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南陽之行(一)南召(二)鎮平(三)內鄉(四)西峽(五)淅川(六)鄧州(七)新野(八)南陽市(九)方城(十)社旗(十一)唐河(十二)桐柏

南陽之行

南陽之行(一)南召

(2013-08-01 20:05:59)

   南陽,一個地大物博的地方,僅下面的縣都有十一個,這次出差可以用煎熬來形容,去的地方太多,在外呆的時間也長……

   此行第一站便是南召縣,據了解 南召山河秀麗,人文、自然景觀薈萃,是中原風光旅游勝地。境內有“南召猿人”遺址和猿人洞穴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達25處。唐代古剎丹霞寺、宋代道觀興陽觀、五垛山北頂祖師廟,馳名豫西,吸引著數萬計的游人。國家自然保護區寶天墁、牧虎頂原始森林,是南北珍稀動植物寶庫,為中原唯一的天然植物園和動物園。兼有“北雄南秀”特色的石人山南麓風景區,林海莽莽,古木參天,絕壁林立,奇峰競秀,氣勢磅礴,集“雄、險、奇、秀、幽”為一體。

  龍潭溝瀑布群級數達11級,最高落差百余米,山水相映,風景宜人,堪稱“中華瀑布第一群”。人工湖──鴨河口水庫,湖光水色相連,亭臺樓閣櫛比。百尺潭大瀑布、仙人洞等自然景觀,氣象萬千,景色迷人……

   坐上從鄭州發往南召的汽車上,八點從鄭州出發,僅在鄭州就耗掉一個半小時,中心站發車,在萬客來南站停了不下半小時,要知如此,直接在萬客來南站買票,價格還實惠些,好不容易等到汽車發動,結果在鄭堯車站又停了不下二十分鐘,心想:這不是全程高速嗎?為何在多個車站都停呢?這些都僅僅是為了掙個油錢嗎?這樣浪費多少時間,不由感慨:這些汽車,在車站挺守規律,一出中心站就無所顧忌。沒辦法,只有任由司機……  

   車上了高速,結果從平頂山魯山下了高速,沿著窮山野水的鄉鎮行走,一路上顛簸,不過沿途的風景挺美的。車路過皇后站,往云陽鎮駛來,云陽鎮建的不錯,看起來挺富有的。過了云陽鎮,就離南召不遠了,此時天下起了中雨,不由地心頭一驚,要是南召也下雨,今天就是泡湯了……

   終于到達南召通運社會化車站,感覺名字起的有些怪怪的,不過汽車站建的真不錯,面積不小,很是氣派,出了汽車站,天下起了雨,這下真的泡湯了,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撐著傘沿人民路往前走著,路過丹霞大酒店,看那樣子,估計也是四星級的。雨越下越大,本計劃今天夜晚趕到鎮平縣,看這雨根本沒有停的樣子,那只能在南召歇一夜……

   來到一家賓館,老板挺不錯的,就住下了,休息一會,坐五個小時的汽車確實有些夠嗆,有些累……

   下午時,雨終于停了,就立馬去跑市場,跑了兩個多小時,把整個縣城基本轉了一圈,看時間尚早,就四處轉轉……

    坐車來到南召縣云陽鎮興陽觀,是當地比較大的一個土地廟,傳在北宋時,云陽雖未設縣,但此地居民甚多,自然地出現了一個小集市,買買賣賣倒也來往人也不少,道教也傳來了。每逢初一、十五,道教徒要燒香祭告,寄托美好的祝愿。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夜里,一輪明月高照,星斗閃閃,晴空給人們帶來了春意。人們在香火之余,盡情賞月談天,不知不覺到了午夜,有個人忽然聽到河西山坡外笙樂齊鳴,細聽猶如迎神誦經。大家尋聲覓去,果然隱約地看到河西燈火輝煌。很久,這樣的情景才消失,樂聲也聽不到了。第二天這件事便以奇談神話傳播開去,引得人們半信半疑。待到二月十五,春意更曖,晚上又是明月高懸,疏星點點。大約到了半夜間,雞河西崖叢林山坡處又是笙樂齊鳴,悅耳動聽。尋音望去,那里又是燈火輝煌。過了一個多時辰一切消失,平靜如初。這次目睹者有三處共二十多人,次日目睹者奔走相告,相約到山坡看個究竟。于是六七個人趕到叢林處,可是什么怪異都沒有看到,只是發現山坡跟處一塊小平地上立著一大石頭,高四尺余寬二尺余長四尺多東西向橫在那里,很像一座縮小的三間房子。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一節,不知是認冒出一句:這不是神仙啟示我們在這里應修蓋一座像這塊石頭一樣的廟宇吧,大家齊聲響應,開山鑿石,燒磚運瓦,終于修成了這座石廟。廟觀三面環山,一方臨水,碧瓦紅墻,森嚴威整,是宛洛大道上的著名道觀。興陽觀始建于宋,興盛于明、清。現存的八大古跡、十大勝景,包括南天門、朝天閣、靈霄寶殿、仙人橋、老母洞、地府世界、無極宮、太清宮、閻羅寶殿、太和宮、關公殿、八仙過海、包公祠、文公堂、二十四寺等……
    眼看天快黑了,又坐上來往南召的汽車,來到賓館……

