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企業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合并、分立及股權轉讓涉及稅收問題的解答

企業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合并、分立及股權轉讓涉及稅收問題的解答

 

一、企業兼并整合涉及的各項稅收政策:

 

第一、企業兼并整合涉及的企業所得稅政策:

 

(一)企業兼并整合形式:

 

1.企業股權收購,是指一家企業(以下稱為收購企業)購買另一家企業(以下稱為被收購企業)的股權,以實現對被收購企業控制的交易。收購企業支付對價的形式包括股權支付、非股權支付或兩者的組合。

 

  2.企業資產收購,是指一家企業(以下稱為受讓企業)購買另一家企業(以下稱為轉讓企業)實質經營性資產的交易。受讓企業支付對價的形式包括股權支付、非股權支付或兩者的組合。

 

  3.企業合并,是指一家或多家企業(以下稱為被合并企業)將其全部資產和負債轉讓給另一家現存或新設企業(以下稱為合并企業),被合并企業股東換取合并企業的股權或非股權支付,實現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的依法合并。

 

  4.企業分立,是指一家企業(以下稱為被分立企業)將部分或全部資產分離轉讓給現存或新設的企業(以下稱為分立企業),被分立企業股東換取分立企業的股權或非股權支付,實現企業的依法分立。

 

  上述所稱股權支付,是指企業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合并、分立(以下簡稱重組)中購買、換取資產的一方支付的對價中,以本企業或其控股企業的股權、股份作為支付的形式;所稱非股權支付,是指以本企業的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款項、本企業或其控股企業股權和股份以外的有價證券、存貨、固定資產、其他資產以及承擔債務等作為支付的形式。

 

   (二)企業重組,一般按以下規定進行稅務處理:

 

  1.企業股權收購、資產收購重組交易,相關交易應按以下規定處理:

 

   1)被收購方應確認股權、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2)收購方取得股權或資產的計稅基礎應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

 

   3)被收購企業的相關所得稅事項原則上保持不變。

 

  2.企業合并,當事各方應按下列規定處理:

 

  (1)合并企業應按公允價值確定接受被合并企業各項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

 

   2)被合并企業及其股東都應按清算進行所得稅處理。

 

   3)被合并企業的虧損不得在合并企業結轉彌補。

 

  3.企業分立,當事各方應按下列規定處理:

 

   1)被分立企業對分立出去資產應按公允價值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2)分立企業應按公允價值確認接受資產的計稅基礎。

 

   3)被分立企業繼續存在時,其股東取得的對價應視同被分立企業分配進行處理。

 

   4)被分立企業不再繼續存在時,被分立企業及其股東都應按清算進行所得稅處理。

 

   5)企業分立相關企業的虧損不得相互結轉彌補。

 

  (三)企業重組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規定:

 

  1.具有合理的商業目的,且不以減少、免除或者推遲繳納稅款為主要目的。

 

  2.被收購、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資產或股權比例符合下述第四項規定的比例。

 

  3.企業重組后的連續12個月內不改變重組資產原來的實質性經營活動。

 

  4.重組交易對價中涉及股權支付金額符合下述第四項規定比例。

 

  5.企業重組中取得股權支付的原主要股東,在重組后連續12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取得的股權。

 

  (四)企業重組符合上述第三項規定條件的,交易各方對其交易中的股權支付部分,可以按以下規定進行特殊性稅務處理:

 

  1.企業股權收購,收購企業購買的股權不低于被收購企業全部股權的75%,且收購企業在該股權收購發生時的股權支付金額不低于其交易支付總額的85%,可以選擇按以下規定處理:

 

   1)被收購企業的股東取得收購企業股權的計稅基礎,以被收購股權的原有計稅基礎確定。

 

   2)收購企業取得被收購企業股權的計稅基礎,以被收購股權的原有計稅基礎確定。

 

   3)收購企業、被收購企業的原有各項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和其他相關所得稅事項保持不變。

