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豐田官網最新信息顯示,10月30日,豐田開始啟動氫燃料電池車(簡稱“FCEV')'MIRAI未來”在中國的實證實驗。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簡稱“TMEC')的加氫站也同時落成。
10月30日豐田在我國啟動了氫燃料電池車實證實驗,在我國建立了第一個加氫站,針對中國進行實證實驗,探討向中國引進氫燃料汽車的可能性,像Fine-Comfort Ride這種氫燃料車型,或許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要開始量產了。
其實豐田對氫燃料車型的研發,在很早就開始了,第一代氫燃料車型MIRAI已經量產,由于成本太高,補充燃料不方便,這款車每年的銷量很低,大約只有6000輛作用,豐田希望通過研發混合動力,進一步降低成本,從而降低售價提高銷量。
在新能源汽車的混動、純動、燃料三大領域,豐田一直沒碰純充電式電動汽車。在燃料電池方面,20多年的研發使得豐田取得了大約2400項相關專利,動力系統除了交流電機外,燃料電池組和儲氫罐等核心部件均由豐田自行研發并生產。
其實早在10年以前,奔馳、寶馬、豐田已經開始了氫燃料動力的研發,只是因為技術不成熟,穩定性差,成本比較高,只在特殊的車型上使用,并未普及和推廣,隨著豐田在我國建立的第一家加氫站,預示著氫動車型的時代將到來。
電動車表面上是達到了零排放,但使用后的電池會對土地造車重金屬污染,而氫燃料電池不排放任何廢氣、不產生任何污染,這才是汽車工業的未來,雖然氫燃料電池距離普及還有相當一段長的時間,但它的未來是非常廣闊的。
在全球環保事業加速發展的今天,中國對新能源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其中氫能源作為來源廣泛的清潔能源受到廣泛關注,中國政府也在大力推進FCEV的普及、產業化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在中國的氫能源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豐田作為全球首家上市銷售量產FCEV的廠商,希望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所貢獻。
豐田計劃通過2017-2020年的3年時間,利用“MIRAI 未來”針對“中國使用環境下的車輛行駛調查”、“氫燃料品質調查”、“各種品質耐久性評測”等方面進行實證實驗。
豐田希望通過本次實證實驗項目,與政府和汽車行業共同摸索、構建“氫能源社會”的各種可能性。豐田中國董事長大西弘致表示:“我們希望以長遠目光開展相關工作,將參考此次實證實驗的成果,并將可行性研究的對象擴大到巴士等商用車,積極探討向中國引進的可能性。”
豐田介紹,“MIRAI 未來”具有極高的環保性能,在行駛過程中只排放水,充氫3分鐘可行駛500公里(NEDC工況下豐田測試值),氫氣填充和續航里程具有跟燃油汽車同等的便利性,豐田稱之為“終極環保車”。氫燃料電池車的普及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建設,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里共建有6座加氫站,此次在TMEC落成的加氫站是豐田在中國建成的首個加氫站。
“電動化”是如今汽車行業的發展大方向,而豐田則是在“電動化”的探索路程上的先行者。豐田一直以來都致力于推進和普及包括混合動力車HEV、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電動汽車EV、氫燃料電池車FCEV在內的全方位“電動化”的環境技術。HEV全球銷售超過1000萬輛,而2015年10月上市銷售的國產卡羅拉雙擎/雷凌雙擎截至2017年9月份累計銷售已經達到14.5萬臺;預計2018年國產的卡羅拉PHEV和雷凌PHEV的導入工作在順利進行中;EV導入中國的相關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要把氫用在汽車上并且使其高效轉化為電能,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何安全用氫、儲存氫,在日常復雜路況中確保行車用氫安全,也十分具有難度。
即使被特斯拉CEO馬斯克嘲笑氫燃料電池技術是“難以置信的愚蠢”,即使氫燃料電池車目前發展道路荊棘密布,豐田仍然誓不放棄。豐田章男認為,雖然眼下大家都在關注純電動汽車,但是消費者和市場終將作出選擇,哪一種動力系統更適合。
其實在軍事上,氫燃料電池有著很高的價值價值,氫燃料電池是坦克、軍機等武器裝備中最好的動力系統之一,在潛艇的動力系統上更是有著柴電混合動力系統無法比擬的優勢,一般的常規動力潛艇采用的都是柴電混合動力系統,在水下以電力驅動,在水面用柴油充電,而采用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潛艇可以省去回到水面充電的過程,從而使得常規潛艇也能像核潛艇一樣擁有超長的連續潛航能力。日本豐田大力開發氫燃料電池的原因或有“寓軍于民”的戰略考慮。
我們應該看到豐田以及日本工業對于一種工業技術路線堅守帶來的思考。從混合動力衍生發展氫燃料汽車,從企業到政府的有效聯動而非相互牽制,對于未來,或許豐田汽車給予的并非是一條成熟汽車技術路線,但它給予的啟示是沿著最正確的路線堅持做最應該做的事情。每一步都是多年的實踐,而非靈機一動的沖動。