南陽之行(二)鎮平

  清晨起來,風輕云淡,風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掛上背包,沿著南召人民路走著,再次來到通運社會化汽車站,時間還有點尚早,買了汽車票,就站在汽車站的廣場上涼快涼快。從南召到鎮平,每天就有兩趟車,一趟是上午八點,返回十二點半,另一趟是上午九點,返回下午兩點半。終于等到車發動了,此時車上就我一個乘客,怪不得車這么少……
   車沿著縣城公路行駛著,兩邊都是山,不過山被采得坑坑洼洼的,美麗的碧水青山,被開采的那么不和諧,路兩邊擺滿了廢棄的石塊。行駛將近一個半小時,就到了鎮平縣
   據了解鎮平縣位于豫西南腹地,這里有三潭碧水、菩提古剎、巍巍五朵、悠悠趙河,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這里的金字招牌聞名遐邇,如“中國玉雕之鄉”、“中國地毯之鄉”、“中國金魚之鄉”、“中國玉蘭之鄉”。一出汽車站,沿著涅陽路四處觀賞,這里生產玉器的廠家及小作坊真不少,沒走一個路口都能見到幾十家,悅海溫泉酒店位于涅陽路和207國道交叉口,去問了問,價格不便宜。
   讓我有些記憶的就是新城廣場,建造的相當不錯,可以看出當地經濟實力不錯,跑完市場離天黑還有段時間,就乘車找個旅游景點去轉轉。
   來到位于南召縣與鎮平縣交界處的五朵山旅游景區,。旅游區內林茂水秀、瀑長泉涌、怪石嶙峋、地貌多姿,仙音裊裊;峰墻地貌和壺穴景觀是五朵山旅游區的精品景觀,也是南陽伏牛山地質公園最具代表性的地貌景觀。多處景點星羅棋布,錯落有致,構成了一條完美的游覽環線。宋代畫家郭頤盛贊五朵山“東朵如泰山之座,西朵如華山之立,中朵如嵩山之臥,北朵如恒山之行”;著名作家二月河贊謂五朵山“神秘有興味”;被譽為“音畫山水,伏牛仙境”、“中原第一靈水福地”。
   五朵山圣景,真是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真是美不勝收,漸漸地天黑下來了,景區附近的賓館價格不便宜,就乘最后一班車返回鎮平……
   此次之行,深有感慨,江山如此多嬌,每個地方真是各有特色……
 

南陽之行(三)內鄉

   很久以前就聽說過內鄉,一個朋友就是內鄉的,真正對內鄉,也沒有太多的了解,據了解內鄉有美不勝收的名勝古跡。
   茶庵仰韶文化遺址、鄧窯遺址、元代文廟大殿、圣垛寺塔和清代縣衙等,標志著內鄉歷史的悠久和燦爛。座落在縣城東大街和清代縣衙博物館,為我國現存唯一比較完整的古勝不驕事,距今600多年,展現了典型的古代衙署建筑特色和藝術風貌,有“北故宮南縣衙”之說。
   縣衙與仿清街渾為一體,構成巍巍壯觀的古建筑群。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菊潭公園、石堂山、啞女泉、五龍潭等名山名水,風景秀麗,留下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元好問等許多詩仙名人的千古絕句。座落在北就伏牛山腹地的寶天曼國家給自然保護區,區內奇峰連綿,風景誘人,珍禽異獸、名稀植物種類繁多,既是生物物種資源學術研究的天然基地,又是旅游觀光的勝地。菊花故鄉在內鄉,內鄉古來有“菊鄉之稱”。每年11月5日-15日的中國內花節期間,縣城數十萬株菊花爭奇斗妍,吸引著八方來客。
    汽車沿著312國道,從鎮平駛向內鄉,由于沒有直達車,從內鄉汽車站步行走到312國道,在那里坐從南陽開往內鄉的過路車。說來也巧,剛走到312國道口時,正好碰到一輛來往內鄉的過路車,匆匆忙忙上了車……
    內鄉位置真不錯,312國道橫穿全境,53國道縱越南北。長途汽車東到合肥、南京、上海,南下襄樊、武漢、十堰,北抵鄭州、開封、北京,西至洛陽、西安,均可當日到達。當汽車路過湍河時,這里的景色相當不錯,心想:等先看汽車站在哪里,一會轉回來,順便看看……
    首先來到內鄉縣衙,縣衙離汽車站挺近的,用不了十分鐘的路程,來到縣衙門口,門票六十,據說內鄉縣衙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為國內第一座衙門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的美譽。內鄉縣衙之所以能享譽全國,得益于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其中較重要的是它豐富的陳列展覽。在中軸線大堂、二堂、三堂及東西花廳等主體建筑搞復原陳列,再現古老縣衙的真實面目和威嚴氣勢,以及佐貳官、書吏師爺辦理公務、審理案件和家眷生活起居的真實場面;在東西輔線建筑內圍繞縣衙內容搞輔助性陳列,主要用實物和文字版面展示和介紹有關衙門文化知識。它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從眾多的楹聯上得以展現。如大堂楹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二堂屏門“天理、國法、人情”匾額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其中最為世人喜愛和稱贊的,是康熙十九年知縣高以永撰寫的:“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離開內鄉縣衙,沿著湍河西路走著,湍河之濱,涼風習習,不由得放慢腳步,走到酈都大橋橋頭邊,另一端有個內鄉特有的標志,走近一看,上面寫著“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路的兩邊是開闊的廣場,廣場的花壇里美麗的郁金香開的姹紫嫣紅,十分漂亮,廣場上的類似書頁樣的石墻上刻著“三顧茅盧”的畫面,左邊寫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右邊便是醫圣張仲景的畫像,往前便是地動儀的發明者張衡的畫像等等,南陽真是人才輩出,人杰地靈的好地方。據說寶天曼風景區不錯里面有很多孑遺植物和珍奇動物在這里繁衍生息,是我國少有的生物物種資源天然基因庫,登上寶天曼峰頂,俯瞰群山巍巍,林海蒼茫,云霧繚繞,氣象萬千,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公園。  
    此外,恐龍蛋及恐龍骨骼化石保護區、天然溶洞天心洞、狄青洞、影視基地春秋城和七星潭、五龍潭、讓河風景區,風景旖旎,妙趣橫生,是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內鄉,由于便利的交通,加上當地旅游資源很多,所以城市建設的相對不錯,這里的環境也十分不錯,由其湍河沿岸,沙鷗翔集,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內鄉不再是聽說,因為也曾來過……