 

  2.企業資產收購,受讓企業收購的資產不低于轉讓企業全部資產的75%,且受讓企業在該資產收購發生時的股權支付金額不低于其交易支付總額的85%,可以選擇按以下規定處理:

 

   1)轉讓企業取得受讓企業股權的計稅基礎,以被轉讓資產的原有計稅基礎確定。

 

   2)受讓企業取得轉讓企業資產的計稅基礎,以被轉讓資產的原有計稅基礎確定。

 

  3.企業合并,企業股東在該企業合并發生時取得的股權支付金額不低于其交易支付總額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對價的企業合并,可以選擇按以下規定處理:

 

   1)合并企業接受被合并企業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以被合并企業的原有計稅基礎確定。

 

   2)被合并企業合并前的相關所得稅事項由合并企業承繼。

 

   3)可由合并企業彌補的被合并企業虧損的限額=被合并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截至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年末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的國債利率。

 

   4)被合并企業股東取得合并企業股權的計稅基礎,以其原持有的被合并企業股權的計稅基礎確定。

 

  4.企業分立,被分立企業所有股東按原持股比例取得分立企業的股權,分立企業和被分立企業均不改變原來的實質經營活動,且被分立企業股東在該企業分立發生時取得的股權支付金額不低于其交易支付總額的85%,可以選擇按以下規定處理:

 

   1)分立企業接受被分立企業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以被分立企業的原有計稅基礎確定。

 

   2)被分立企業已分立出去資產相應的所得稅事項由分立企業承繼。

 

   3)被分立企業未超過法定彌補期限的虧損額可按分立資產占全部資產的比例進行分配,由分立企業繼續彌補。

 

   4)被分立企業的股東取得分立企業的股權(以下簡稱“新股”),如需部分或全部放棄原持有的被分立企業的股權(以下簡稱“舊股”),“新股”的計稅基礎應以放棄“舊股”的計稅基礎確定。如不需放棄“舊股”,則其取得“新股”的計稅基礎可從以下兩種方法中選擇確定:直接將“新股”的計稅基礎確定為零;或者以被分立企業分立出去的凈資產占被分立企業全部凈資產的比例先調減原持有的“舊股”的計稅基礎,再將調減的計稅基礎平均分配到“新股”上。

 

 5.重組交易各方進行特殊性稅務處理對交易中股權支付暫不確認有關資產的轉讓所得或損失的,其非股權支付仍應在交易當期確認相應的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并調整相應資產的計稅基礎。

 

  非股權支付對應的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被轉讓資產的公允價值-被轉讓資產的計稅基礎)×(非股權支付金額÷被轉讓資產的公允價值)

 

(五)企業發生符合本通知規定的特殊性重組條件并選擇特殊性稅務處理的,當事各方應在該重組業務完成當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時,向主管稅務機關(縣區級稅務機關)提交書面備案資料,證明其符合各類特殊性重組規定的條件。企業未按規定書面備案的,一律不得按特殊重組業務進行稅務處理。

 

第二、企業兼并整合涉及的營業稅政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營業稅的征收范圍為有償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行為。轉讓企業產權是整體轉讓企業資產、債權、債務及勞動力的行為,其轉讓價格不僅僅是由資產價值決定的,與企業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的行為完全不同。因此,轉讓企業產權的行為不屬于營業稅征收范圍,不應征收營業稅。

 

第三、企業兼并整合涉及的財產行為稅政策:

 

 企業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合并、分立及股權轉讓涉及契稅、印花稅問題

 

最早專門對企業改制有關契稅政策作出規定的文件是 20011031發布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改革中有關契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1]161號),其后,取而代之的是財稅[2003]184號,其執行期是2003101日起20051231,后來,財稅[2006]41號規定將財稅[2003]184號執行期延長為20061120081231,而最新的財稅[2008]175號規定的執行期為20091120111231。不同時期的契稅優惠政策也有所不同,企業辦稅人員與稅務人員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企業股權轉讓

