后,仍擺脫不了父母茶毒式的語言,仍抗拒讓父母靠近自己。
所以,親子溝通中,父母一定要學會好好說話,溫柔說出愛的話、關心的話、鼓勵的話,平和地說出批評的話、引導的話,而不是滿口都是指責嘲笑、否定、數落、抱怨,甚至是侮辱。
指責、否定的話不說,孩子就不會自卑、儒弱;嘲笑、侮辱的話不說,孩子就不會沒有安全感;數落、抱怨的話不說,孩子就不會自責愧疚,更不會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父母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