南陽之行(四)西峽

   西峽,曾經也聽人說起,說那里的經濟很發達,人也可有錢。
   據了解西峽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有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等自然、人文景觀50多處,是理想的生態旅游勝地。旅游景點有灌河漂流、龍潭溝、老君洞、五道幢、老界嶺景區、白羽城遺址、恐龍蛋化石遺址、云華蝙蝠洞、屈原崗遺址、寺山國家森林公園、銀樹溝、哪吒廟等,擁有國家4A級景區4家(西峽縣老鸛河漂流風景區,西峽恐龍遺址園,西峽龍潭溝,西峽縣伏牛山老界嶺景區 ),居南陽市首位。
   從內鄉到西峽,費了不少周折,內鄉到西峽沒有直達車,還得到312國道上等,沿著菊潭大道,走到與312國道交叉處的五里堡,等了將近半個多小時,終于來了輛從南陽來往西峽的車,車路過丹水鎮,這里是西峽恐龍園所在地,一個巨大的恐龍雕塑立著大門處,拿出手機準備抓拍,由于車速過快,沒有拍下來,邊上的乘客看見了,說起恐龍公園來,西峽恐龍遺跡園屬于白堊紀斷陷盆地沉積,主要由地質科普廣場、恐龍蛋化石博物館、恐龍蛋遺址和仿真恐龍園四部分組成。西峽出土的恐龍蛋化石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分布之廣、保存之好堪稱“世界之最”。特別是西峽巨型長形蛋和戈壁棱柱形蛋,世界稀有罕見,是西峽蛋化石的標志。
   來到西峽汽車站,汽車站還是有些破舊,沿著仲景大道,來到灌河大橋,對面便是寺山森林公園和巍峩的青山,灌河之水靜靜流淌著,不遠處便是一座寺廟,沿著灌河大橋走到橋的對面,來到寺廟門口,一看才知是燃燈寺,據了解山上綠樹蔥籠,花紅柳經,林風陣陣,鳥雀啁啾,山下鸛河纏繞,真的是綠水青山兩相宜。燃燈寺屹立在巍巍寺山之顛,是我國古代至今唯一的以供奉燃燈古佛為主的佛教道場,故而歷代香火鼎盛,朝拜之人絡繹不絕。紅墻隱于翠柏之中,晨鐘暮鼓響徹云霄,經音佛樂余間裊裊,朵朵白云纏繞山腰,似人間仙境。
   離開燃燈寺,沿著灌河大道走著,前面不遠處便是時代廣場,廣場挺大的,廣場周圍的賓館真不少,上檔次的都有十來家,怪不得說這邊人有錢,估計旅游業比較發達吧。
    西峽,一個不錯的地方,灌河沿岸,風景真不錯,要不是時間緊,加上天上下起了小雨,就多在此駐足,西峽之行,有些倉促,不過畢竟來過,還是不錯的……
 

南陽之行(五)淅川

(2013-08-01 19:45:29)
   來到淅川,看淅川汽車站建的還不錯,心想可能也是個不錯的地方,沿著丹陽路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了范蠡公園,看門口有不少人坐在公園門口打麻將,也就沒多停留……
   據說淅川也有不少不錯的景點,如丹江口水庫就屬于淅川縣,不過水庫離的有些遠,也就放棄去那邊參觀一下的想法。跑縣城市場,相對而言,不是很好跑,沒有專門的市場,比較分散。不過縣城也不是很大,也就不是很費時間。
   跑完市場,實在沒啥事可做,還是找個旅游景點去轉轉。正好有車去倉房鎮,那里有個香嚴寺。香嚴寺原有兩座禪院,“一在白巖萬山環抱之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30里,俗謂之上寺、下寺”。下寺已被丹江庫水淹沒,現僅存上寺。上寺位于倉房鎮西北4千米處,坐落在龍山嶺南的群山環抱之中。
   香嚴寺原為“大唐慧忠國師道場”,曾有僧眾數百人,有“千頃香巖”之稱。據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香巖寺始建于唐”。又據《淅川香嚴禪寺中興碑記》,香嚴寺為“大唐慧忠國師道場,勅賜長壽,其以香巖傳,由國師入塔時,異香百里,經月不散”,故亦稱“香巖長壽寺”。其后屢廢屢建,今日上寺基本為清代建筑風格。
    寺院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現存殿、堂、樓、閣及各種建筑141間。主體建筑有山門、韋馱殿、凝月軒、大雄寶殿、接客廳和藏經樓,自下而上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陪建東西客房、僧房和十王殿,并在東部另辟“靜修院”,一進五庭院,步步登高。整個建筑嚴謹對稱,規模宏偉,風格各異。
山門為四柱嵌匾的石牌坊,面闊3間,上書“勅賜顯通禪寺”6個大字,門旁兩側各蹲立一只高大雄渾的圓雕石獅。韋馱殿為硬山式建筑,面闊5間,進深3間,走廊排列12根合抱大柱,雕梁畫棟,華麗中更顯得莊嚴肅穆。韋馱殿之后,便為凝月軒,是一座小巧玲瓏的建筑,為達官貴人入大雄寶殿前的休憩之所。大雄寶殿,為硬山式建筑,面闊五間,進深3間,兩山出檐,四周走廊環立26根大柱,高約7米;檀嵌、插筋均為濃筆重彩,鏤刻繪畫;斗拱出頭雕刻龍頭、龍尾,狀似盤龍;門扉全為填花透雕,每個瓣經精心設計,琢磨精細,紋理清晰,花葉相襯;殿內豎立8根“通天柱”,直托屋頂梁架,氣勢磅礴。尤其是大雄寶殿內滿繪神佛壁畫,均為明代作品,頗具文物價值。東、西二墻的彩色壁畫,大小相同,畫中人物姿態各異、形神兼備、構圖嚴謹,中為元始天尊,余為南、北、東、西四極太皇大帝。兩幅彩色壁畫是中原最大的彩色壁畫。其余法堂、藏經樓、客堂、僧房以及其他建筑,皆規模宏大,各有特色,雕鏤精細,別具一格。
   整個寺院掩映在茂密的山林之中,翠竹、古樹和泉水環繞,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景色迷人。寺東竹林內豎立著兩座潔白的大理石塔,高15米,6角、7級,為雕琢精細的仿樓閣式建筑,與綠竹相襯,若天然圖畫。寺院內外還分布有多處名勝奇景,諸如珍珠泉、雙石洞、龍泉、水簾洞、瀑布(又名“白布朝陽”)、花果山、一柏擔八榆、一柏一石一廟、一步三眼井、一步三道門等。
   離開倉房鎮,天已經黑了,直接坐上最后班車返回淅川。對于淅川,沒有太多的了解,既然來了,總的留下點旅游景區的紀念吧……
 