 

財稅[2008]175號規定:在股權轉讓中,單位、個人承受企業股權,企業土地、房屋權屬不發生轉移,不征收契稅。按照“產權轉移書據”萬分之五 稅率征收印花稅。

 

二、企業合并

 

財稅[2008]175號規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依據法律規定、合同約定,合并改建為一個企業,且原投資主體存續的,對其合并后的企業承受原合并各方的土地、房屋權屬,免征契稅。

 

三、企業分立

 

財稅[2008]175號規定:企業依照法律規定、合同約定分設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投資主體相同的企業,對派生方、新設方承受原企業土地、房屋權屬,不征收契稅。

 

四、企業出售

 

財稅[2008]175號規定:國有、集體企業出售,被出售企業法人予以注銷,并且買受人按照《勞動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妥善安置原企業全部職工,其中與原企業30%以上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勞動用工合同的,對其承受所購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減半征收契稅;與原企業全部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勞動用工合同的,免征契稅。

 

五、企業注銷、破產

 

財稅[2008]175號規定:企業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注銷、破產后,債權人(包括注銷、破產企業職工)承受注銷、破產企業土地、房屋權屬以抵償債務的,免征契稅;對非債權人承受注銷、破產企業土地、房屋權屬,凡按照《勞動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妥善安置原企業全部職工,其中與原企業30%以上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勞動用工合同的,對其承受所購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減半征收契稅;與原企業全部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勞動用工合同的,免征契稅。

 

六、其它

 

財稅[2008]175號規定:經國務院批準實施債權轉股權的企業,對債權轉股權后新設立的公司承受原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免征契稅。政府主管部門對國有資產進行行政性調整和劃轉過程中發生的土地、房屋權屬轉移,不征收契稅。企業改制重組過程中,同一投資主體內部所屬企業之間土地、房屋權屬的無償劃轉,包括母公司與其全資子公司之間,同一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之間,同一自然人與其設立的個人獨資企業、一人有限公司之間土地、房屋權屬的無償劃轉,不征收契稅。

 

二、股權轉讓涉及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政策:

 

第一、股權轉讓涉及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政策:

 

(一)股權轉讓是指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份讓渡給他人,使他人成為公司股東的民事法律行為。股權轉讓應簽訂轉讓協議。

 

(二)股權轉讓適用應稅項目問題:自然人股東轉讓股權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法人股東轉讓股權屬轉讓財產所得并入轉讓股權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股權轉讓價款核定問題:股權轉讓價款是股東就轉讓的股權所收取的包括現金、非貨幣資產或者權益等形式的金額,以其實際成交價為股權轉讓價款,從中不得扣除任何項目。股權轉讓對價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但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明顯偏低或者無憑證的,由主管地方稅務機關參照當地的市場價格核定。股權轉讓對價為有價證券或權益的,由主管地方稅務機關根據票面價格或市場價格核定。

 

股東申報的股權轉讓價款有下列情形之一,屬明顯偏低(如平價和低價轉讓等)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地方稅務機關可參照每股凈資產或個人股東享有的股權比例所對應的凈資產份額、類似企業股權轉讓價格核定,也可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評估核定:

 

1.股權轉讓價低于初始投資成本或取得該股權所支付的價款的;

 

2.股權轉讓價低于同一投資企業其他股東同時或大約同時相同或類似條件下股權轉讓價的;

 

3.股權轉讓收益率低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

 

4.股權轉讓所得低于最近一期股利分配所得的;

 

5.股權轉讓時投資企業留存收益為正數,股權轉讓價中沒有包含該自然人股東所應享有的份額的,或轉讓價低于自然人股東應享有的所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份額的;

 

6.主管地方稅務機關依法認定的其他情形。

 

(四)應納稅所得額核定問題:

 