南陽之行(六)鄧州

(2013-08-01 19:39:47)
   世界有時感覺很大,有時感覺又很小,跑西峽市場時,遇到一個同行,我前腳準備離開客戶的門店,他后腳就進來了,于是就和他聊起來了,相約一塊去淅川,夜晚合租,這樣可以省去一部分出差費用。夜晚一塊吃了頓飯,聊起了工作上的事,夜晚就開了個雙人間,確實省錢,他市場已經跑完,準備明天就回去,我還有好幾個地方都沒去。
   出差在外,和別人合租確實是擔著風險的,必定彼此都是頭一回認識,都心里有所防備。必定都是老實人沒啥太多心眼,也就得過且過。清晨五點多時,天下起了大雨,一直下到六點多,還沒有下小的趨勢,心想:這下又該耽誤行程了,鄧州怕是去不成了。眼看就快七點了,雨還是下個不停,下雨也得走呀,十幾個縣可不是開玩笑的,需要跑一段時間,于是下定決心前往鄧州……
   淅川離鄧州有段距離,將近有八十多公里,車票28,天上的雨下個不停,下雨天就是不方便,車轉了會就發動了……
   來到鄧州,查了下當地的簡介,據了解鄧州自古迄今,文化燦爛,名人輩出。鄧州古為荊州之地。距今約六千年前已有原始人群居住,屬苗蠻部落群。禹征苗,夏“仲康封子于鄧,始有鄧國”。《詩經》中的《臺南》、《周南》即為襄、鄧境內的民歌。鄧州載入光輝史冊的東漢“二十八宿”中的賈復、杜茂、劉隆,曾為漢王朝的中興立下汗馬功勞;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開中醫之先河,世尊其為“醫圣”、“群方之祖”:宗懔以其善治和博學成為南北朝時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學家;唐代名將張巡固睢陽,以寡敵眾,一舉挫敗安祿山叛軍,遏其南下江淮。  北宋賢臣范仲淹在鄧州創建花洲書院,在此寫下不朽名篇《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歷歷激越后人,千古頌唱;南宋名將王堅扼守合州釣魚城,致號稱“上帝之鞭”的蒙哥大汗“折鞭”于城下;明朝內閣大學士李賢所著《天順日錄》、《古穰文集》被收入《四庫全書》。  
   辛亥革命先驅王庚先、女發明家丁育三、現代著名語言學家丁聲澍、著名作家姚雪垠、著名教育家韓作黎、著名軍旅青年作家周大新等,各領風騷,無愧為一代英才,國之驕子,是鄧州的光榮和驕傲。鄧州景色秀麗、文物眾多。境內有1.3億年前的化石點5處,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13處,以及商代、戰國、漢代遺址51處。 不知不覺來到古城廣場,古城廣場的西邊由緩緩淙淙流過的護城河,微風拂過,水波蕩漾,偶爾有音樂噴泉升起落下,讓人駐足欣賞,流連忘返!在古城廣場略略駐足一會,欣賞著城市的繁華。
   沿著古城路,不知不覺便來到古城商業街,讓人眼前一亮,便迫不及待走向古城商業街。街道兩旁數百家門面房全部建成仿古建筑,家家朱門全金,雕梁畫棟,飛檐斗拱,古色古香,五步一樓臺,十步一景點,真可謂“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里面的商品更是琳瑯面目,給人一種古香古色的感覺……
   隨后又來到花洲書院,據了解花洲書院,國家3A級景區,始建于宋代慶歷年間,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鄧州知州期間創建了書院內講學堂——春風堂、藏書樓、齋舍,并在書院東側創建百花洲,重修覽秀亭,構筑春風閣,花洲書院因百花洲而得名。
   公元1045年,范仲淹謫知鄧州,為學風不興而憂心忡忡,感到百花洲一帶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治學場所,于是在百忙中謀劃,創辦花洲書院。并且,公余到書院講學,一時鄧州文運大振。范仲淹的兒子、官至觀文殿大學士的范純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書的張載,曾任鄧州知州的韓維,均“從師范仲淹學于花洲書院”。北宋治平四年,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任葉縣尉,曾到花洲書院瞻仰范公遺跡,作詩云:“范公種竹水邊亭,漂泊來游一客星。神理不應從此盡,百年草樹至今青。
   花洲書院是《岳陽樓記》的誕生地。走出鄧州市城區,向東南行不遠,便可見一處竹柏掩映、亭臺錯落的園林式建筑,這便是當年范仲淹知守鄧州時創建的花洲書院了。范仲淹原系江蘇吳縣人,慶歷四年,由于其主持的“慶歷新政”失敗,悲憤之余,乃上書皇帝,自請守鄧;次年,以給事中、資政殿學士身份來到鄧州任上。以堂堂副宰相之才智,治一鄧州,范仲淹大顯身手,他重教化,輕刑罰,廢苛稅,倡農桑,一年后,朝廷命仲淹移守荊州,而鄧州百姓因感其恩德,綿延數里,跪道挽留。仲淹為民情所動,終不忍行,遂上書皇帝,懇請留鄧,皇帝也只好特許。
   公余之暇,范仲淹多是飲酒攬勝或者講學會友,“七里河邊帶月歸,百花洲上嘯生風”, “主人高歌客大醉,百花洲里夜忘歸”,和朋友在一起,范仲淹一反平日刻板嚴肅模樣,或擊鼓高歌,或迎風長嘯,頗有點放浪形骸。同時,他還在百花洲旁建起一座書院,常于書院內執經講學,為廣大學子傳道授業解惑。書院內,講經者娓娓道來,聽課者如沐春風,這座書院,便是如今的花洲書院。書院內既有《岳陽樓記》的誕生地春風堂,又有聳立秋水之上的“覽秀亭”;既有小巧別致、全國僅見的泮池、狀元橋,又有供奉范公塑像的范文正公祠。走進書院,但見亭臺樓榭錯落有致,山湖洲林相映成趣,其建筑皆為江南園林風格。
   西側并列為二進一院的范文正公祠。范文正公祠是明代嘉慶年間鄧州人民為紀念范仲淹所建,現存為清代建筑。房門上方懸掛二十九代孫范文通親筆所題“范文正公祠”匾額。范公祠北為新建四進三院的名人館,中院有古三眼井——范公井,整個建筑風格為清代北方建筑。名人館是為紀念古今鄧州籍歷史名人所建,為仿清代建筑。前院正房和廂房為《姚雪垠文學館》,館內陳列有姚雪垠辦公用具,著作手跡及生平著作,中院和后院正房及廂房設醫圣張仲景,歷史名將張巡、鐵鉉等歷史名人紀念館。
   百花洲位于書院東側,緊臨鄧州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代古土城墻。百花洲由謝絳在1039年任知州時辟建,后由范仲淹修建成書院園林,有菊花臺、亭榭、太湖石點綴湖岸,島內遍植花木,建筑采用范仲淹家鄉清代江南園林風格。百花洲布局為南山北水,洲南由各具特色的峭壁假山、五峰山和別有洞天組成。別有洞天假山將南北隔離,洲北湖內大小三島,島上再現范仲淹任知州時與民同樂的嘉賞亭及菊花臺等。湖島將全湖劃分為大小水面,洲東面為自然收放線的溪流,北端有石舫“香舟”,中段臨水有扇亭“月到風來亭”。百花洲之南的賞石園以欣賞石欄、石景為主。賞石園北為五峰假山、五峰書齋和長廊、思范亭,別有洞天,形成一條完美的園林風景線。
    離開花洲書院,接著沿文化路走著,鄧州外環附近建的更不錯。據說鄧州有很多有特色的東西全國文明,其中有一樣,便是鄧州黃牛,對于這些不是太了解,只是看到些顯著的提示……
    鄧州市,還有很多地方沒去,有機會再次之行……
 

南陽之行(七)新野

   新野,一個很熟悉的名字,曾記得三國里“火燒新野”的典故,火燒新野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回蔡夫人議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在火燒博望坡之后,諸葛亮第一把火燒博望坡,夏侯惇大敗,曹操便親自領兵伐新野。劉備放棄了新野,到樊城以避曹軍。曹操的部將曹仁領的兵到新野,見城門洞開,城中無人,便引軍進城中駐扎。夜來時分,就被火燒了。
   坐上前往新野的車,車票十塊錢,很快就到了新野縣。據了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是三國歷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時代晚期形成部落,西漢初年置縣。這塊富庶美麗的土地,造就了鄧禹、庚信、岑參等歷史文化名人。三請諸葛、火燒新野等三國故事使新野聲名遠播,聞名遐邇。
   來到新野汽車站,出了汽車站就能感覺整個縣城的美麗,沿著漢陽路來到漢城廣場,在廣場休息了會,便繼續往前走著……
   新野有很多旅游景點,有薦賢嶺、漢議事臺、太子閣等等。來到漢議事臺。向上看建有一座雙層八角閣樓,上層八角上各盤一條栩栩如生的陶質神龍,上下層角端均飾有鎮海祖像和祥瑞異獸,凝視著八方。閣樓屋脊中心為寶頂葫蘆型。這里有石桌、石凳正好容四人對座交談。據傳說,臺基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三百六十天,樓修八角,示八卦之意,當時諸葛亮在此外觀天象、望氣脈、日夜運籌,輔佐劉備復興漢室大業。閣樓屋脊上的八條神龍,是諸葛亮為防御火災而特意設計的,這八條龍面對八方,哪方燒大火,哪一方向龍頭就會自動噴出水來。所以當年火燒新野時,新野滿城起火,上下通紅,全城房屋盡成灰燼,唯獨議事臺一無所損。
    離開漢議事臺,便來到薦賢嶺。這一景點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當年,劉備送徐庶到曹營、徐庶走馬薦諸葛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按照古代禮制,送人送到三十里已是極限,這里離縣城剛好三十里。劉備與徐庶灑淚相別后,仍久久佇立在這里,遠望徐庶的背影。徐庶見劉備不愿離去,便勒馬回首向劉備推薦了曠世奇才諸葛亮。如果沒有徐庶回首薦賢,就沒有劉備的三請諸葛;沒有諸葛亮出茅廬輔佐劉備,很可能就形不成三國鼎立的政治局面;那么,三國的歷史將會重寫。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薦賢嶺應該是形成三國歷史的分水嶺。
    對于三國,比較喜歡拜讀,此行來到不少旅游景點,對三國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站在薦賢嶺的遺跡處,已經難以感受到當時歷史真實的畫面,卻有種深入三國歷史的感覺……
    新野,一個很有特色的地方,沒有來到新野,就難以體會三國里的場景,有機會定去看看更多的歷史遺跡……
 