1.一般性股權轉讓(完全的股權轉讓,債權債務隨之轉讓)應納稅所得額核定,以股權轉讓價款減除股權計稅成本和轉讓過程中的相關稅費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股權計稅成本是指股東投資入股時向企業實際交付的出資金額或購買該項股權時向該股權的原轉讓人實際支付的股權轉讓金額。

 

一般性股權轉讓應納稅所得額=股權轉讓價-股權計稅成本-與股權轉讓相關

 

的印花稅等稅費。

 

自然人股東部分轉讓所持有股權的,轉讓股權的計稅成本按轉讓比例確定。

 

轉讓股權的計稅成本=全部股權的計稅成本×轉讓比例。

 

   2.承債式股權轉讓(全體股東,通過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轉讓公司全

 

部資產方式將股權轉讓給新股東,協議約定時間以前的債權債務由原股東負責,協議約定時間以后的債權債務由新股東負責)應納稅所得額核定,以股權轉讓價款和原股東所收回的債權減除股權計稅成本和原股東承擔的債務以及轉讓過程中的相關稅費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承債式股權轉讓應納稅所得額=(原股東股權轉讓總收入-原股東承擔的債

 

務總額+原股東所收回的債權總額-股權計稅成本-股權轉讓過程中的有關稅費)×原股東持股比例。

 

其中,原股東承擔的債務不包括應付未付股東的利潤。

 

債權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長短期債權,債務包括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長期借款等長短期債務。

 

(五)自然人投資資產評估增值計稅問題:

 

自然人以評估增值的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取得股權的,對自然人取得相應股權價值高于該出資資產原值的部分,屬于個人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稅款由被投資企業在自然人取得股權時代扣代繳。若自然人以評估增值的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暫未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主管稅務機關應在股權轉讓、清算和投資收回時依法追繳個人所得稅。

 

  自然人不能提供完整、準確財產(資產)原值憑證的,主管地方稅務機關可依法核定其財產原值。

 

(六)無償轉讓股權計稅問題:

 

一是對于繼承、遺產處分、直系親屬之間無償贈予股權的情況,對當事雙方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納稅人需要提供公證機構出具的贈與人和受贈人親屬關系的公證書、撫養關系或贍養關系公證書(或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撫養關系或贍養關系證明)、《繼承公證書》等相關證明,并填寫提交《個人股東變動情況報告表》,稅務部門應認真審核并留存復印件。二是主管地方稅務機關應深入調查無償轉讓股權的真實性,做好后續管理工作,發現有問題的,應核定其轉讓價格,依法補征個人所得稅,并依法進行處罰。三是對于無償贈與再轉讓的股權,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受贈、轉讓股權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適用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直系親屬主要是指配偶、父母、子女、養父母、養子女、繼父母、繼子女、兄弟姐妹、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遺產處分是指股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股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對于其他情形的自然人股東將股權無償贈與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股權取得的受贈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第二、股權轉讓涉及的營業稅政策:

 

對納稅人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征收營業稅。對股權轉讓不征收營業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轉載]華稅:企業重組稅收政策梳理(2014年8月)
【特殊性稅務處理】股權收購之特殊性稅務處理原理解碼(一)
【趙國慶】以自身股份作為對價進行股權收購的特殊性稅務處理
企業所得稅特殊性稅務處理的舉例分析
案例解析 |企業重組之股權收購、資產收購的會計和稅務處理
企業合并、分立、重組財務稅務問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区。| 武山县| 达孜县| 永修县| 瑞丽市| 新龙县| 外汇| 沙坪坝区| 黔江区| 社旗县| 高州市| 伊春市| 裕民县| 淮滨县| 伊吾县| 新郑市| 城固县| 新昌县| 珠海市| 中卫市| 永康市| 邻水| 崇礼县| 孟津县| 通山县| 清镇市| 阳原县| 庆元县| 台山市| 中牟县| 政和县| 沁阳市| 邵阳市| 兴文县| 色达县| 新邵县| 哈尔滨市| 枣庄市| 顺昌县| 灵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