南陽之行(八)南陽市

   南陽,曾經來過,上次來時,由于時間有些緊,就沒更多的時間去了解這座美麗的城市,此次來到南陽,可以更好的去了解,去轉轉……
   辦完事,沒啥事可干,就坐上九路公交車來到白河沿岸,由于近日高溫,白河沿岸有不少乘涼的人,有不少小孩直接在白河邊上游泳,也有多位老者,在白河邊上垂釣著。白河兩岸的風景真不錯,沿著白河邊往前走著,由于溫度有些高,走一會就在白河沿岸涼快一會,不知不覺,便走到農運會場館前,整個場館設計充分體現出中原文化的渾厚、飄逸、大氣,設計方案引入“龍鳳呈祥”的圖騰精神。采用金黃色鏤空金屬板制作的飄頂,形成“龍鳳呈祥”的圖案,不僅使整個場館顯得輕盈飄逸,更透出了無限生機。頂部采用漢代朱雀花紋,在夜間燈光向外透出,猶如龍鳳盤旋,一片流光溢彩。
   據說辦農民運動會,在二三線城市,南陽還是第一個,可見南陽魅力四射,據了解南陽農運會農運會將緊緊圍繞“農”字設置農運會比賽項目,策劃開、閉幕式文藝演出。本屆農運會共設田徑、籃球、游泳、毽球花毽、乒乓球、中國式摔跤、龍舟、民兵軍事三項、武術、健身秧歌、中國象棋、舞龍、舞獅、自行車載重、風箏、釣魚等15個大項,198個小項。屆時,將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港、澳、臺地區3萬多名體育健兒和各界人士參加盛會。還設置了搬重物賽跑、抗旱提水保苗賽跑、插秧賽、搶收糧食賽等,既趣味十足又貼近農民的日常生活。
   離開農運會場館,坐上公交車來到臥龍崗,首先映入眼簾便是“千古人龍”四個大字,兩邊分別寫著“名垂千古仰威儀,功蓋三分延漢祚”。據了解南陽臥龍崗,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 “躬耕南陽”的故址和紀念地,漢昭烈皇帝三顧處,“三分天下”的策源地。豫西南名勝之首。
   魏晉時期,后人已在臥龍崗上建庵祭祀。唐宋時期,臥龍崗諸葛庵已聞名天下,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南都行》中云:“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贊美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元,延佑四年仁宗皇帝交中書平章政事與翰林集議,命名南陽臥龍崗古建名勝為“武侯祠”。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知府羅景主持重修武侯祠,并依前人“龍崗全圖”復建了“臥龍崗十景”(草廬、古柏亭、梁父巖、抱膝石、半月臺、老龍洞、野云庵、諸葛井、躬耕亭、小虹橋)和臥龍書院。乾隆年間,出現了“漫道錦官祠宇好,龍崗今日更馨香”的盛況。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現存古建筑群為元、明、清時期。祠內保存著漢以來歷代碑刻,匾額楹聯六百多(通)幅,在全國武侯祠中數居首位。其碑刻書法,真草隸篆無所不具,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岳飛手書諸葛亮的前后《出師表》石刻,其字體蒼勁峭拔,備受推崇。
   南陽,還有一個比較出名的那就是南陽玉,來到南陽玉器大世界,里面的玉器,有的小巧玲瓏,有的蓬勃大氣,有的雕刻的栩栩如生,問問價格,都不是很便宜,再說對玉器不是很在行,很有可能買到假的,沿著玉器大世界市場主道走著,靜靜地欣賞……
   南陽,一個歷史文化淵遠流長的城市,處處莊顯古香古色的三國氣息……
 

南陽之行(九)方城

   在南陽師范學院邊上的旅社住了兩夜,由于這兩天高溫,夜晚都是出奇的熱,加上旅社的條件也算一般,也就得過且過。
   次日清晨,一大早便退了房,昨夜太熱,幾乎都沒睡著,想著趕快跑完市場,好早點回去。坐上九路公交車,便往汽車站方向趕來……
   來到方城,對于方城以前沒有太多的關注,車緩緩駛入方城汽車站,汽車站建的挺不錯的,這邊的建筑也很有特色,據了解方城山川秀麗,文化名勝較多,旅游資源豐富。有中國現存最早的長城——楚長城、號稱北武當的道教勝地黃石山,漢代湖陽公主修行的煉真宮,始雕于北魏年間的佛溝摩崖造像,元代四大名剎之一的普嚴寺,東漢光武帝劉秀“扳石得泉”飲馬處扳倒井,三國時期劉備“火燒博望坡”遺址等古代名勝,以及建筑別致新穎、水秀山青的避暑游樂勝地望花亭水庫、鴨河口水庫,有峰秀谷幽,林翠泉清,風光迷人的大乘山、七峰山等自然景觀。方城的民間藝術源源流長,聞名遐邇的文房瑰寶中國五大名硯之一的黃石硯,始創于漢代,盛于宋,輝煌于當今,雕工精湛,勘稱一絕,古代大書法家米芾、黃庭堅,當代大書法家啟功等曾揮毫潑墨,予以高度贊譽。
   沿著張騫大道往南走著,兩邊的建筑很有特色,環境也很幽美,整個縣城顯得干凈整潔,辦完事,看時間還有些早,便查查當地有啥旅游景點,據了解境內有中國現存最早的長城--楚長城、號稱北武當的道教勝地黃石山,西漢外交家張騫封侯處,漢代湖陽公主修行的千年道道觀煉真宮,東漢光武帝劉秀“扳石得泉”飲馬處扳倒井,三國劉備“火燒博望坡”遺址,始雕于北魏的佛溝摩崖造像,唐代四大名剎之一的普嚴寺等古代名勝。建筑別致新穎、水秀山青的避暑游樂勝地望花湖水庫游覽區、鴨河口水庫,玉瀑連珠、潭潭相連的七十二潭等景區令人留連忘返。峰秀谷幽,林翠泉清的,風光迷人的省級大寺森林公園、省級七峰山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更是游覽的好去處。火燒博望坡遺址等景點也被列為我國三國旅游線主要景點。
   于是來到方城博望鎮博望坡遺跡;北負伏牛山,南面隱山,西倚白河,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崗,地勢險要,為古"襄漢隘道"之通衢,素為兵家必爭之地。先后為侯國,為縣,為店,為驛,為鎮。西漢時,外交家、探險家張騫,先后兩次出使西域,功勛卓著,被漢武帝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封為"博望侯"于此,取其"廣博瞻望"之意。"博望"之名,由此而得。相傳,此地乃三國時諸葛亮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古戰場。
   離開博望坡,便返回方城,方城也是個不錯的地方,沒有太多的了解,也曾擦肩而過……
 

南陽之行(十)社旗

   來到方城老汽車站,坐上前往社旗的車,方城到社旗的車還是不是很多,必定去的人不是很多,每隔半個小時發一班,車票九塊,車沿著縣城公路來到社旗,車到了社旗汽車站,汽車站建的相當不錯,與一些大城市的汽車站有一比,才不到九點,溫度就將近有三十七八度……
   社旗,據了解社旗縣“依伏牛而襟漢水,望金盆而掬瓊漿;仰天時而居地利,富物產而暢人和”。縣內山川秀麗,名勝眾多,文物璀璨,人杰地靈,自古商業發達,集市繁榮。
   社旗縣城內七十二條古街道保存完好,構成中原最大的清代建筑群。其中規模最大的清代一條街尤為完整。首批國家文物一級保護單位--山陜會館,造型奇特,氣勢恢宏,木石雕刻精妙絕倫,集中外建筑雕刻之精華,堪稱全國一絕。此外,還有因項羽屯兵聞名的霸王山,有融中外建筑藝術為一體的太和轉樓,劉鄧大軍商討宛東戰役的社旗彰新寨會議舊址等名勝景點。
   沿著社旗西關大道走著,不知不覺來到山陜會館門前,據了解社旗山陜會館,國家3A級景區,位于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城中心,為清代山西、陜西在賒旗店的商賈集資興建,作為他們同鄉集會的場所,故名山陜同鄉會館。會館“春秋樓”內泥塑關羽坐像,并豢養有監、官、僧道,會館亦稱“山陜廟”。
   現存殿、堂、樓、閣及各種建筑130余間。主體建筑由琉璃大照壁、懸鑒樓、大拜殿、春秋樓四部分組成,自南向北呈現中軸線式分布。前為琉璃照壁、鐵旗桿、東西轅門和東西馬廄;其后為懸鑒樓、鐘鼓樓、東西廊房;再后為大拜殿、藥王殿、馬王殿;最后為春秋樓。布局嚴整,莊嚴肅穆。除后部“春秋樓”被毀外,其余保存尚好,是河南省古建筑中一個比較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陽市面積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會館的前部是巨大而又華麗的“二龍戲蛛”浮雕照壁,高20米,寬13米,仿北京“九龍壁”建造,用彩釉陶瓷大方磚砌成,透花雕龍,圖案精巧,構圖藝術,金碧輝煌。懸鑒樓,又名“八卦樓”,為會館之戲樓。樓高30米,面闊17米,進深20米。建于嘉慶元年,重檐歇山式建筑,上下三層,翬飛斗拱,層層疊立;環樓上下,均有木、石雕刻;戧脊上飾以人物走獸,雕工精細,玲瓏奇觀。樓兩側有鐘、鼓二樓作陪襯。鐘、鼓二樓皆用十六根木柱支撐;東樓懸大鐘,西樓懸大鼓。鐘、鼓樓兩側,有東西轅門和馬廄。大拜殿為會館的中心,樓高34米,面闊23米,進深45米。建于同治八年,大殿建在高臺之上,為重檐廡殿式建筑。后殿原有“暖閣”,內有關羽牌位。前殿為宴會廳,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殿檐下木刻“西游記”、“封神榜”等圖案,雕工精巧,形象逼真。殿前兩側,各有大石雕,高五余尺,采用淺浮雕與透雕相結合的雕法,右壁石刻“漁樵耕讀”,山水亭臺、人物、鳥獸,雕琢精細,布局嚴謹;左壁石刻“十八學士朝瀛洲”,雕造工巧,內容豐富,形象生動。殿下所筑高臺,約四余米,磚、石包砌,周圍以石欄,中立一石雕牌坊,精雕細鏤“金龍纏玉柱”、“文武獅子”、“八愛圖”;牌坊下為“九龍口”,斜鋪云龍石雕;牌坊兩旁立門樓,筑臺階各十三級。大殿左右筑以陪殿,東為藥王殿,西為馬王殿;陪殿之前,均建有東、西廊房各十三間,把大拜殿烘托得更加雄偉、肅穆、壯觀。
   社旗,也是個相當不錯的地方,由其山陜會館留下難忘的記憶,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更多的了解,時間有些短,有機會再來深入的去旅游,去了解……
 

南陽之行(十一)唐河

(2013-08-01 19:24:48)

    社旗汽車站,有直達唐河的汽車,但每隔一兩個小時才會有一班車發動,問其原因,過路車太多,而且很快,于是坐上五元的三輪車來到社旗建設路與南環路交叉口再往前五百米左右的地方,等前往唐河的過路車,此時也有個人再等車,他看了看我說,“你面相不錯,運氣好,我會看相”,一聽心里蠻高興的,不過看出他想讓我在他那看相,隨便忽悠他幾句,說“我也會看相,會奇門盾甲”,這時正好來了輛從平頂山發往唐河的車,車票十五塊錢,將近行使一個多小時,來到唐河老汽車站。天氣還是異常的熱,出站后直接找了家賓館,開了間帶空調的房間,睡了會……

    唐河,還是有所了解的,據了解唐河縣歷史悠久,境內有多處仰韶、屈家嶺文化遺存。城郊寨茨崗和湖陽影坑新石器時期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表明,唐河一帶具有黃河流域仰韶文化與江漢平原屈家嶺文化互相融合的明顯特征。在唐河辦完事,看時間尚早,加上天有些熱,不想再去軋馬路,就查查當地有啥特別的旅游景點,據說石柱山森林公園位于唐河縣城東35公里處馬振撫鄉境內,山體東西走向,長約40公里。山頂有兩塊大石屹立如柱,高約14米,故稱“石柱擎天”,為唐河縣八大景之一。柱有環痕,舊縣志載,系大禹導淮治水系舟處。和蚌獻瑞,鷹視蒼穹,平湖醉春,金蟾祈福等景點雄、險、秀、奇、幽五景兼備,是修身養性的綠色世界,娛樂健身的天然養吧。

   文筆峰塔位于唐河縣城建設路東段,唐河革命烈士紀念館院內,是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于明末清初,當時為培植唐河文風,弘揚圣賢學風,由當地文人雅士發起興建。

   虎山湖風景區位于唐河縣城東南25公里的馬振撫鄉境內,從312國道沙河鋪段修建的旅游專線公路可直達該景區,交通十分便利。景區地處群山懷抱之中,控制流域面積199平方公里,是河南省一座中型水庫。

   普化寺位于唐南古鎮黑龍鎮東北角白玉山旅游風景區,距唐河縣城25公里處,毗鄰豫S240線,交通便利,歷史悠久,建筑占地5620平方米,有山腳、山腰、山頂五座綜合性廟宇數十座古建筑,是豫西南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和宗教文化旅游圣地之一。于是坐上汽車來到普化寺,普化寺位于發山山頂,現有綜合性宗教廟宇建筑數十座,分前、中、后三層,左右設有鐘樓和鼓樓,總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山腰有塔林一處,山腳有直心庵一座,山上現有佛祖殿、大雄寶殿、真武祖師殿、藏經閣等殿堂,供奉有請自泰國的玉佛、真武祖師、觀音等。發山普化寺南與隱洞山、碾盤山、苗山相呼應。山腳下有泉終年長流不息,泉水匯集于洼地而成黑龍堰,清澈見底。
    傳說元末順帝夜夢白玉放光,派使訪至山頂,一巨玉曾放光三晝夜,與帝夢相符。帝傳旨敕名白玉山,山頂建白玉禪寺。明朝第二代皇帝朱允文曾于此山避難并削發為僧,因頭發埋于此地,故此山也稱發山。隨后白玉禪寺改名為普化禪寺。相傳“閱罷楞嚴磬懶敲,笑看黃屋寄團瓢。南來嶂嶺千層回,北望天門萬里遙。款段久忘飛鳳輦,袈裟新換袞龍袍。百官不知今何處,唯有群鳥早晚朝。”之佳名,便是他出家后所作,且至今仍在此廣為流傳。
    旅游一番,看天漸漸黑下來了,于是坐上最后一班車前往唐河縣城……

南陽之行(十二)桐柏

   桐柏,此次南陽之行,要去的最后一個地方,桐柏很早之前就有所耳聞,桐柏也屬于革命老區,據了解桐柏山水秀美,文化厚重。盤古開天地,“血為淮瀆”,被命名為“中國盤古之鄉”。秦漢為始,50多位帝王遣官祭淮,康熙御書“靈瀆安瀾”。桐柏山創佛教臨濟宗白云系,境內水簾寺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正在興建的河南省佛教學院,是全國第六家、河南省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桐柏是中原旅游勝地,有主要景觀118處,淮河源國家級森林公園是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
   離開唐河,沿著312國道,來到位于官莊鎮牛莊油田,據說油田老城區在此,而新城區位于桐柏縣雙河,來到南陽油田,這里人真的很有錢,到處都是采油的油井口,位于麥田里,遠遠都能聞到原油的味,沿著街道走著,這里還通有公交車,還有大型的商場,可見當地的經濟水平,不知不覺來到油田文化廣場,廣場挺寬闊,而且建的也很有特色……
   離開牛莊油田,坐車來到雙河油田,這里有更多的煉油的廠,這里的人也相當有錢,整個鄉鎮的建設相當不一般,很多硬件措施都很齊備……
   中午十分,離開雙河,就來到桐柏,桐柏真是一個相對不錯的地方,也有很多旅游景點,其中就有淮源風景區桐柏淮源風景區位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脈中段,是江淮分水嶺所在地。景區內奇峰競秀,層巒疊嶂,森林密布,瀑泉眾多,宛如鬼斧神功…
   桐柏,一個不錯的地方,擦肩而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我叫南陽市,明山秀水美噠噠,歡迎朋友來俺家!
人間五月芳華盛,一日看盡南陽花——帶你走進南陽月季大觀園
【南陽直方大】南陽市電子眼測速點位置提示
南陽高中高考成績排名,2021年南陽各高中高考成績排行榜
南陽公交各線路首末班時間、線路走向及站點發布
南陽有什么特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安县| 通江县| 永登县| 镇平县| 柳江县| 鹤山市| 武强县| 安乡县| 祁阳县| 静海县| 吉林省| 布拖县| 遂昌县| 祥云县| 吉安市| 永靖县| 沐川县| 微博| 横峰县| 武安市| 龙海市| 雷山县| 澎湖县| 新沂市| 揭阳市| 兴海县| 长葛市| 都江堰市| 绥中县| 莱州市| 玉林市| 德昌县| 慈利县| 杭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荥经县| 渭南市| 旬阳县| 芷江| 山东|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